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业操作要求:https://www.cnblogs.com/pylblog/p/10899024.html
GPS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
一. 外业数据质量检核
1. 数据剔除,剔除率不超过10%
2. 复测基线长度差
3. 同步观测环闭合差
4. 独立环闭合差、符合路线闭合差
二. Gps网基线精处理质量结果检核
上面三面3个指标 + 各基线分量的重复性
三. Gps网平差
1. 基线向量提取:
选取相对独立的基线;
所选的基线能形成闭合的几何图形;
选取边长较短的基线;
选取能构成边数较少的异步观测环基线向量(就是同步环尽量多)6、6、8、10
2. 无约束平差(就是随便定一个起点统一解基线向量):
发现粗差
观测值定权
3. 约束平差(就是以基线向量为观测值,加入已知点坐标)、联合平差(除了基线向量、还有其他传统大地测量的值,例如:水平角,斜距等)求三维坐标
指定平差基准和坐标系统(要不要随便投影了,或者转换了)
指定起算数据(已知基准点坐标)
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起算数据的质量)
进行平差解算
四. 质量分析
基线向量改正数(因为基线是作为观测值的)
相邻点(代求点)点位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待求点的点位误差是可以计算的,再除以基线长度得到相对中误差)
水准仪操作步骤:
1. 仪器安置
2. 粗略调平
3. 瞄准
4. 精确调平
5. 读数
似大地水准面精细化计算步骤:(就是求 高程异常)
1. 重力归算到网格平均重力异常计算
2. 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3. 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GPS水准计算的似大地水准面拟合
(由1计算出2,由2和3解算参数,求出高程异常f(x))
4. 似大地水准面检验
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业流程:
一. 接受任务
1. 明确任务来源、性质、工期,测区位置和范围。
2. 明确成果坐标系,高程系统,比例尺,等高距。(比例尺+地形决定等高距)
二. 资料收集。已有控制成果、地形图
三. 技术设计。作业方案、人员、主要技术依据。
四. 基本控制测量。一般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或GPS网测量,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五. 图根控制点采集。一般采用导线测量或GPS-RTK测量。
六. 碎步点采集。可采用测绘法或测记法。
七. 地图编绘
八. 资料查找与验收。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要求。
1. 作业组100%的过程检查
2. 项目部检查或单位资质检查人员检查
3. 验收由用户或委托单位组织,包括概查或详查(5%~10%)
九. 技术总结。控制点布点图、精度统计表、工作量统计。
十. 成果提交
工程测量/建筑物垂直度控制:
*普遍采用的控制的形式主要是内控制
就是在建筑物±0.00面内建立控制网
在控制点竖向相应的位置预留竖向传递孔
用仪器在±0.00面控制点,通过传递孔传递到不同高度的楼层
(不同楼层的施工,也要有坐标系,相对于楼层施工位置要正确)
实施步骤:
1. 在底层布置成矩形或“十”字形控制网,并转测至建筑物的±0.00层,复测检核。(先在底层建控制网)
2. 用铅锤仪(或全站仪+弯管目镜)在±0.00层控制点上作竖向传递,将控制点随施工进度传递到相应的楼层。(传递)
(铅垂仪:http://www.iqiyi.com/w_19s18ai0qt.html)
3. 在透明的刻有“十”字形的标靶做标记。(做标记)
4. 为消除仪器的轴系误差,可以在0、90、180、270共4个方位重复投点,取其中点;(消除误差)
5. 全部投测完毕后,可以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投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地面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否一致(检核)
陀螺经纬仪定向作业过程:
1. 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已知边方位角和陀螺方位角的关系)
2. 在待定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3. 在地面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常数互差小于限制值,再取均值)
4. 求算子午线收敛角
5. 求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 = f(常数,子午收敛角))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流程:
1. 资料搜集和踏勘
2. 仪器检验和方法试验
3. 技术设计
4. 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
5. 控制测量
6. 管线点测量
7. 地下管线图编绘
8. 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
航空摄影项目的测量流程:
1. 航摄空域申请;
2. 技术设计书
3. 航摄仪的选用和检定
4. 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
5. 摄区划分
6. 航摄基本参数计算(航高、重叠度、航线)
7. 航空摄影
8. 影像处理
9. 成果质量检查
10. 成果整理与验收
航摄工作的实施步骤:(前中后)
1. 起飞前检查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
2. 进入测区前,需要组织飞行员和航摄员进行航线设计的技术讲评
3. 严格按照太阳高度角的要求,选择航摄时间
4. 在航摄飞行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5. 在航摄飞行中,应该保持航高,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得大于规范限值
6. 飞行结束后,对重叠度、范围进行检查
7. 如出现相对漏洞、绝对漏洞或其他缺陷,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补摄。补摄航线的两端应超出漏洞之外不少于1条基线。
相对漏洞:旁向重叠度达不到构成立体像对的要求;
绝对漏洞:旁向像片之间出现漏摄
8. 每次飞行结束后,应该填写航摄飞行记录;
航测数据考点:https://www.cnblogs.com/pylblog/p/10930758.html
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基本流程:
1. 资料准备(航拍)
2. 匹配点加密(一般电脑自己完成)
1)每个像对不少于6个内业加密点
2)在像片允许的情况下,确保标准点位1、2、3、4、5、6都要有加密点
3)加密点距离像片边缘不少于1.5cm
4)相邻像对、航带、区域网之间的同名公共点均要转刺;当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过大时,隔像对、航带的同名点也要转刺
3. 交互测量控制点、检查点等像点坐标
1)加密点像点坐标量测
2)野外像片控制点像点坐标测量
3)相邻航带间同名公共点坐标测量;
4)相邻区网且相邻航带同名公共点坐标测量;(易漏,为了后边区域网连接)
4. 平差计算
1)内定像
2)连接点选取和编辑
3)控制点转刺
4)光束法平差解算
精度要求:区域内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不符值;
5. 区域网接边
6. 质量检查
7. 成果整理与提交
立体图(数字线划图DLG)的生产流程:
1. 资料准备,技术设计;
2. 外业像片控制测量;
(数字影像进行:影像增强、影响旋转、降位处理、匀光处理)
3. 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
(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
4. 创建立体模型;
(数字表面模型DSM)
5. 立体测量地形要素;
(需要引入外方位元素,生成核线影像,应该是类似于带3D眼镜作图)
6. 外业调绘和补测;
(房屋层数、房檐改正)
7. 矢量数据编辑;
8. 生成数字1:2000地形图;
9. 成果检查
数字地面模型(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生产流程:
1. 资料准备,技术设计;
2. 外业像片控制测量;
3. 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
4. 创建立体模型;
5. 影像匹配、DEM立体编辑
(去楼高、去树高,属于数据编辑)
6. 生成DEM数据
(TIN内插法)
7. DEM分幅裁剪
8. 1:2000DEM数据
9. 成果检查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Digital OrhoPhoto Map)生产流程:
1. 资料准备,技术设计;
2. 外业像片控制测量;
(产生外业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原始数据,平差结果)
3. 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
(产生加密控制点成果)
4. 创建立体模型;
5. 生成DEM数据
6. 数字微分纠正
(根据已知影像的内定向参数和外方位元素及数字高程模型,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如可为一个像元大小的区域(可小到25μm×25μm大小),逐一进行纠正。这种直接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进行逐个像元的微分纠正,称为数字微分纠正。)
7. 影像处理、嵌镶与裁剪
(畸变修正)
8. 生成DOM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实施的主要步骤:
一. 用户需求调研与可行性研究;
1. 需求分析工作
1) 用户情况调查。调查现有软件问题,数据现状,业务
2) 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3)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 撰写需求调研报告
2. 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工作
1) 数据源调查评估
2) 技术可行性评估
3) 系统的支持情况
4)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2. 工程实施方案与总体设计;
3. 开发与测试
4. 调试与运行
5. 系统维护与评价
数据库建库流程:
1. 数据整理;
2. 数据预入库;
3. 数据处理与修改;
4. 元数据整理;
5. 数据正式入库;
6. 数据功能开发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 数据入库检查;
2. 视图管理;
3. 查询检索;
4. 输入输出;
5. 数据分析;
6. 制图;
7. 分发服务;
8. 数据库维护;
9. 安全管理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pylblog/p/1088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