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From百度百科):
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算法”与它的“部件及组装方式”分离,使得构件算法和组装方式可以独立应对变化;
复用同样的构建算法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不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复用相同的部件组装方式
UML类图:
具体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irector d = new Director(new ConcreteBuilder()); d.construct(); } } public class Director { Builder builder; Director(Builder builder){ this.builder = builder; } void construct(){ builder.buildPart(); } }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public Product getResult() { return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Part() { } } public class Product { }
举个例子:
一辆车是由很多部件组成的,有大到发动机,小到后视镜等等部分组成,如果说组装一个汽车交给用户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毕竟用户想要的只是一个汽车,你怎么造,他不关心。
比如说我想要个奥迪,那说到上面的例子,我就告诉Director,我要构造个奥迪。
那Director找到奥迪对应的Builder接口(ConcreteBuilder实例), ConcreteBuilder知道造奥迪的各个部分和步骤,
比如先造个大架子,在选个发动机,在选个合适的轮胎,最后按个后视镜,这些步骤就是buildPart的过程,总之很复杂过程,
但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奥迪,才不关心这些复杂的过程。
还有说一下这个例子貌似跟抽象工厂很像,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工厂只负责生产出这个车的各个部件,并不负责组装。
这是区分两种模式很重要的部分。
各部分组成:
Builder: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
对应上面的例子就是造车的各部分架子发动机等等的组建。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
对应上面的就是组装奥迪的Builder,一步步加上发农机轮子...
Director: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
Director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导演,职责也很明确就是调度。上面的例子我如果作为出品人想法是要奥迪,导演通知ConcreteBuilder去做。
Product:要创建的复杂对象。
对应上面的就是奥迪。
优缺点:
优点:
松耦合:将复杂产品的创建步骤分解在不同的方法中,使得创建过程更加清晰,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复杂对象的产生过程。
更好的复用性:构建产品和组装拆分,使得构建产品可以复用。
缺点:
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如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则不适合使用建造者模式,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可能会导致需要定义很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
参考:http://www.cnblogs.com/chenssy/p/3307787.html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daily-note/p/706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