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y源码分析 (九)----- 拆包器的奥秘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1-30 02:47:03

Netty 的解码器有很多种,比如基于长度的,基于分割符的,私有协议的。但是,总体的思路都是一致的。

拆包思路:当数据满足了 解码条件时,将其拆开。放到数组。然后发送到业务 handler 处理。

半包思路: 当读取的数据不够时,先存起来,直到满足解码条件后,放进数组。送到业务 handler 处理。

拆包的原理

在没有netty的情况下,用户如果自己需要拆包,基本原理就是不断从TCP缓冲区中读取数据,每次读取完都需要判断是否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1.如果当前读取的数据不足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数据包,那就保留该数据,继续从tcp缓冲区中读取,直到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2.如果当前读到的数据加上已经读取的数据足够拼接成一个数据包,那就将已经读取的数据拼接上本次读取的数据,够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数据包传递到业务逻辑,多余的数据仍然保留,以便和下次读到的数据尝试拼接

netty中拆包的基类

netty 中的拆包也是如上这个原理,在每个SocketChannel中会一个 pipeline ,pipeline 内部会加入解码器,解码器都继承基类 ByteToMessageDecoder,其内部会有一个累加器,每次从当前SocketChannel读取到数据都会不断累加,然后尝试对累加到的数据进行拆包,拆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数据包,下面我们先详细分析下这个类

看名字的意思是:将字节转换成消息的解码器。人如其名。而他本身也是一个入站 handler,所以,我们还是从他的 channelRead 方法入手。

channelRead 方法

我们先看看基类中的属性,cumulation是此基类中的一个 ByteBuf 类型的累积区,每次从当前SocketChannel读取到数据都会不断累加,然后尝试对累加到的数据进行拆包,拆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数据包,如果不够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则等待下一次从TCP的数据到来,继续累加到此cumulation中

public abstract class ByteToMessageDecoder extends ChannelInboundHandlerAdapter {
    //累积区
    ByteBuf cumulation;
    private ByteToMessageDecoder.Cumulator cumulator;
    private boolean singleDecode;
    private boolean decodeWasNull;
    private boolean first;
    private int discardAfterReads;
    private int numReads;
    .
    .
    .
}

channelRead方法是每次从TCP缓冲区读到数据都会调用的方法,触发点在AbstractNioByteChannelread方法中,里面有个while循环不断读取,读取到一次就触发一次channelRead

 1 @Override
 2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Object msg) throws Exception {
 3     if (msg instanceof ByteBuf) {
 4         // 从对象池中取出一个List
 5         CodecOutputList out = CodecOutputList.newInstance();
 6         try {
 7             ByteBuf data = (ByteBuf) msg;
 8             first = cumulation == null;
 9             if (first) {
10                 // 第一次解码
11                 cumulation = data;//直接赋值
12             } else {
13                  // 第二次解码,就将 data 向 cumulation 追加,并释放 data
14                 cumulation = cumulator.cumulate(ctx.alloc(), cumulation, data);
15             }
16             // 得到追加后的 cumulation 后,调用 decode 方法进行解码
17             // 主要目的是将累积区cumulation的内容 decode 到 out数组中
18             callDecode(ctx, cumulation, out);
19         } catch (DecoderException e) {
20             throw e;
21         } catch (Throwable t) {
22             throw new DecoderException(t);
23         } finally {
24             // 如果累计区没有可读字节了,有可能在上面callDecode方法中已经将cumulation全部读完了,此时writerIndex==readerIndex
25             // 每读一个字节,readerIndex会+1
26             if (cumulation != null && !cumulation.isReadable()) {
27                 // 将次数归零
28                 numReads = 0;
29                 // 释放累计区,因为累计区里面的字节都全部读完了
30                 cumulation.release();
31                 // 便于 gc
32                 cumulation = null;
33             // 如果超过了 16 次,还有字节没有读完,就将已经读过的数据丢弃,将 readIndex 归零。
34             } else if (++ numReads >= discardAfterReads) {
35                 numReads = 0;
36                 //将已经读过的数据丢弃,将 readIndex 归零。
37                 discardSomeReadBytes();
38             }
39 
40             int size = out.size();
41             decodeWasNull = !out.insertSinceRecycled();
42             //循环数组,向后面的 handler 发送数据
43             fireChannelRead(ctx, out, size);
44             out.recycle();
45         }
46     } else {
47         ctx.fireChannelRead(msg);
48     }
49 }
  1. 从对象池中取出一个空的数组。
  2. 判断成员变量是否是第一次使用,将 unsafe 中传递来的数据写入到这个 cumulation 累积区中。
  3. 写到累积区后,在callDecode方法中调用子类的 decode 方法,尝试将累积区的内容解码,每成功解码一个,就调用后面节点的 channelRead 方法。若没有解码成功,什么都不做。
  4. 如果累积区没有未读数据了,就释放累积区。
  5. 如果还有未读数据,且解码超过了 16 次(默认),就对累积区进行压缩。将读取过的数据清空,也就是将 readIndex 设置为0.
  6. 调用 fireChannelRead 方法,将数组中的元素发送到后面的 handler 中。
  7. 将数组清空。并还给对象池。

下面来说说详细的步骤。

写入累积区

如果当前累加器没有数据,就直接跳过内存拷贝,直接将字节容器的指针指向新读取的数据,否则,调用累加器累加数据至字节容器

ByteBuf data = (ByteBuf) msg;
first = cumulation == null;
if (first) {
    cumulation = data;
} else {
    cumulation = cumulator.cumulate(ctx.alloc(), cumulation, data);
}

我们看看构造方法

protected ByteToMessageDecoder() {
    this.cumulator = MERGE_CUMULATOR;
    this.discardAfterReads = 16;
    CodecUtil.ensureNotSharable(this);
}

可以看到 this.cumulator = MERGE_CUMULATOR;,那我们接下来看看 MERGE_CUMULATOR

public static final ByteToMessageDecoder.Cumulator MERGE_CUMULATOR = new ByteToMessageDecoder.Cumulator() {
    public ByteBuf cumulate(ByteBufAllocator alloc, ByteBuf cumulation, ByteBuf in) {
        ByteBuf buffer;
        if (cumulation.writerIndex() <= cumulation.maxCapacity() - in.readableBytes() && cumulation.refCnt() <= 1) {
            buffer = cumulation;
        } else {
            buffer = ByteToMessageDecoder.expandCumulation(alloc, cumulation, in.readableBytes());
        }

        buffer.writeBytes(in);
        in.release();
        return buffer;
    }
};

MERGE_CUMULATOR是基类ByteToMessageDecoder中的一个静态常量,其重写了cumulate方法,下面我们看一下 MERGE_CUMULATOR 是如何将新读取到的数据累加到字节容器里的

netty 中ByteBuf的抽象,使得累加非常简单,通过一个简单的api调用 buffer.writeBytes(in); 便将新数据累加到字节容器中,为了防止字节容器大小不够,在累加之前还进行了扩容处理

static ByteBuf expandCumulation(ByteBufAllocator alloc, ByteBuf cumulation, int readable) {
        ByteBuf oldCumulation = cumulation;
        cumulation = alloc.buffer(oldCumulation.readableBytes() + readable);
        cumulation.writeBytes(oldCumulation);
        oldCumulation.release();
        return cumulation;
}

扩容也是一个内存拷贝操作,新增的大小即是新读取数据的大小

将累加到的数据传递给业务进行拆包

当数据追加到累积区之后,需要调用 decode 方法进行解码,代码如下:

public boolean isReadable() {
    //写的坐标大于读的坐标则说明还有数据可读
    return this.writerIndex > this.readerIndex;
}
protected void callDecode(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ByteBuf in, List<Object> out) {
    // 如果累计区还有可读字节,循环解码,因为这里in有可能是粘包,即多次完整的数据包粘在一起,通过换行符连接
    // 下面的decode方法只能处理一个完整的数据包,所以这里循环处理粘包
    while (in.isReadable()) {
        int outSize = out.size();
        // 上次循环成功解码
        if (outSize > 0) {
            // 处理一个粘包就 调用一次后面的业务 handler 的  ChannelRead 方法
            fireChannelRead(ctx, out, outSize);
            // 将 size 置为0
            out.clear();//
            if (ctx.isRemoved()) {
                break;
            }
            outSize = 0;
        }
        // 得到可读字节数
        int oldInputLength = in.readableBytes();
        // 调用 decode 方法,将成功解码后的数据放入道 out 数组中
        decode(ctx, in, out);
        if (ctx.isRemoved()) {
            break;
        }
        if (outSize == out.size()) {
            if (oldInputLength == in.readableBytes()) {
                break;
            } else {
                continue;
            }
        }
        if (isSingleDecode()) {
            break;
        }
    }
}

我们看看 fireChannelRead

static void fire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List<Object> msgs, int numElements) {
    if (msgs instanceof CodecOutputList) {
        fireChannelRead(ctx, (CodecOutputList)msgs, numElements);
    } else {
        //将所有已解码的数据向下业务hadder传递
        for(int i = 0; i < numElements; ++i) {
            ctx.fireChannelRead(msgs.get(i));
        }
    }

}

该方法主要逻辑:只要累积区还有未读数据,就循环进行读取。

  1. 调用 decodeRemovalReentryProtection 方法,内部调用了子类重写的 decode 方法,很明显,这里是个模板模式。decode 方法的逻辑就是将累积区的内容按照约定进行解码,如果成功解码,就添加到数组中。同时该方法也会检查该 handler 的状态,如果被移除出 pipeline 了,就将累积区的内容直接刷新到后面的 handler 中。

  2. 如果 Context 节点被移除了,直接结束循环。如果解码前的数组大小和解码后的数组大小相等,且累积区的可读字节数没有变化,说明此次读取什么都没做,就直接结束。如果字节数变化了,说明虽然数组没有增加,但确实在读取字节,就再继续读取。

  3. 如果上面的判断过了,说明数组读到数据了,但如果累积区的 readIndex 没有变化,则抛出异常,说明没有读取数据,但数组却增加了,子类的操作是不对的。

  4. 如果是个单次解码器,解码一次就直接结束了,如果数据包一次就解码完了,则下一次循环时 in.isReadable()就为false,因为 writerIndex = this.readerIndex 了

所以,这段代码的关键就是子类需要重写 decode 方法,将累积区的数据正确的解码并添加到数组中。每添加一次成功,就会调用 fireChannelRead 方法,将数组中的数据传递给后面的 handler。完成之后将数组的 size 设置为 0.

所以,如果你的业务 handler 在这个地方可能会被多次调用。也可能一次也不调用。取决于数组中的值。

解码器最主要的逻辑:

将 read 方法的数据读取到累积区,使用解码器解码累积区的数据,解码成功一个就放入到一个数组中,并将数组中的数据一次次的传递到后面的handler。

清理字节容器

业务拆包完成之后,只是从累积区中取走了数据,但是这部分空间对于累积区来说依然保留着,而字节容器每次累加字节数据的时候都是将字节数据追加到尾部,如果不对累积区做清理,那么时间一长就会OOM,清理部分的代码如下

finally {
    // 如果累计区没有可读字节了,有可能在上面callDecode方法中已经将cumulation全部读完了,此时writerIndex==readerIndex
    // 每读一个字节,readerIndex会+1
    if (cumulation != null && !cumulation.isReadable()) {
        // 将次数归零
        numReads = 0;
        // 释放累计区,因为累计区里面的字节都全部读完了
        cumulation.release();
        // 便于 gc
        cumulation = null;
    // 如果超过了 16 次,还有字节没有读完,就将已经读过的数据丢弃,将 readIndex 归零。
    } else if (++ numReads >= discardAfterReads) {
        numReads = 0;
        //将已经读过的数据丢弃,将 readIndex 归零。
        discardSomeReadBytes();
    }

    int size = out.size();
    decodeWasNull = !out.insertSinceRecycled();
    //循环数组,向后面的 handler 发送数据
    fireChannelRead(ctx, out, size);
    out.recycle();
}
  1. 如果累积区没有可读数据了,将计数器归零,并释放累积区。
  2. 如果不满足上面的条件,且计数器超过了 16 次,就压缩累积区的内容,压缩手段是删除已读的数据。将 readIndex 置为 0。还记得 ByteBuf 的指针结构吗?

public ByteBuf discardSomeReadBytes() {
    this.ensureAccessible();
    if (this.readerIndex == 0) {
        return this;
    } else if (this.readerIndex == this.writerIndex) {
        this.adjustMarkers(this.readerIndex);
        this.writerIndex = this.readerIndex = 0;
        return this;
    } else {
        //读指针超过了Buffer容量的一半时做清理工作
        if (this.readerIndex >= this.capacity() >>> 1) {
            //拷贝,从readerIndex开始,拷贝this.writerIndex - this.readerIndex 长度
            this.setBytes(0, this, this.readerIndex, this.writerIndex - this.readerIndex);
            //writerIndex=writerIndex-readerIndex
            this.writerIndex -= this.readerIndex;
            this.adjustMarkers(this.readerIndex);
            //将读指针重置为0
            this.readerIndex = 0;
        }

        return this;
    }
}

我们看到discardSomeReadBytes 主要是将未读的数据拷贝到原Buffer,重置 readerIndex 和 writerIndex 

我们看到最后还调用 fireChannelRead 方法,尝试将数组中的数据发送到后面的 handler。为什么要这么做。按道理,到这一步的时候,数组不可能是空,为什么这里还要这么谨慎的再发送一次?

如果是单次解码器,就需要发送了,因为单词解码器是不会在 callDecode 方法中发送的。

总结

可以说,ByteToMessageDecoder 是解码器的核心所做,Netty 在这里使用了模板模式,留给子类扩展的方法就是 decode 方法。

主要逻辑就是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放入累积区,子类从累积区取出数据进行解码后放入到一个 数组中,ByteToMessageDecoder 会循环数组调用后面的 handler 方法,将数据一帧帧的发送到业务 handler 。完成这个的解码逻辑。

使用这种方式,无论是粘包还是拆包,都可以完美的实现。

Netty 所有的解码器,都可以在此类上扩展,一切取决于 decode 的实现。只要遵守 ByteToMessageDecoder 的约定即可。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