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摘自《吴世忠; 李斌; 张晓菲; 沈传宁; 李淼. 信息安全技术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资质认证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放系统互连(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发布的一个标准参考模型, 该模型定义了网络中不同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OSI模型把网络通信分为七层,从低层到高层依次是:物理层( 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网络层( etwork layer)、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会话层( session layer)、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OSI 模型中,每一层实现特定的功能,一般可以将这七层分为低层协议和高层协议两部分。其中,低层协议偏重于处理实际的信息传输,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网络层和传输层;高层协议偏重于处理用户服务和各种应用请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包括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这七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物理层
物理层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这些特性包括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 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信号电平的大小、 阻抗匹配等。 常见协议 包括 EIA/ TIA RS- 232、EIA/ TIA RS- 449、V. 35、RJ- 45 等。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监督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用检错或纠错技术来确保正确的传输,确保解决该层的流量控制问题。在数据链路 层,数据通常被组合成帧( frame)的格式加以传输。常见协议包括 SDLC、HDLC、PPP、STP等。
(3)网络层
网络层为数据传送的目的地寻址,再选择出传送数据的最佳路线。网络层管理网络数据传输的路由策略。常见协议包括 IP、 IPX 等。
(4)传输层
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用于控制数据流量,并且进行错误处理, 以确保通信顺利。常见协议包括 TCP、UDP、SPX等。
(5)会话层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会话,或建立虚连接。举例来说,某个用户登录到一个远程系统,并与之交换信息。会话层 管理这一进程,控制哪一方有权发送信息,哪一方必须接收信息。
(6)表示层
表示层以用户可理解的格式为上层用户提供必要的数据,如转换 内码、解压等。在表示层可以提供如加/解密等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7)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与用户和应用程序打交道,以达到交互的目的。应用 层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和资源定位等服务。 常见协议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协议分层的目的在于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对其他层次透明。这种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比如说,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物理层为前者提供 服务,数据链路层不必理会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物理层实现 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数据链路层。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连续的 层次。OSI模型的每一层只与相邻的上下两层直接通信,当发送进程 需要发送信息时,它把数据交给应用层。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传给表示层。表示层再经过一次加工后,数据被送到会话层。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物理层接收数据后进行实际的传输,每一次的加工又称为数据封装。在另一端,顺序刚好相反,每一层都对 数据进行解封装处理。物理层接收比特流后把数据传给数据链路 层。后者执行某一特定功能后,把数据送到网络层,这一过程一直 持续到应用层得到最终数据,并送给接收进程,如下图所示。
来源:CSDN
作者:Yiranzai_peng
链接:https://blog.csdn.net/Yiranzai_peng/article/details/10461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