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对齐主要是为了提高内存的访问效率,比如intel 32为cpu,每个总线周期都是从偶地址开始读取32位的内存数据,如果数据存放地址不是从偶数开始,则可能出现需要两个总线周期才能读取到想要的数据,因此需要在内存中存放数据时进行对齐。通常我们说字节对齐很多时候都是说struct结构体的内存对齐,比如下面的结构体:
struct A
{
char a;
int b;
short c;
}
在32位机器上char 占1个字节,int 占4个字节,short占2个字节,一共占用7个字节.但是实际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看下面程序的输出:
#include <stdio.h>
struct A
{
char a;
int b;
short c;
};
int main()
{
struct A a;
printf("A: %ld\n", sizeof(a));
return 0;
}
测试输出的结果是A: 12, 比计算的7多了5个字节。这个就是因为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进行了内存对齐导致的。
内存对齐主要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 结构体变量的起始地址能够被其最宽的成员大小整除
- 结构体每个成员相对于起始地址的偏移能够被其自身大小整除,如果不能则在前一个成员后面补充字节
- 结构体总体大小能够被最宽的成员的大小整除,如不能则在后面补充字节
其实这里有点不严谨,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是可以指定对齐大小的,实际使用的有效对齐其实是取指定大小和自身大小的最小值,一般默认的对齐大小是4。
再回到上面的例子,如果默认的对齐大小是4,结构体a的起始地址为0x0000,能够被最宽的数据成员大小(这里是int, 大小为4,有效对齐大小也是4)整除,故char a的从0x0000开始存放占用一个字节即0x0000~ 0x0001,然后是int b,其大小为4,故要满足2,需要从0x0004开始,所以在char a后填充三个字节,因此a对齐后占用的空间是0x0000~ 0x0003,b占用的空间是0x0004~ 0x0007, 然后是short c其大小是2,故从0x0008开始占用两个字节,即0x0008~ 0x000A。 此时整个结构体占用的空间是0x0000~ 0x000A, 占用11个字节,11%4 != 0, 不满足第三个原则,所以需要在后面补充一个字节,即最后内存对齐后占用的空间是0x0000~0x000B,一共12个字节。
来源:CSDN
作者:SUQIGUANG_CQU
链接:https://blog.csdn.net/SUQIGUANG1/article/details/10365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