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井科技青年研发团队的奋斗故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2:01

文章来源:ATYUN AIƽ̨ 

10余米高的集装箱跨运车在码头自主无人运行是一种什么感觉?无磁钉运行,准确抓取集装箱运达指定地点……这是今年初在上海诞生的全球首辆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你也许想不到,支撑其人工智能技术的是一家年轻的科创公司,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发团队。

这辆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由西井科技和振华重工联合开发。西井科技为它赋予了“大脑”和“眼睛”,“大脑”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并将其与芯片等硬件结合构成,“眼睛”则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这样,无人跨运车就能模拟人的操作行为,在港区内自主行驶、避障,还能自主探测集装箱,并完成厘米级精度的抓箱、跨箱和放箱。

敢拼,敢赢,爱奋斗。这群取名“西井智星”的年轻人已经在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的落地应用领域创下多个全球第一:与招商局码头合作实现全球首套港口人工智能理货系统,与国家级保税区钦州保税区共同建设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海关监管闸口,与广东珠海港集团合作发布的全球首辆港口作业无人集装箱卡车……他们要用务实、创新和拼搏写就青春的篇章。

小巷里的年轻人

在上海长宁区,有一条小小的利西路。西井科技2015年5月在上海成立,2016年1月组建团队,附近居民注意到,利西路上一下子出现很多80后、90后的身影。居民们还发现,102号楼的2楼办公室,经常到晚上九十点钟灯还亮着。

西井科技CTO张波告诉记者,公司中文名“西井”取自上海市朱家角百年石板街“西井街”。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科技型创新企业,包容开放的海派文化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特色。

“西井智星”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八成以上为国外名校回来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毕业院校包括英国牛津、英国帝国理工、法国马赛中央理工、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等。

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真正解决行业的具体需求,年轻的“西井智星”有耐心、有激情、有灵性、有活力,这群青年研发人员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只争朝夕,他们要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行业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张波,从上海交通大学到法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从实验室登月车到无人集卡、跨运车变成应用产品,他说:“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现在是我人生中最为满足和愉悦的阶段。”今年41岁的张波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12个年头,在西井科技,他带领这群80后、90后,将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转化为全局人工智能港口产品。

满足与愉悦,来自于团队成员致力于服务用户实际场景的具体需求,成功跨越一个个难题的征服感与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优秀团队无疑是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张波告诉记者,今年5月3日,“西井智星”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长宁区青年创新团队奖。目前公司已有13名共产党员,党员数量在员工中占比超过16%。最近,公司主动要求成立基层党支部,并得到了长宁区政府和江苏路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与指导,目前党支部正在积极筹建中,将进一步凝聚力量,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团队为国家核心技术创新做出新贡献。

青春就是要拼搏

西井科技以类脑芯片业务为起点,自公司成立之初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设计“中国芯“的道路。

2017年9月,90后博士赵钊带领的“西井智星”深度学习研究部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片上学习”(On-Chip Learning),机器学习能在硬件端直接完成,实现高效率、低功耗。与此同时,公司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DeepWell(深井)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

能耐得住寂寞,敢于涉足一个失败可能性极大的新领域,这是对于芯片设计团队最基础的要求。

尽管以宋捷和桑迟等党员带领的芯片设计团队此前已有丰富的芯片设计经验,但涉足一个算法迭代频繁的新领域,对于这支全新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团队来说可谓巨大挑战,尤其是一次性流片成功在行业都算难得。只要有任何一个小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芯片不工作,意味着此前的一切都付之东流。

花了近一年完成项目所需全部算法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此后进行IP替换、功能仿真、布局布线及后仿真等系列工作。2017年12月,DeepWell 芯片一次性成功流片,芯片工艺为28nm HPC+,首次上电即成功跑通了所有应用层面的测试及需求场景下的任务。

在小伙伴们为自主“中国芯”奋斗时,西井智星的奇异产品部则承担着将实验室的超前研发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此时,浙江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在“朋友圈”发布智慧技术需求。人工智能是否能让传统港口焕发新生?

西井科技CEO谭黎敏察觉到“一带一路”倡议下人工智能智慧港口发展趋势。面对完全陌生的港口行业,西井的年轻人勇敢地接受挑战,戴上安全帽向码头师傅们请教港口业务规则,反复理解码头不断变化的一线作业需求。

如何用比传统OCR更少的摄像头,不用触发装置便实现对集装箱状态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这群90后工程师,靠着一股韧劲和扎实的科研能力,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短短2个月就拿出了成果。工程师顾荣琦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筹备婚礼的事务都落在了妻子身上,结婚当天他还忙着和团队成员电话会议讨论技术问题。工程师俞铭琪在拍婚纱照的间歇时间,还拿着电脑写代码。

2016年,西井科技研发出了全球首套港口人工智能理货系统,并收获了第一个商业订单。而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榭码头也尝到了甜头,生产效率、经济收益、安全程度都得到大幅提高。

此后,团队再接再厉,开发了针对海关保税区闸口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海关监管闸口在广西钦州保税区上线。

“西井的年轻人太拼了!”在某智能闸口项目调试时,为了早日让系统上线,工程师龚红平累趴了就找个楼梯间眯一会儿,甚至夜里就蜷缩在机房对付一晚。西井人为梦想而拼搏的干劲让这个港口行业新兵赢得行业客户的交口称赞。

眼下,这套智慧港口系统已实现港口行业从闸口到场桥到岸桥的智能理货的全覆盖,为多个码头在智慧理货、智慧闸口等局部作业实现了人工智能升级,以“快、准、稳”得到客户认可,应用涵盖了浙江、广西、广东、山东、福建等多地港口及海关保税区、航运公司堆场。

立大志,更要吃得苦

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当日事,当日毕”,是西井人立下的“军令状”。

最初,团队选择上海郊区某车库和停车场作为试验场地。上海的冬天,郊区室外寒风萧瑟,张波带领团队在零下三四度的环境下和难题死磕到底。在铺着煤渣的停车场一站就是3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忍受着车辆行驶扬起的灰尘。原本被业主堆满杂物的车库,被团队动手改成了临时工作室。没有取暖设备,大家就窝在寒冷的车库,硬是从早上八点工作到半夜两三点。

加班、熬夜、出差,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来说是家常便饭。今年元旦,90后梁炽盛正在广东老家休假。接到无人集卡提前抵达客户码头的消息,连夜开车前往码头完成交接。在码头实测时,大家发现港口虽是限制环境,但作业环境复杂,对于精准对位精度要求达到了厘米级。加上集装箱装卸灵活,也意味着道路轨迹可能面临经常性的变更,加上码头水平运输车的制动和转弯难度会比乘用车大很多,人车混驾等各种难题。

试验车辆自动避障急停功能时,张波作为老党员,不顾危险,每次主动请缨担任试验人。“我对你们有信心,一定能成功。”他给团队成员打气。经过一个月的日夜奋斗,今年1月23日,与广东珠海港集团合作发布的全球首辆港口作业无人集装箱卡车完成首箱作业,张波和团队成员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目前,西井科技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解决码头全自动化最后一道“关卡”的最新人工智能应用,针对航运行业也发布了相关人工智能单证识别应用。张波说,“西井智星”的这群年轻人已成长为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的中坚力量。未来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但年轻的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拼搏,志在用自主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改变多个行业,为“上海服务”、“上海制造”添彩。

本文转自ATYUN人工智能媒体平台,原文链接: 西井科技青年研发团队的奋斗故事

更多推荐

MIT研究:为机器人提供更精细的触感,对流体和柔软物体塑型

BenevolentAI:人工智能识别出现有的药物可以减少黄斑变性导致的视力下降

图像猜谜游戏用于评估AI可解释性的实用性

给三类人的数据科学职业转换建议:完全零起步、软件工程师、CS/数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生

欢迎关注ATYUN官方公众号,商务合作及内容投稿请联系邮箱:bd@atyun.com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whale52hertz/article/details/91492659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