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Deadly 提交于 2019-12-25 01:08:44
摘要: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地理、历史、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体现出许 的差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主要表现为: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整体优先与注重分析;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归纳与演绎。本论文主要从文 渊源来分析上述提到的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中的最后一点。 关键词:思维;差异;归纳与演绎。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突触”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并按“既定路径”来变化传递,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观念(思想)。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归纳与演绎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其推理方向正好相反。作为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归纳和演绎都属于哲学思维方法的层次。归纳和演绎作为思维形式化的方法,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1)演绎必须以归纳为基础,因为作为演绎的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由归纳得出来的。(2)归纳需要以演绎为指导,人的认识一般是从研究个别对象开始

《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阅读笔记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19-12-13 14:09:17
几个观点的记录。本书实际是微软中国的CTO对企业家科普的演讲稿,因此偏重布道性质。 1、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字源谈了一下哲学对科学的引导作用。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培根的唯物主义实证哲学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现在又到了需要新的哲学来引领科学发展的时候了。 2、认识AI的本源,认识其发展史。 云---物---大---智的发展次序。(云计算--雾计算--霾计算) 人工智能的一二三四。1)一个中心: 以实用为中心。(人工智能起初是模仿人脑的认知,带来第一次高潮和寒冬;80-90由于神经网络兴起带来第二次高潮和90之后的第二次寒冬;现在是DNN深度神经网络带来AI第三次繁荣。从基于模型的变到基于统计学概念的AI。) 2)两个基础: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3)三大能力:基础能力、通用能力、行业能力。4)四个支柱:人才、数据、算力、算法。数据是”口粮“ 3、合格的地球人。加强通识教育,科学的三观和认知方法依稀,即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当AI变得和电一样无处不在,就不会再谈论AI了。 4、演讲真谛:what in it for you(me)? 我能为你带来什么。 工业革命,带来的都是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都伴随着科技的突破,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之所以称为革命,因为是 降维 的打击。(第四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 来源: CSDN 作者: Leo笑 链接:

简单哲学: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11 13:24:52
简单哲学: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 原创: 虞舜 哲学之王 2018-05-25 泰勒斯是公认的古希腊,或者说全人类第一位哲学家,讲哲学史,那第一个就要讲泰勒斯,这主要是四个原因: 从时间上泰勒斯确实最早,他的出生大约在公元前624-640年之间,具体不可考,各有各的说法,去世的大约在公元前554-543之间,同时期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479年去世,老子571年,去世471年,所以中国讲历史不是没有道理,孔子的后代好像现在还在台湾,而且孔子说的话我们都能读到,但是泰勒斯就不同了,我们没有他的著作,也不知道他写过著作没有,研究他都是通过二手资料,这里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不管怎么说从时间上,泰勒斯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泰勒斯提出了第一个哲学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或者说本体是什么? 他不仅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用他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那就是水。 他自己的这种方式就是:历史性的展现了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那就是用以经验观察为基础,并辅以理性思辨,而这正是哲学思维的本质,所以我们也称泰勒斯为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我们第一篇介绍希腊神话的时候说过,我们要逐步展现,哲学家们是如何背离这种哲学思维本质,逐步让理性主宰世界,一步一步把我们带到天上,然后又掉到沟里的。 以上四点,可以说当之无愧必须要把泰勒斯当做人类史上第一个哲学家。 泰勒斯是米利都人,就在今天的土耳其艾登省内

哲学目录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11 13:11:34
哲学: 目录 哲学体系【第一篇】: 哲学开篇【第二篇】:初识Python 哲学【第三篇】: Python基本数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ind666/p/12021869.html

笛卡尔哲学世界里的理工科学习思想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08 13:52:47
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类18-2 连月菡(181002222) 摘要: 笔者根据上课所学内容,以及笛卡尔哲学作品中汲取部分与理工科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内容,既包含对人生的思考片段,也重新对理工科学习的思维方法进行了审视。由此文对笛卡尔的部分哲学理论的解释与总结——“理工科学生大多是笛卡尔主义者”这句话在四百多年前的笛卡尔哲学理论著作中得到了赫然的应验。 正文: 理工科不仅仅是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的学科类别,研究数理工学,一方面有人热衷其与其他学科互相应和的契合奥妙,例如向日葵的花盘里的种子排列恰好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另一方面,它的确是被看作生产力的象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毋庸置疑,在这个时代中是国家间用以抗衡的软实力。不仅仅有美丽的自圆其说的定理证明,还有人抱着实现某个科幻性设想去研究其应用。那么本来也就是数学家的笛卡尔究竟是如何与一代又一代的理工科学生在哲学上产生了勾连呢? 首先,理学工学并不是缥缈的玄学,也不是精炼的哲学。它是人们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直观与演绎的综合结果。理工科学习像是在其上模拟前辈的操作,再按照同样的指导准则有所研究发展。笛卡尔提到下述要求,便符合理工科学习的特质。 在《个人思考》中,它提出六个指导心灵的规则,在此总结为: 1. 方法,对于探求事物真理是(绝对)必要的。 2. 应仅仅考察凭我们的心灵有完全把握的那些对象。 3.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哲学?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2-05 09:16:11
知乎有问: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哲学? 答:没有谁不适合学哲学。 要是有想学哲学的念头,却发现哲学很难进入,很难理解,大概率是这个书有问题。换一个写的清晰一些的、不卖关子的书就好了。不知道题主的哲学基础如何,但还是无脑推荐内格尔(Nagel)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以及布莱克本(blackburn)的《思想》。 题主问题里隐含的第二层意思可能是想要问,适不适合专业学哲学、甚至将来成为专业的哲学研究者。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前一层意思相似,主要取决于本人是否对哲学有兴趣,愿不愿意跳出日常生活经验、系统地思考一些宏大的问题,并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确有这样的意愿,我不认为有哪个人不适合。 大多时候碰到的所谓不适合学哲学,要么是本人的兴趣和意愿并不真诚,要么是遇到了糟糕的老师或者书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ejz/p/11918661.html

答: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哲学呢?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05 09:09:06
知乎有问: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哲学? 答:没有谁不适合学哲学。 要是有想学哲学的念头,却发现哲学很难进入,很难理解,大概率是这个书有问题。换一个写的清晰一些的、不卖关子的书就好了。不知道题主的哲学基础如何,但还是无脑推荐内格尔(Nagel)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以及布莱克本(blackburn)的《思想》。 题主问题里隐含的第二层意思可能是想要问,适不适合专业学哲学、甚至将来成为专业的哲学研究者。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前一层意思相似,主要取决于本人是否对哲学有兴趣,愿不愿意跳出日常生活经验、系统地思考一些宏大的问题,并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确有这样的意愿,我不认为有哪个人不适合。 大多时候碰到的所谓不适合学哲学,要么是本人的兴趣和意愿并不真诚,要么是遇到了糟糕的老师或者书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ejz/p/11918161.html

Linux中的哲学体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统一的配置文件(或配置文件模板)一般为xxx.conf文件 个性化的配置文件(或各个项目的配置文件)一般放在xxx.conf.d这个目录下 一般还会有一个xxx.conf.enable目录,把需要启用的配置文件链接在这里 所以,程序读取的实际上是xxx.conf.enable目录的配置文件,而xxx.conf.enable目录中的配置文件是xxx.conf.d中配置文件的链接。 这样的话可以很容易的控制那些配置文件的上下线。 文章来源: Linux中的哲学体现

14 岁能够读懂《纯粹理性批判》的话,可以说在哲学上有天赋吗?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02 00:17:33
好像在某些人看来,没有在十四岁看过纯粹理性批判的人就没资格说话了嘛,至于科班学生来“指责”题主那是纯粹的欺负人。刚好我身边就有几个十四岁那年看了纯粹理性批判的(不是我),所以,没错,我今天依然是来讲故事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初中的第二任政治老师是北大哲学系西哲方向的本科和硕士。刚好也是在我十四岁那年,我的男闺蜜和我另外一个基友突发奇想,开始阅读纯粹理性批判,完全就是自发的那种;我跟他俩不是一挂的,所以也没去搞这些,而是在看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但是他们两个人看完了以后,要去找我们政治老师聊聊的时候,问我要不要去,我也跟着一起去了。 是在他在学生处的办公室里,一楼阳光很不错。他们大概聊了纯粹理性批判的哪些内容,我是记不太清楚了,因为当时没读过书,只能一头雾水地听着。但是我记得很清楚,一开始他听说我的两个朋友看完了纯粹理性批判以后,没有夸奖,也没有贬损,只是问了一句:“感觉怎么样?” 忘了是谁说了:“感觉好像是明白了,但是具体怎么样也说不清。” 我们老师直接说了一句:“这样,你们去看西方哲学史(他当时推荐的应该是北京大学的教材,好像就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看完以后,你应该会发现,‘感觉好像明白了’的那点其实也没明白。” 然后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又转过头来看他。 接下来他们就聊了些具体的内容,我说了我也记不清了;结果到了最后,这两个哥们儿心悦诚服地问我们老师:

面向对象的运行时特性分析+面向对象与内存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1 20:38:50
相对于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面向对象通过退一步,海阔天空。最频繁地用来表达人类认知或描述的自然语言中的主谓结构在面向对象的形式系统中得到充分的映射。这种形式系统具有极大的语义构建能力。我甚至能够想象如果加上模糊逻辑的应用,任何系统的构建都将不成问题。因为它几乎具有完美的语义构建能力。如果再加上启发式搜索,恐怕连强人工智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传统的开发方法在其形式系统的语义表达能力上存在的极限被称为语言鸿沟,因为从那些系统到自然语言间存在巨大的GAP。面向对象通过填平这个鸿沟,彻底地解决了计算机形式系统的表达问题。原因是其具有非常强的认识论基础:对象。所以,说哲学没用的真的是值得好好反思。没有哲学的话,有哲学的话,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人类正常认识的途径是向前看 。 哲学是向后看 。方向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同,结果自然就不同。 但是这是从开发方法的角度所讨论的面向对象。也就是说,它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开发方法。它当然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建模方法。这更进一步意味着使用它所构建出来的系统与真实“世界”将更接近(因为它与人类语言的表达方法更贴近。而“世界”其实存在于语言中)。这种模型(人脑模型与计算机模型两者)上的一致性给我带来一种莫大的安全感与舒适感,因为: 1,运行时变得非常透明且非常容易理解。系统运行时对我来说再也不是不可捉摸的了。我作为一个系统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