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OSI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详解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4-02 18:31:08
前言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无差错的线路。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本文就数据链路层具有的功能进行相关介绍。 一、 数据链路的概念以及相关基础知识 上图为两台主机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时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 本文只关心在协议栈中水平防线的各数据链路层。当H1向H2发送数据时,我们可以想象数据就是在数据链路层从左向右水平传送的。于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层面上,有如下链路:H1链路层→R1链路层→R2链路层→R3链路层→H2链路层 由此,我们引出了一些基本概念: 链路(link):一条无源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其他的交换结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date link):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如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网络适配器(网卡)来实现这些要求,一般网卡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两层的功能。 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其在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单元叫做帧。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发送到链路上,并将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

OSI体系结构——网络层详解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4-02 16:30:00
前言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同时也是TCP/IP模型的第二层。它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 一、功能目的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以及每一个分组独立交付的策略。 2.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二、网际协议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同时IP协议也是最重要的互联网标准协议之一。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1)地址解析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2)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3)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

OSI体系结构(一)——物理层详解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3-28 16:19:16
前言 我们知道,虽然OSI协议的实现太过于复杂,几乎没有厂商可以生产出符合该协议的通信产品,但OSI七层模型的体系结构,概念十分清晰,理论也很完整。本文就OSI体系结构来进行介绍和对比。 国际标准化组织除了定义了OSI参考模型外,还开发了实现7个功能层次的各种协议和服务标准,这些协议和服务统称为“OSI协议”。OSI协议是一些已有的协议和OSI新开发的协议的混合体。例如,大部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的是现有的协议,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是由该组织自行起草的。产生OSI协议的目的是提出能满足所有组网需求的国际标准,但到目前为止,实现情况距离这一目标还非常遥远。 虽然OSI协议集缺乏商业动力,但OSI/RM作为网络系统的知识框架,对于学习和理解网络标准还是十分有用的。和其他的协议集一样,OSI协议是实现某些功能过程的描述和说明。每一个OSI协议都详细的规定了特定层次的功能特性。 OSI协议集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来分别说明7个功能层次的各种协议与各层的功能: 在物理层中,OSI采用了各种现有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 802.3、IEEE 802.4和IEEE 802.5的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

OSI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详解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3-28 16:19:00
前言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无差错的线路。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本文就数据链路层具有的功能进行相关介绍。 一、 数据链路的概念以及相关基础知识 上图为两台主机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时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 本文只关心在协议栈中水平防线的各数据链路层。当H1向H2发送数据时,我们可以想象数据就是在数据链路层从左向右水平传送的。于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层面上,有如下链路:H1链路层→R1链路层→R2链路层→R3链路层→H2链路层 由此,我们引出了一些基本概念: 链路(link):一条无源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其他的交换结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date link):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如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网络适配器(网卡)来实现这些要求,一般网卡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两层的功能。 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其在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单元叫做帧。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发送到链路上,并将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你真的清楚吗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3-24 23:21:23
既然入了网工的坑,那么我们首先就需要对网络的发展历程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就好比日后别人问起你的奋斗史,假若你连自己的奋斗历程都说不明白,这可就有点尴尬了。好了,闲话少说,咱们步入正题。 前言 虽然计算机网络仅仅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可以迅速的传递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一、 Internet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三个阶段在时间划分上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部分重叠,这是因为网络的演进是渐变的,而非在某一天突然发生了质的飞越。 从单个网络ARPANE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互联网(当时连一个互连的网络都算不上)。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认识到不可能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来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了互连网络的出现。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只是希望通过网络加快信息的传递,以此应对可能面临的威胁,因此,互联网的诞生只是一个意外。他们未曾想到,有朝一日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03-16 08:46:19
OSI的7层参考模型由低到高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如下图: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分为4层:网络接口层、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如图: OSI参考模型与TCP/IP之间的关系如图: 来源: 51CTO 作者: wx5e6de0bb1490b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755533/2478628

OSI网络体系结构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3-14 12:13:25
为把在一个网络结构下开发的系统与在另一个网络结构下开发的系统互连起来,以实现更高一级的应用,使异种机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便于网络结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形成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简称OSI)的正式文件。所谓开放,是指只要按OSI标准来办,什么样的系统均可互相通信。 在OSI参考模型中,把网络协议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作用: 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帧,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有应有答,遇错重发。 网络层:将数据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将分组穿过通信子网,从信源选择路径后传到信宿。 传输层:提供不具体网络的高效、经济、透明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 会话层:进程间的对话也称为会话,会话层管理不同主机上各进程间的对话。 表示层:提供数据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传输层——数据(Segment)   网络层——数据(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Frame)   物理层——(bit) OSI网络体系结构各层协议: 一、应用层

OSI模型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3-11 03:20:12
1.网络设备 (1)集线器 优点:便宜,操作简单 缺点:共享型,无法满足多人同时访问。产生冲突域 注:一台Hub是一个冲突域也是一个广播域 (2)交换机 优点:可以实现多用户同时访问,支持全双工。因为一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缺点:无法完成一些特殊的功能(如NAT,只能在路由器上完成) 作用:终端用户设备的接入;基本的安全功能,广播域的隔离(VLAN) 工作原理:地址学习、转发和过滤数据帧、环路避免 注:一个Switch是一个广播域,Switch的一个接口就属于一个冲突域,即交换机分割冲突域 (3)路由器 优点:可搭建大型网络、安全性高 缺点:接口太少,价格太贵 作用:路由协议支持;路径选择;数据转发;广域网接入 注:路由器的一个接口就属于一个冲突域,也属于一个广播域,即路由器即分割冲突域,又分割广播域 2.冲突域 (1)单工:只能完成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 (2)半双工:同一时间只能完成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 (3)全双工:同一时间可以完成两个方向的数据传输 3.广播域 (1)单播:一对一 (2)组播:一对多 (3)广播:一对所有 4.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1)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协议能够使用网络服务 HTTP(80)、HTTPS(443)、FTP(20 用于连接/21 用于传输)、dns(53)、telnet(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