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自身仍然在飞速发展中,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最早区块链技术出现在比特币项目。作为比特币背后的分布式记账平台,区块链在无集中式监控的情况下,稳定运行了近八年时间,支持了海量的交易记录,并未出现严重的漏洞。
注:比特币历史上唯一已知的漏洞事件曾导致比特币的恶意增发,但问题很快被发现并修正,相关非法交易被撤销。
区块链属于一种去中心化的记录技术。参与到系统上的节点,可能不属于同一组织,彼此互不信任;区块链数据由所有节点共同维护,每个参与维护节点都能复制获得一份完整记录的拷贝。
和传统的数据库技术相比,其特点应该包括:
维护一条不断增长的链,只可能添加记录,而发生过的记录都不可篡改;
去中心化,或者说多中心化,无集中的控制,实现上尽量分布式;
可以通过密码学的机制来确保交易无法抵赖和破坏,并尽量保护用户信息和记录的隐私性。
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结合到一起,让其提供除了交易功能更灵活的合约功能,执行更为负载的操作(实际上,比特币区块链已经支持简单的脚本计算)。这样扩展之后的区块链,意境超越了单纯数据记录的功能了,实际上带有点“普适计算”的意味了。
基本原理: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理解起来并不难。基本概念包括:
交易:对账本状态的改变,如天剑一条记录;
区块: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交易和状态,是对当前账本状态的一次共识;
链:由一个个区块按照发生顺序串联而成,是状态变化的日志记录。
如果把区块链作为一个状态机,则每次交易就是试图改变一次状态,每次生成区块就是参与者对于其中包括的所有交易改变状态的结果确认。
在实际上,首先假设存在一个分布式的数据记录本(这方面的技术相对成熟),这个记录本只允许添加,不允许删除。其结构是一个线性的链表,由一个个“区块”串联组成,这也是其名字“区块链”的来源。新的数据要加入,必须放到一个新的区块中加入。而这个块(以及块里的交易)是否合法,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快速检验出来。维护节点都可以提议一个新的区块,然而必须经过一定的共识机制来对最终选择的区块达成一致。
具体以比特币为例来看如何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客户端发起一项交易后,会广播到网络中并等待确认。网络中的节点会将一些等待确认的交易记录打包在一起(此外还要包括此前区块的哈希值等信息),组成一个候选区块。然后,视图找到一个none串放到区块里,使得候选区块的hash结果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小于某个值)。一旦算出来这个区块在格式上就合法了,就可以进行全网广播,大家拿到提案区块进行验证,发现确实符合约定条件了,就承认这个区块是一个合法的新区块,被添加到链上。
分类
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开(public)链、联盟(consortium)链和私有(rivate)链。
公开链:顾名思义,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使用和维护,典型的比特币区块链,信息完全公开的。
如果引入许可机制,包括私有链和联盟链两种。
私有链:则是集中管理者进行限制,只能得到内部少数人可以使用,信息不公开。
联盟链:则介于两者之间,由若干组织一起合作维护一条区块链,该区块链的使用必须是有权限管理,相关信息会得到保护,典型如银联组织。
目前来看,公开链将会更多的吸引社区和媒体的眼球,但更多的商业价值应该在联盟链和私有链上。
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景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数字货币为目的的货币链,以记录产权为目的的产权链,以众筹为目的的众筹链等。
来源:CSDN
作者:hi_是子书哟!
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5308941/article/details/10378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