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
定义: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又称为柄体(Handler and 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
图示:=========》
||
||
《======
package com.offcn.designpattern.bridgepattern; public class Bridge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联想台式机 Computer computer = new Desktop(new Lenovo()); computer.info(); //苹果笔记本 Computer computer1 = new Laptop(new Apple()); computer1.info(); } } //类型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Computer{ //组合,品牌 //使用protected,抽象类的子类可以使用该属性 protected Brand brand; public Computer(Brand brand){ this.brand = brand; } public void info(){ brand.info();//自带品牌 } } //类型:台式机 class Desktop extends Computer{ public Desktop(Brand brand) { super(brand);//联想/苹果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fo() { super.info(); System.out.println("台式机"); } } //类型:笔记本 class Laptop extends Computer{ public Laptop(Brand brand) { super(brand);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fo() { super.info(); System.out.println("笔记本"); } } //品牌接口 interface Brand{ void info(); } //联想品牌 class Lenovo implements Brand{ @Override public void info() { System.out.print("联想"); } } //苹果品牌 class Apple implements Brand{ @Override public void info() { System.out.print("苹果"); } }
输出:
优点:
1) 桥接模式类似于多继承方案,但是多继承方案违背了类的单一职责原则,复用性比较差,类的个数也非常多。桥接模式是比多继承方案更好的解决方案,
极大的减少了子类的个数,从而降低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2) 桥接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在两个变化维度中任意扩展一个维度,都不需要修改原来系统,符合开闭原则。就像一座桥,可以把两个变化的维度连接起来。
缺点:
1) 桥接模式的引入会增加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由于聚合关联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设计与编程。
2) 桥接模式要求正确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因此其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用场景:
1) java语言通过java虚拟机实现了平台的无关性。
2) AWT中的peer架构。
3) JDBC驱动程序也是桥接模式的应用之一。
模式扩展
适配器模式与桥接模式的联用: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用于设计的不同阶段,桥接模式用于系统的初步设计,对于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维度的类可以将其分为抽象化和实现化两个角色,使它们可以分别进行变化;而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当发现系统与已有类无法协同工作时,可以采用适配器模式。但有时候在设计初期也需要考虑适配器模式,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大量第三方应用接口的情况。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bai3535/p/1231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