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Day2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21 00:40:58

一、计算机分层结构

1.分层的原则: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各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采用最适合的技术来实现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项使用向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正式认识分层结构:

(1)实体:第n层活动的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2)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同一层次),协议三要素(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3)接口(访问服务点SAP):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4)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

3.数据单元:

(1)SDU服务数据单元:为了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2)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3)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PCI+SDU=PDU).每一层产生的PDU作为下一层次的SDU。

4.概念总结: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是分层结构

(2)计算机网络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3)仅仅在相邻层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4)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运行的一系列硬件与软件。

二、OSI七层模型(法定标准)

 

 

1.模型结构图(从下往上念作:物联网叔会使用)

 

 2.通信过程

主机A到主机B传送数据的过程:

(1)主机A从上到下每层通过协议加密信息报文。

(2)物理层通过介质传输至中间系统(可能有,中间系统最多只包含通信子网的三层)。

(3)通过中间系统传送至主机B。

(4)主机B从下至上通过协议解密报文。

3.传输层及以上称为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以下称为点到点的通信。

4.数据加密过程中数据链路层添加了头和尾部,其他都只添加头部。

5.层次:

(1)应用层: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2)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包含功能: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压缩和恢复

(3)会话层:想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的传输数据(这是会话,也叫建立同步SYN),功能:建立、管理、终止会话、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再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传输大文件)。

(4)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功能: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复用(多个应用程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差、流、可、用)

(5)网络层: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传送单位数据报(数据包过长时通过切割形成分组)。功能:路由选择(选择最佳路径)、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

(6)数据链路层:把数据报组装成帧,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时帧。功能:成帧(定义帧的开始结束)、差错控制(帧错、位错)、流量控制、访问接入控制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7)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时比特。(透明传输:不管什么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在链路上传输)。功能:定义接口特性、定义传输模式(单工、双工、半双工)、定义传输速率、比特同步、比特编码。

三、TCP/IP四层模型(事实标准)

1.四层模型图 

 

 2.与OSI七层模型的相同点:

(1)都分层

(2)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可以实现异构网的互联

 3.与OSI七层模型的不同点:

(1)OSI定义了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2)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3)TCP/IP将IP作为重要层次

(4)

 

 

 四、五层参考模型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