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生物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敏感度,使学生正确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新课改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了提升学生的开始成绩而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和做题,却难以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兴趣,感受不到生物学习的价值,限制了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极为不利。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应当转变好教学思想观念,落实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命。
一、注重学生的兴趣发展
兴趣是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因素,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生物知识的探索中来,可以使学生形成更加牢固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对生物信息的敏锐程度,深化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达到新课改下生物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向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技》当中的“望梅止渴”的片段:曹操的军队在行军的路上,由于缺水,很多士兵都丧失了动力,这时曹操突然指着前方说道前面有梅林,士兵听说了之后,立马感觉不渴了,继续前进。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影视画面的引导,学生顿时充满了好奇心,为什么曹操能够使士兵摆脱困境呢?接下来我再引出神经系统调节的概念,使学生的目光转到生物知识的领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这样,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启发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快速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经常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最终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核心素养难以形成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要积极使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在不依赖教师与教材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节内容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讲,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合浓度是相同的吗?对于同一个器官来讲,生长素的作用和生长素的浓度之间有着什么关系?你可以说出哪些可以验证生长素有两重性的实例?在种植的过程中,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大规模地使用生长素?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变得更为清晰,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感受相关生物知识的本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三、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加强生物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开放的教育心理,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生物文化,鼓励学生探索生活、思考生活,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会使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促使学生的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最近十分火热的“垃圾分类”话题,引导学生对我国各地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活动进行分析,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抒发对垃圾分类的意见,从而使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使学生产生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为接下来的深入教学做好铺垫。再比如,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下任务,让学生去了解家里的各种体检单子,或者是从网络上搜集各种体检的信息,了解人体检要检查的项目和各种检查项目的安全范围,体会其中涉及到的细胞生活环境的知识。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素养区别于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的黄金时期,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6).
[2]張晋.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重庆师范大学,2017.
来源:CSDN
作者:qq1624575606
链接:https://blog.csdn.net/qq1624575606/article/details/10319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