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函数

SystemVerilog语言简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5:02
SystemVerilog是一种 硬件描述和验证语言 (HDVL),它 基于IEEE1364-2001 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HDL),并对其进行了扩展,包括扩充了数据类型、结构、压缩和非压缩数组、 接口、断言等等 ,这些都使得 SystemVerilog在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上提高了设计建模的能力 。SystemVerilog由Accellera开发,它 主要定位在芯片的实现和验证流程上,并为系统级的设计流程提供了强大的连接能力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SystemVerilog所作的增强进行简要的介绍,期望能够通过这个介绍使大家对SystemVerilog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1. 接口(Interface) Verilog模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模块端口进行的。为了给组成设计的各个模块定义端口,我们必须对期望的硬件设计有一个详细的认识。不幸的是,在设计的早期,我们很难把握设计的细节。而且,一旦模块的端口定义完成后,我们也很难改变端口的配置。另外,一个设计中的许多模块往往具有相同的端口定义,在Verilog中,我们必须在每个模块中进行相同的定义,这为我们增加了无谓的工作量。 SystemVerilog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层抽象的模块连接,这个连接被称为 接口( Interface ) 。接口在关键字 interface 和 endinterface 之间定义,它独立于模块

C++头文件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1:01
C++中的头文件和源文件详解 一、C++编译模式 通常,在一个C++程序中,只包含两类文件――.cpp文件和.h文件。其中,.cpp文件被称作C++源文件,里面放的都是C++的源代码;而.h文件则被称作C++头文件,里面放的也是C++的源代码。 C+ +语言支持“分别编译”(separate compilation)。也就是说,一个程序所有的内容,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别放在不同的.cpp文件里。.cpp文件里的东西都是相对独立的,在编 译(compile)时不需要与其他文件互通,只需要在编译成目标文件后再与其他的目标文件做一次链接(link)就行了。比如,在文件a.cpp中定义 了一个全局函数“void a() {}”,而在文件b.cpp中需要调用这个函数。即使这样,文件a.cpp和文件b.cpp并不需要相互知道对方的存在,而是可以分别地对它们进行编译, 编译成目标文件之后再链接,整个程序就可以运行了。 这是怎么实现的呢?从写程序的角度来讲,很简单。在文件b.cpp中,在调用 “void a()”函数之前,先声明一下这个函数“void a();”,就可以了。这是因为编译器在编译b.cpp的时候会生成一个符号表(symbol table),像“void a()”这样的看不到定义的符号,就会被存放在这个表中。再进行链接的时候,编译器就会在别的目标文件中去寻找这个符号的定义。一旦找到了

C++编译器和连接器原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本文转载自新浪永远即等待的博客 几个概念: 1、编译 :编译器对源文件进行编译,就是把源文件中的文本形式存在的源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文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译器会进行一系列的语法检查。如果编译通过, 就会把对应的CPP转换成OBJ文件 。 2、编译单元 :根据C++标准,每一个CPP文件就是一个编译单元。 每个编译单元之间是相互独立并且互相不可知 。 3、目标文件 :由编译所生成的文件,以机器码的形式包含了编译单元里所有的代码和数据,还有一些期他信息,如未解决符号表,导出符号表和地址重定向表等。目标文件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 根据C++标准, 一个编译单元(Translation Unit)是指一个.cpp文件以及这所include的所有.h文件 ,.h文件里面的代码将会被扩展到包含它的.cpp文件里,然后编译器编译该.cpp文件为一个.obj文件,后者拥有PE(Portable Executable,即Windows可执行文件)文件格式,并且本身包含的就是二进制代码,但是不一定能执行,因为并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main函数。 当编译器将一个工程里的所有.cpp文件以分离的方式编译完毕后,再由链接器进行链接成为一个.exe或.dll文件 。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编译器的工作过程: 我们跳过语法分析,直接来到目标文件的生成,假设我们有一个A.cpp文件,如下定义: int

虎书_褚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7:01
对于任何大型软件系统,如果设计者注意到该系统的基本抽象和接口,那么对这个系统的实现和理解就要容易的多。 下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编译器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一至多个软件模块来实现。将编译器分解成这样多个阶段是为了能够重用他的各种构件。例如,要改变此编译器所生成的机器语言的目标机时,只要改变栈帧布局模块和指令选择模块。当要改变被编译的源语言的时候,只需要改变翻译模块之前的模块就可以了,该编译器也可以在抽象语法接口处与面向语言的语法编辑器相连。 抽象语法、IR树、汇编之类的接口是数据结构的形式,例如语法分析动作阶段建立抽象语法数据结构,并将它传递给语义分析阶段。另一些接口是抽象数据类型:翻译接口是一组可由语义分析阶段调用的函数;单词符号接口是函数形式,分析器通过调用它而得到输入程序中下一个单词符号。 阶段 描述 词法分析 将原文件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单词符号 语法分析 分析程序的短语结构 语义动作 建立每个短语对应的抽象语法树 语义分析 确定每个短语的含义,建立变量和其声明的关联。检查每个表达式的类型,翻译每个短语 栈帧布局 按机器要求的方式将变量、函数参数等分配于活跃记录 翻译 生成中间表示树(IR树)这是一种与任意特定程序设计语言和目标机体系结构无关的表示 规范化 提取表达式中的副作用,整理条件分支,方便下一阶段的处理 指令选择 将IR树节点组合成,与目标机指令动作相对应的块

64位内核开发第十二讲,进程监视,ring3跟ring0事件同步.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8:02
一丶同步与互斥详解,以及实现一个进程监视软件. 1.用于线程同步的 KEVENT 事件很简单分别分为 事件状态. 以及事件类别. 事件状态: 有信号 Signaled 无信号 Non-signaled 事件类别 自动恢复 Synchronization 自动设置 不自动恢复. Notification 手动设置 事件的创建函数 ** IoCreateNotificationEvent() ** ** KeClearEvent() ** 设置为无信号状态 ** KeResetEvent() ** 设置为无信号状态并返回之前的状态 ** KeSetEvent()** 设置事件为有信号. 其实理解有信号跟无信号就可以了. 有信号了.我的等待函数才可以等待. 无信号就会阻塞在哪里. 事件的类别就是等待之后 根据你的设置.是自动设置为无信号. 还是不设置. 如果自动设置为无信号.那么下个线程来就会阻塞.直到我们设置为事件为有信号.才可以. 在内核中一般使用事件是使用匿名内核事件. 而不是使用IoCreateNotificationEvent 代码如下: KEVENT myKevent; KeInitializeEvent(&myKevent, NotificationEvent,FALSE); //设置事件为有信号 KeSetEvent(&myKevent,IO_NO_INCREMENT

作用域符号::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26:52
1:作用域符号:: 前面一般是类名称,后面是该类成员,c++为避免不同类有名称相同的成员而采用作用域的方式进行区分    如:A,B表示两个类,在A,B中都有成员member。那么      A::member就表示类A中的成员member      B::member就表示类B中的成员member 2:全局作用域符号:当全局变量在局部函数中与其中某个变量重名,用::区分 3:::是C++里的“作用域分解运算符”。比如声明了一个类A,类A里声明了一个成员函数voidf(),但没有在类的声明里给出f的定义,那么在类外定义f时,就要写成voidA::f(),表示这个f()函数是类A的成员函数。

Linux链接库三(C跟C++之间动态库的相互调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http://www.cppblog.com/wolf/articles/74928.html http://www.cppblog.com/wolf/articles/77828.html http://www.jb51.net/article/34990.htm C和C++之间库的互相调用 extern "C"的理解: 很多人认为"C"表示的C语言,实际并非如此,"C"表示的是一种链接约定,只是因C和C++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在它们之间更多的应用而已。实际上Fortran和汇编语言也常常使用,因为它们也正好符合C实现的约定。 extern "C"指令描述的是一种链接约定,它并不影响调用函数的定义,即时做了该声明,对函数类型的检查和参数转换仍要遵循C++的标准,而不是C。 2.extern "C"的作用: 不同的语言链接性是不同的,那么也决定了它们编译后的链接符号的不同,比如一个函数void fun(double d),C语言会把它编译成类似_fun这样的符号,C链接器只要找到该函数符号就可以链接成功,它假设参数类型信息是正确的。而C++会把这个函数编译成类似_fun_double或_xxx_funDxxx这样的符号,在符号上增加了类型信息,这也是C++可以实现重载的原因。 那么,对于用C编译器编译成的库,用C++直接链接势必会出现不能识别符号的问题,是的,需要extern "C

动态链接库函数内的静态变量,奇妙的UNIQUE Bind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title: 动态链接库函数内的静态变量,奇妙的UNIQUE Bind date: 2018-09-28 09:28:22 tags: --- 模板函数和内敛函数中的静态变量,在跨so中的表现,和定义在其他函数中的静态变量的表现稍微有所不同。使用不慎,会造成预期之外的结果。本文对该现象进行了探讨。 最近遇到一个使用多个共享动态库时,由于静态变量导致的逻辑问题。考虑如下一个问题,主模块要打开A.so和B.so两个动态库,两个动态库的代码使用到了同一个模板函数,而该模板函数有一个静态变量。那么,当两个动态库都加载到内存时,这两个函数间会产生联系吗? 头文件和so的示例代码如下: //so_test.h #include <stdio.h>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print_msg(T) { static int num = 0; num++; printf("msg form , num = %d, \n", num ); printf("-----------------------\n"); } #define EXPORT_DYN_SYM __attribute__ ((visibility ("default"))) extern "C" { EXPORT_DYN_SYM void test_a(); EXPORT_DYN_SYM void

(转)自动微分(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简介——tensorflow核心原理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2 11:10:51
现代深度学习系统中(比如MXNet, TensorFlow等)都用到了一种技术——自动微分。在此之前,机器学习社区中很少发挥这个利器,一般都是用Backpropagation进行梯度求解,然后进行SGD等进行优化更新。手动实现过backprop算法的同学应该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复杂性和易错性,一个好的框架应该可以很好地将这部分难点隐藏于用户视角,而自动微分技术恰好可以优雅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这个优雅的技术:-)。本文主要来源于陈天奇在华盛顿任教的课程 CSE599G1: Deep Learning System 和《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in machine learning: a survey 》。 什么是自动微分 微分求解大致可以分为4种方式: 手动求解法(Manual Differentiation) 数值微分法(Numerical Differentiation) 符号微分法(Symbolic Differentiation) 自动微分法(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为了讲明白什么是自动微分,我们有必要了解其他方法,做到有区分有对比,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自动微分技术。 手动求解法 手动求解其实就对应我们传统的backprop算法,我们求解出梯度公式,然后编写代码,代入实际数值,得出真实的梯度。在这样的方式下

9.10. Symbol Resolution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2-02 10:58:57
9.10. Symbol Resolution We know that run time linking occurs, but what if there is more than one symbol with the same name? How does the order of dependencies affect which will be chosen at run tim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we need a multi-layer dependency tree of shared libraries such as the one in Figure 9.5 . 我们知道会发生运行时链接,但是如果有多个具有相同名称的符号会怎么样? 依赖关系的顺序如何影响在运行时选择哪个?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个共享库的多层依赖树,如图9.5所示。 Figure 9.5. Symbol Resolution with Shared Libraries. The executable resm comes from a source file called resm.C. It was linked with two shared libraries, libres.so (res.C) and libres2.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