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工具的发展,薪资的差距,促使许多人转行的原因,但平面与界面两者之间有着哪些的差异呢?如果,想要转行又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平面、界面设计之间的差异性
平面设计以『视觉』为主轴,强调资讯阅读的可视性以及爆炸的视觉效果,来吸引人们关注,而界面设计除了考虑视觉效果外,还同时需要专注在『使用需求』,一个好的产品讲究界面操作的逻辑性与流畅性,再搭配视觉的张力,才能让产品贴近于完美。
小型公司担任平面设计经常处于单打独斗,讨论的对象通常是老板、客户等(看公司产业性质而定),内容的需求、品味多数以主、客的需求为主;而界面设计则需考虑操作的流程、界面使用平台、界面解析度等,针对侧重点的不同做出相对应的调整,面对讨论的对象也多了许多,比如RD、PM、UX、老板等,项目的成员相对多元,项目的流程规划也缜密许多,不再是只椅靠『视觉』就可以解决的事,而是必须清楚阐述设计方向、基于哪些论述、论点,以及与竞争对手产品设计上的差异等,通过各种的数据分析来佐证自己的设计,才能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或者老板的需求。因此面对沟通的角色变多了,相对的也能提升自己跨领域的协作能力。
如今设计工具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协作设计工具摹客iDoc),界面设计不再只是仰赖Illustration/ Photoshop了,而有更多专为界面设计所开发的工具,让界面设计师可以快速产生Wireframe/mockup/prototype等,加速讨论的步调,让设计需求也可以快速既明确的产生。
想要成功转行重点整理:
- 需能常保有学习新工具的挑战
- 需有面对跨领域协作的能力
- 需了解各平台间的设计规范
- 需能快速地接受新事物、创新、改变
- 需加强对设计的敏锐度与洞察力
转行需具备哪些条件?
无论你是否有无设计相关背景,学习曲线差异只在于对『视觉、美感的敏锐度』,其他,解读设计的角度上均有所不同,是需要花些时间重新学习。
观察事物的敏锐度、洞察力
从小地方着手,生活周遭事物都可以是训练对设计的敏锐度、洞察力的选择,培养设计洞察力首先需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是产品的设计者、生活上的体验家,将产品分解拆解研究它,研究产品的阶层、内容、色彩的搭配与文字间如何呼应、视觉动线等,并清楚了解该产品的目标对象、受众族群等。
多方涉略视觉设计理论、培养欣赏美的事物
视觉的敏锐度不只是在于好看、美观,而是需要拥有大量的视觉理论,去了解每个设计背后的论点与设计的逻辑,比如icon的设计、配色的协调及Layout视觉动线、内容呈现的可视性等。
熟悉各平台间的设计规范
大多平台各自会定义一套设计规范,提供给开发人员、界面设计、视觉设计参考,必须清楚各规范才能避免错误问题产生,建立出一致的使用体验,并可做为与开发人员沟通的脚本。如果想要打破该设计规范,不是不可行,但需要能够提出一份强而有力的说词,避免受到质疑。
了解高、低解析度间设计细节的不同
不同屏幕尺寸、解析度会影响设计细节,越高解析度像素越多可产生越多的细节,在低解析度的屏幕下,则需要舍弃一些细节。
快速学习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工具推陈出新,找出适合自己又可快速的开发工具,并习能新的技术,必能提高工作效率。
多些练习、培养,必能有转行的机会
养成固定观察分析各App或UI相关设计,培养产品思维,同时分析设计背后的原理,当你正式进入UI设计时,脑袋已充满资源,也会产生更多看设计的不同角度。
其次,以现有的产品/App练习重新设计,练习时,尽量出2–3种设计方向,并试着提出设每个设计方向是依循什么设计理论、参考什么设计,甚至可以找出与该产品的竞争产品,分析各家产品在设计上的架构、阶层、优缺点等,便可找出你的产品在设计上可呈现的差异化。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同产业或公司属性的差异,面对职责会有不同范畴,有些界面设计师只专注在视觉呈现,有的则是需包含前期的流程规划、视觉呈现甚至prototype等,平面转界面视觉似乎衔接点较容易,如须涵盖流程、prototype,便需要做更多的精进及工具上的学习。
预祝大家都转行成功!!!
原文链接:https://www.25xt.com/appdesign/25447.html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3519468/blog/224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