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b命令常用(备忘)
假如你准备在模拟器里面运行这个,你可以在“(lldb)”提示的后面输入下面的:
(lldb) po $eax
LLDB在xcode4.3或者之后的版本里面是默认的调试器。假如你正在使用老一点版本的xcode的话,你又GDB调试器。他们有一些基本的相同的命令,因此假如你的xcode使用的是“(gdb)”提示,而不是“(lldb)”提示的话,你也能够更随一起做,而没有问题。
“po”命令是“print object”(打印对象)的简写。“$eax”是cup的一个寄存器。在一个异常的情况下,这个寄存器将会包含一个异常对象的指针。注意:$eax只会在模拟器里面工作,假如你在设备上调试,你将需要使用”$r0″寄存器。
例如,假如你输入:
(lldb) po [$eax class]
你将会看像这样的东西:
(id) $2 = 0x01446e84 NSException
这些数字不重要,但是很明显的是你正在处理的NSException对象在这里。
你可以对这个对象调用任何方法。例如:
(lldb) po [$eax name]
这个将会输出这个异常的名字,在这里是NSInvalidArgumentException,并且:
(lldb) po [$eax reason]
这个将会输出错误消息:
(unsigned int) $4 = 114784400 Receiver () has no segue with identifier 'ModalSegue'
注意:当你仅仅使用了“po $eax”,这个命令将会对这个对象调用“description”方法和打印出来,在这个情况下,你也会得到错误的消息。
实用LLDB命令
命令名 用法 说明
expr | expr 表达式 | 可以在调试时动态执行指定表达式,并将结果打印出来,很有用的命令。 |
po | po 表达式 | 与expr类似,打印对象,会调用对象description方法。是print-object的简写 |
print (type) 表达式 | 也是打印命令,需要指定类型。 | |
bt | bt [all] | 打印调用堆栈,是thread backtrace的简写,加all可打印所有thread的堆栈。 |
br l | br l | 是breakpoint list的简写 |
process continue l | process continue | 简写:c |
thread step-in l | thread step-in l | 简写:s |
thread step-inst l | thread step-inst l | 简写:si |
thread step-over l | thread step-over l | 简写:n |
thread step-over-inst l | thread step-over-inst l | 简写:ni |
thread step-out l | thread step-out l | 简写:f |
thread list | thread list | 简写:th l |
内存泄漏隐患提示:
Potential Leak of an object allocated on line ……
数据赋值隐患提示:
The left operand of …… is a garbage value;
对象引用隐患提示:
Reference-Counted object is used after it is released;
对retain、copy、init、release、autorelease等在计数时的使用情况的详细讲解,推荐一下:
http://www.cnblogs.com/andyque/archive/2011/08/08/2131236.html
调用autorelease这意味着,你可以在这个函数里面使用vari,但是,一旦下一次run
loop被调用的时候,它就会被发送release对象。然后引用计数改为0,那么内存也就被释放掉了。(关于autorelease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我的理解是:每一个线程都有一个autoreleasePool的栈,里面放了很多autoreleasePool对象。当你向一个对象发送autorelease消息之后,就会把该对象加到当前栈顶的autoreleasePool中去。当当前runLoop结束的时候,就会把这个pool销毁,同时对它里面的所有的autorelease对象发送release消息。而autoreleasePool是在当前runLoop开始的时候创建的,并压入栈顶。那么什么是一个runLoop呢?一个UI事件,Timer
call, delegate call, 都会是一个新的Runloop。)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tangyuanby2/p/606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