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

为什么企业不喜欢招聘培训机构毕业的Tester(深度长文~)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21-02-18 07:59:42
现在,像达内、51testing、**、等等软件测试培训机构很多( 全国软件测试培训机构名单,回复6161获取 )~ 多数都是一些尚未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了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工作后想转行的再就业者,他们都希望通过三个月或半年或更久的培训,掌握某种技能,进入软件测试职业~ 然而事实真的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吗? 多数情况并不像 培训机构的销售代表频频给你宣传的那样。 有的机构会推荐你就业直到你彻底失望他们推荐的单位,有的机构会放你出去闯荡江湖四处碰壁... 很多单位歧视培训机构毕业的学员,你所在的单位是这样吗?或者你从 IT 培训机构毕业后,找工作时被鄙视了吗? 为了弄明白为什么培训机构出来的Tester在找工作时经常遭遇不平等对待,我们需要弄明白“教育”和“培训”的差别。 Tester需要的特殊能力 成为一个合格的Tester,需要以下“特殊”能力: 延伸阅读: Tester 之 必备能力! 自知之明 自我学习 努力 看起来没什么出奇之处,也许你会觉得一个Tester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上面三项~ Tester职业是一个入门简单,深入难的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企业非常看重的是你的学习成长能力、培养潜力~ 具体可以看老徐之前的一篇文章: 测试老鸟告诉你:为什么多数企业不愿意招聘培训出来的学员? / 1 / 自知之明 我们要了解自己拥有什么、缺乏什么,然后才能开始学习。

2019年度中国测试行业问卷调研 (有奖问卷)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1-02-06 08:03:57
2019 年即将收尾,我们又将迎来崭新的一年 2020 年,发起一次问卷,带你了解软测行业2019的整体情况 。 今年TesterHome联合邀请朱少民老师的软件质量报道、腾讯WeTest、IDO老徐的「简尚」等知名公众号和平台,携手一起推动本次数据调研,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 。 通过问卷您可以了解到关心的信息: 您的年龄处于行业什么区间 您的薪水到底是什么水平 您的技术栈是否是行业主流方向 您的职业规划的制定 去年和今年测试行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来,参加问卷调查吧(总计 21 项,大约2分钟的时间),问卷结果,老徐也会进行一些分析,在此公号(简尚)同步给各位 。 如上,点击,直接填写问卷 。 最后,是IDO老徐的,一波碎碎念 : 前段时间,面试了一波软测从业者,没有发现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优秀的软件测试从业在 。 并不是能力不够,存量技能(目前的能力能干活,但想往上一个层级培养,太慢)还可以 。 普遍给老徐的感知是学习渠道几乎无,学习方法单一,看书太少,以及基本上不关注行业知识 。甚至连公司内部的其他团队项目都不了解 。 在一家公司,重复几年,仅仅只了解每天自己负责的那点业务,以及那点技术知识,能不无聊么 ? 枯燥、无聊、觉得重复、想离职,是有原因的 。 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的激情,去任何公司,干任何事,都是学习的大把机会,以及成长的可能性 。 只是,平台的发展速度

加薪逻辑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1-01-30 08:15:42
接前几天的文章( 关键的60天 );当你明确了,自己要在「软件测试」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留给你的大方向,只有几条: 要么业务测试工程师、要么测试开发工程师、要么转岗(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等;具体见 职业发展方向 ); 测试开发,是现在多数公司招聘的热门岗位,而且薪资也高;在团队的地位,也相对高(很多纯手工测试同学,在公司几乎就是一个 小透明 :说话没底气、可有可无;开发讨论架构听不懂、产品需求评审给不了建议、写的用例都是一些基础表面的、发现不了啥有价值的Bug ;) 测试开发,个人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啥( 如果,奔着加薪目的 ? ):必须是自己弄一个「测试平台」,里面融合「接口自动化、UI自动化、性能、质量分析、测试过程管理、CI / CD 等 ); 这里面,除了必备的脚本能力(Python / Java ),必不可少的是对行业内优秀的开源工具的了解; 融合成熟的框架,封装试用于公司业务的测试平台,提升测试团队的价值;提升测试效率 & 交付质量; 重复造轮子,是一种比较低效的行为; 接口测试,如果自己写,你想到啥 ?Python + Pytest ... UI自动化,如果自己写,你想到啥 ?Selenium ... 性能测试,如果自己写,你想到啥 ?... 代码扫描呢 ?... 单元测试呢 ?... CI / CD 呢 ?... 投入最低、成效最快、最省心的,肯定是「接口自动化」;但

测试小白初识Selenium&Jenkins

大憨熊 提交于 2021-01-27 03:28:26
IDO老徐,注: 这是老徐1年半前的线上分享内容,由「霞子Emma」整理 。 输出同步给各位同学,希望有参考价值 。 - 正文 - 2017年3月11日,百人计划分享专题《Selenium&Jenkins》,看到专题名就心生畏惧。 Selenium与Jenkins只是在“简尚”公众号大体了解到是做什么的,至于实操一点都不了解。 第一遍边做笔记边听分享,有很多名词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听起来很吃力很懵懂。 于是,把笔记大体勾勒一下,果断又回听一遍,进而把笔记完善好,大体形成个思路。 下面是我的课程笔记,其中包含了查阅得到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反思: 我认为无论是线上课程还是线下课程,提前做好预习非常重要 。 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听,如何记笔记,我的疑问在哪里? 如果像之前那样,不了解课程具体内容,到开课时间就去听,消化的时间就会变得很长,得不偿失,而且还会错过直播时互动的好时机。 点击,放大查阅 也可以后台回复「1121」下载原图 后记: 通过此次分享,自己被沉重地打击到了,觉得自己好low,应该叫做lowest。 我们目前的工作既没用到selenium,也没用到linux,更别提及Jenkins了。自己的测试之路还有好远好远要走。 早晨洗漱时,突然就想到为什么大家觉得测试不受重视?人微言轻啊,如果测试人员能从需求、设计、规划、代码优化、性能优化

软件测试从业者的35岁怎么办?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1-01-03 07:45:51
你肯定经常在会议室看到这样的场景: 线上出了 Bug 召集会议复盘,开发指责测试没测出来,没把好质量关; 测试抱怨开发不做单元测试,要不早发现了。 结果往往是大家写个改进报告, 测试保证添加相关测试用例并补充到回归测试集,开发承诺以后做好自测, 提交了事。 你应该做什么样的测试人? 但这样,真的对工作改进或者测试人员成长有帮助吗? 或者可以说公司真的需要你这样的测试么? 在这个 5G 时代,“快”是唯一的标准,软件研发的交付也要快,对业务来说做到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才能满足需求。 之前看了一个 统计 ,在 2018 年初全球已有 91% 的软件开发采用了敏捷开发,而现在已经 2020 年了,国内有更多的企业采用了敏捷开发模式, 但遗憾的是,真正理解“敏捷”的初心和目标的管理者和测试人寥寥无几。 很多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是 BDD(行为驱动开发),但却在使用 BDD 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也不知道看板和敏捷的关系,但每天都在公司的项目管理工具里,处理电子看板上的测试任务。 大部分测试人知道敏捷测试,也有敏捷测试的意识。 但受限于自身的理解和企业的使用,也就不了了之了。 敏捷测试本身涉及很多东西,它包含了人员、组织、技术、方法、流程和工具等各个方面。 敏捷测试的思想和方法到底是什么? 很遗憾,这件事情我也苦恼了一下, 因为市面上基本没有一套严谨的中文教材可以给我答案。 直到我看到了

软件测试岗位的简历泛滥,是其他岗位的10倍 ...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12-25 05:02:57
此刻,是2020年的4月份,虽然是特殊时期,但公司的正常招聘还是会有的 ;只是名额相对往年略有缩减 ; 照例,每周一,会有一个大部门(信息技术中心)的周会(同步各部门本周的工作); 大早上的,老徐看了眼,部门助理发的,所有岗位,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 ; 居然,测试岗位的简历数,异常显眼,大概看了下 ; 测试岗位收到的简历数量,是其他岗位的5倍、甚至是部分岗位的十倍; 与测试工程师对比的,都是一些技术岗位:比如 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架构师、实施工程师、前端开发、设计、运维 等 ; 今天早上,老徐把这个结论发到了星球;晚上也同步发了一份到朋友圈,讨论火热 ,很多同学非常诧异 ;也有一些同学,参与了讨论; 欢迎扫码进星球,一起讨论 比如 , 注:如下都是大家的讨论、摘录 ; 1、这么恐怖么 ? 2、很多测试同学,认为门槛低、工资高,都来了,导致饱和了 ; 3、中低档饱和了,高端 或测开,还有需求 ; 4、可能有很多开发转测试的 ; 5、我缺测试 ; 6、可能其他岗位混不下去了,转测试的 ; 7、求简历 ; 8、我们也是,HR开放职位两天,收到300多封简历 ; 9、身边到处在裁员 ; 10、我们公司一个部门走了1 / 3 ,外包年前全撤了 ; 11、我们公司边裁员边招聘 ; 12、最近面试好多不合格的,往年没有这么严格 ; 13、很多小公司裁员的,不留测试岗了 ; 14、我们优化赔偿N

提个好问题,是可刻意练习的。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12-15 05:51:05
文 / IDO老徐 如何提问?如何高效提问?如何问个好问题? 这些是有方法可循,俗称是有套路的。 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 “ 最好的导师不是告知答案,而是向人提问。” @乔布斯 老徐观点: “ 好的领导,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善于通过提问引导 ” 有很多关于提问方面的书籍, 比如《学会提问》《提问的艺术》。 当然,这些书籍老徐并没有完整的看过,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挑几本买来看看,毕竟书籍很便宜, 就几十块钱 。 买书,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之一。 关于如何提问,理论性的内容,网上资料很多,通过看书籍,也能获取到。这些并不是老徐今天想分享的。 老徐想通过几个每天经历的事,阐述一些观点。 当然,如下老徐讲的,可能与你书上看的不完全一样,算是经验之谈,也许是错的,看之前,你要学会判断。 从技术人的角度,聊聊各位提问经常会遇到的5个问题。 1. 说了一连串,不知道你到底想问什么。 自己都没想清楚自己要问什么,如何能得到你想要的解答。 2. 想问的问题太多,不知道挑重点,不知道拆解。 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里面包含多个问题,无法重点回答。 3. 明知故问。 有些同学,在提问的过程中,明明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 4. 问题太初级,未经大脑思考,未查阅资料。 5. 提的问题,没有给出前提条件,太泛,无法回答。 给几点建议: 提问之前,先去检索下,这个问题,是否之前给过答案,已经解答过

能顺利完成这几道题的,职场混的都不会差 !

寵の児 提交于 2020-12-05 02:44:11
每个职业,都有TA的独特属性,进而决定从事当前职业的人员,必备的一些基础素质。 比如, 测试职业 ,必须具备的几点: 快速学习的能力、思维严谨、反向推理能力、场景模拟能力、探索性思维、问题跟进能力、结果导向能力。 然而,多数人,被 固有的思维 所影响。很难通过内在驱动,进而去达到满足职业所需。也许,外力驱动 + 自驱力调整会稍有效果。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很多企业都愿意招聘有培养潜力的新人来培养。 事实确实是:有些同学成长速度惊人,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相对来说,工作了五年以上的从业者。 除非基本功非常劳,知识面非常广,在某方面有特殊专长。否则很难有大的培养潜力。 通过对很多从业者的反复验证,如下的这道题,能充分的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以及思维方式。 非常有意思,说实话,老徐当时没做出来。 现在想想,其实挺简单的。 不信?你试试。 题如下。 通过老徐现有的了解,老徐公众号的关注者的,有大量的硕士、博士毕业者,也有很多普通学历的从业者,更有一些没有太多学历的从业者。 其实,这道题,学历、数学能力,不是最关键。 老徐能透露的就这些。 如上总共有4个方格。 题一: 把A方格,除颜色区域外的部分,分成 面积、图形完全相同的2个图形。 题二: 把B方格,除颜色区域外的部分,分成 面积、图形完全相同的3个图形。 题三: 把C方格,除颜色区域外的部分,分成 面积、图形完全相同的4个图形。

必备基本功:缺陷生命周期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11-30 13:43:51
此文来自 百人计划 成员 倔强的潇洒小姐 的投稿。 文章从“什么是Bug ”、 “Bug基本属性” 、 “如何有效的报告缺陷” 、 “缺陷的生命周期” 、“Bug常见类型” 、 “如何重现Bug” 、“缺陷分析”等多维度综合阐述 。 是一份非常完整的 软件测试从业者 必备知识。 --如下是正文-- 什么是Bug? 一只虫子爬进主机引起短路的这个事件(不知道的可以咨询百度),让我们知道了软件缺陷被称为“Bug”的原因,而我也一直以为缺陷就是bug。 那缺陷又是什么呢? 还是看上面的这个例子,真正的缺陷是计算机维护工程师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在主机的散热孔那里可以加装一层更加细密的金属网,既不影响散热,又可以防止虫子爬到主机里。这是计算机设计人员疏忽的地方,是产品真正的缺陷。而虫子引发的那个故障只是这个缺陷导致的故障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Bug是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一个缺陷是可以引起多种Bug的。 所以 缺陷和bug是一对多的关系 ,弄清楚这层关系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缺陷报告。 缺陷报告是测试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每天都要进行,有时可能一天要报上三四十个,因此缺陷报告的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缺陷修正的速度、开发人员的效率。 缺陷报告的描述 一份有效的缺陷报告要素通常包括:标题、前提、测试环境、操作步骤、实际结果、期望结果、出现的频率、优先级、严重等级、附件

60% 软测从业者是这样入行的,并一条路走到黑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20-11-23 07:24:36
接着上一篇文章< 软件测试群体,占比20%的专科生机会 >,继续聊 。 注:此系列文章,是基于2019年末的问卷调查数据; 基于数据,反推结论;以及,验证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你的过往感知是否一致 。 1. 先来看看这张报告: 001 从这份样本数据得到的报告来看,近60%的从业者,毕业即选择了软件测试这条路 ,从此一条道走到黑 。 这是好事,至少有基础,可培养,晋升道路无太大障碍 。 002 还有15%的从业者,从其他互联网岗位转行到测试职业,算是转行最近的途径了;比如,开发转测试、运维转测试、运营转测试、客服转测试、技术支持转测试 。 相对有优势 。 003 另外,13.8%,通过其他行业转岗测试的,其实是属于跨界,压力还挺大的; 比如,对互联网公司运作模式,以及常见的套路不太适应;特别是高强度的加班,每月总有那么几次的通宵; 更重要的是,没有软件工程基础、没有计算机基础、没有网络基础、没有HTTP基础等,想慢慢从头了解整个 知识体系 ,挺漫长的过程;而且过程很苦,得付出常人双倍的努力,多数同学做不到; 所以,最后,他可能得出的片面结论是:软件测试行业不好混、薪资低、不受重视 等 。 004 聊聊最后一部分,占比12.5%的,通过培训机构进入软件测试行业的;不得不说,占比还挺大;你身边的软件测试从业者,10个里面,就有1个是通过培训入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培训机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