《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1-29 07:03:55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这本书,是近几年看的书里面,写得最有画面感的一部,可以说,非常棒。想想吧,一本书,能让你的脑海里面显现出一幅一幅场景,而且宛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穿插其中、并行不悖,以时间轴的同一个节点的前后、左右进行泼墨,让你知道前因、后果,其他的场景正在发生些什么。最真实、最小说的记录片式手法,用书本和文字,帮助我们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的部分,就像看电影一样。
没错,这么玩的这位作家,其实是位纪录片导演——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协理事的任勇。
任老师的这部《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其实早在2011年就已经由三联书店出版过,当时的名字叫做《辛亥年》,随后,他总撰稿的同名电视纪录片《辛亥年》也同步播出了。但随着近几年的回味以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对那本书进行了更有意思的重写,随即诞生了这一本——《最后的皇朝》。
与《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快速历史科普有点不一样,《最后的皇朝》有些类似《万历十五年》,它就写了一年——辛亥年,严格一些来讲,那一个甲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2月18日-1912年2月18日,稍微宽泛一点,本书写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颁布退位诏书的前数年和后一年,试图用详实而客观的史实,还原这个“最后的皇朝”努力、挣扎、沉沦、终结的最后一段过程。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优秀读后感范文2700字

本书以1911年正月,自哈尔滨肇始、席卷东三省的肺鼠疫为引子,大清国的百姓们仍在水深火热,而清廷的春节却依然铺张奢侈,朝臣们有的忧国忧皇权、积极推动改良,有的却依旧纸迷金醉、大捞特收,有的则怀揣着小九九搏求上位,新党们还在积极地做着连自己都不够自信地努力.....
这一年注定是动荡而又令人充满意外的一年,更何况,在书中仔细地描述了政治、经济、民意等各方面的局势,关键词是“乱”。正如,“身在云深处,不知此山高”之意。在历史长河的微观细部,即使是最伟大的政治家,也不能够像我们读史者一样,具备一个整体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收集和判断能力,即使是毛主席也没有预料到红军在那么艰难的时候,日本人入侵会救我们一命;也没能预料到,张学良的“西安事变”会打破攘外必先安内的困局,让我们燃遍全国、进而遍地开花;更没预料到,解放战争的成果会来的那么快,仅仅在日本投降4年后,就能够把美械正规军的蒋介石赶到台湾,并且能够入主北京........
大清的晚年同样如是。其实,慈禧早就意识到了,不变法,祖宗的江山社稷定然不保,所以她容忍小皇帝光绪的一些维新思潮和做法,在感觉权力失控以后,又亲手镇压了戊戌变法、囚禁了皇帝,在数年后,她又主动地做出了让步,新的政体变革比戊戌变法更加激进、更加彻底....,可是,为什么大清的皇权仍然颠覆得如此快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转折呢?中外的史学家在好奇,政治家也希望从中找到答案,作者同样在拷问。
简单来讲,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结果。可是怎么证明呢,作者用很多生动的史实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
“1905年,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律专科学校——京师法律学堂成立。1908年,设监狱专修科,聘日本监狱博士小河滋次郎为教习,兼定监狱律草案“
“1905年,端方......在湖南半年内建设小学堂八十多索,并选派二十多名女生赴日本留学...”
“在端方、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推动下出台的一系列具有现代精神的法律,尤其是清末修订的三个总结性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被辛亥革命后的民国直接继承,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无论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政权,都没有废除,而是对它们稍加修改后继续沿用,成为帝国留给民国的一宗最大的政治遗产”
“作为出洋五大臣考察西方宪政的成果,大清帝国于1906年改大理寺为达利园,附设总监察厅,仿西方司法独立,规定其职权为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司法行政,则另设法部”。读书笔记大全(https://www.yuanan.org/)“随着政治改革向着深水区挺进,革命却愈演愈烈。慈禧太后面带焦虑地问张之洞:如何才能平息革命?张之洞只回答了两个字:立宪。立宪,是一种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我理解其深意是,保留皇权,但是,宪法优先。
“慈禧诚恳地问端方:如今新政都已经实行几年了,你看还有什么该办,但还没有办的?端方回答她:尚未立宪。慈禧又问:立宪有什么好处?端方说:立宪后,皇位可以世袭罔替。慈禧让他细细说来。端方滔滔不绝,说了半个多小时,慈禧太后听后,若有所思,没有再说话。”
“当年的上海《申报》连载了端方回国后写的《列国政要》一书序言,当时新闻的自由,可见一斑。”
“以往的英雄史观,往往垂青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而对推动时代变革的人则保持沉默。革命者的身躯过于高大,遮挡了新政推行者的面孔,这些人包括张之洞、端方,也包括袁世凯”。这句话,其实总结得相当到位,真知灼见。
在1911年的4月,大清的官员伍连德和锡良,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大清的动员机制,成功地做到了连外国洋大人、洋专家们都没能够完成的超级工程——用很短的时间、有效地诊断出问题所在,并控制了这场令整个东北亚都为之颤抖恐惧的鼠疫。“然而,这却是这个虚弱的帝国所能容纳的最大奇迹,它只能在局部发生。对于整个国家,不会再有一个伍连德式的强人力挽狂澜”。
从这本书中,我清楚地看到了一个逻辑脉络,这个脉络是建立在作者依靠1911年以前数年的形势逐项逐案罗列的——前些年,大清的各个阶层(特别是中上层)都在学洋向洋,思潮一派欣欣向荣。因为从上到下,都看到了祖宗之法不变不行,于是开始积极推行新政,新政要钱、搞现代化建设也要钱,但是签的赔款协议也要给,建设新军也要大批的钱.....没钱,盛宣怀便搞出来个私人铁路收归国有。这下子犹如柴堆堆里丢进了一颗火星星,各阶层的老百姓都不干了,特别是投了钱的中产阶级不干,保路党纷纷成立,利用新成立的咨议局(立宪机构)各种串联、请愿....。再加上袁世凯的北洋系见缝插针、待价而沽.....以留日派、学堂派为骨干的新军立场激进,一下子就燃了.....
任老师的点评很到位,武昌首义“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事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以致于历史学家们常用偶然性来形容这次革命,武昌起义的成功,即使在有心栽花的同盟会领袖看来,也颇有无心插柳之感”,如此低烈度的(非农民)起义,却成功地引燃了一场空前的颠覆看起来庞大无比的王权的革命。
还有很多很多精彩之处,确实让我能够以容易接受的方式,从很多闻所未闻的历史中,相对完整地了解当时当势,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大幸!大幸!
我一周内一口气读了两遍这本书,仍爱不释卷。准备过段时间,再好好细细地品一品,毕竟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好书,总是要多读几遍方才过瘾的。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