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房价问题几乎有一个铁律:越调控越暴涨。
刚刚进入5月,全国各地发布的调控政策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15个。仅4月份,全国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合计多达33次,25个城市与部门发布调控政策,其中海南、北京、杭州等城市发布了多次房地产相关新政策。
为何要如此恐慌式的密集调控呢?因为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正在用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方式来对抗经济规律。
这样对抗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失败,房地产的崩溃将直接导致中国泡沫经济的崩溃;一旦成功,全人类的经济学教材都将重新改写,包括《资本论》。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走到这种命悬一线、无法自拔的境地的呢?
因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定律: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债务问题。从宏观来看,债务问题体现在国民经济的三大部门:政府、企业、居民。其中,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债务和杠杆率多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处于高危崩溃的边缘。正是为了降低这两个部门的债务和杠杆率,才出现了上一波的加杠杆和现在这一波去杠杆的迫切需要。加谁的杠杆?加居民的杠杆。去谁的杠杆?去政府和国企的杠杆。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债务转移过程,实现方式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其他国家无法复制):
为什么会提到货币超发问题呢?这又涉及到了汇率和房价的经典问题: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由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几乎决定了失去汇率和房价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保汇率还是保房价这个经典问题就变成了既要...又要...的特色问题。
很明显,通过印钞票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委内瑞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外汇储备是汇率的基础,也是人民币的货币之锚。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法,只有外汇管制。然而,在2016~2017的人民币贬值、资金外逃狂潮中,中国的外汇储备从4万亿跌破了3万亿关口;随后在强力的外汇管制和一波媲美于好莱坞大片式的操作下,才扭转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但这一次的外汇管制,却没有像过去那样成为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6.9回升到了6.25,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却只回升了不到2000亿美元,而且还增加了2984亿美元的外债,再加上约3000亿美金的贸易顺差。而目前3.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外债水平已经达到了约1.8万亿,也就是说,实际上能够用的外汇储备也就一万亿。现在,随着美元开启了新一轮的升值周期,人民币汇率也开始了七连跌,刚刚公布的4月份外汇储备比上个月减少了180亿美元。在这一波美元的升值过程中,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能维持在6.6以上,那么汇率贬值的预期将再度回来,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弹药可以用了。
一方面,阿根廷的悲剧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在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房价崩盘,体量庞大的房地产市场却需要百万亿级的资金来维持。然而偏偏在这时,贸易战爆发了。
于是在外贸、投资、内需这三驾马车中,只剩下内需这一条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闻上天天高喊内需升级的原因。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房地产作为最大的内需,却挤占了几乎全部其他的内需消费空间,这时提升内需几乎成为了提升房地产的代名词。因此,才会出现许多怪诞的情景:博鳌论坛上央行刚刚表示了要进入紧缩周期,但却在10天之后宣布了降准;连中央高层都一再强调了房住不炒,樊纲却提出了六个钱包。
如此矛盾重重的政策背后,不仅仅反映的是贸易战的残酷,还暴露出了更大的风险:经济规律的惩罚,从来都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消失。
股、债、汇、房,这四个交易市场是国家金融的命脉。
先说说这其中的房(地产市场)。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房产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其金融交易市场中的,然而,在房产被赋予了金融属性之后,便开始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而在这个叫做地球的星球上,只有三个国家尝试过这种毁天灭地的巨大能量:世界经济排名前三的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事实上,许多小国也尝试过,但是由于经济体量太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有限。)
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日本消失的二十年,让地球人终于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种堪比灭霸的能量所具有的毁灭能力。而现在,所有人都在担心中国现在的这个超级泡沫,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后遗症。
股市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4000点起点论几乎就是加杠杆去库存的备忘录。
只有汇市和债市,才是真正体量极为庞大的巨无霸。
先说汇市,由于外汇市场的开放性(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汇率通常以显式的方式来表示:双方都同意的交换关系),因此外汇市场的交易量超过了其它所有金融交易的总和。比如,每天全球有价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大约为3000亿美元,而每天外汇交易量将近6万亿美元。 因此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往往决定了它的生死存亡。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背后,不止是只有中国在悄悄的操作和严防外汇外逃,美国也(一直)在进行更严密更致命的战略部署:当贸易战第一回合制裁中兴成功之后,美国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但是美元指数却不升反降,逼迫人民币被动升值。而在美国贸易代表团来北京谈判的前几天,美元指数却突然转向开始升值。这种看似反常的异常操作手法,其中的战略布局其实从2016~2017就早已开始了,汇率和贸易战的深度结合、立体作战,配合美联储的缩表、加息,每一步看似简单平淡的操作,背后其实都暗藏了杀机。
可以说,中美贸易战是人类经济史上最为严重的贸易战,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激烈碰撞,也决定着全球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和新构架。而从现有的战况来看,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当特朗普打响贸易战第一枪时,举国沸腾,就连商务部的官员和经济学家都在强调大豆、汽车,然而,当美国发出针对中兴的制裁令之后,这时人们才渐渐领悟到这位看似神经不靠谱的总统,其实有着更加精明和长远的战略布局。
作为全世界唯一享受“睡后收入”的领导人,不走寻常路的特朗普可以说是颠覆了所有人的三观,在中国外交的国际政治人物模型里,根本没有这一款型号能够与之对应。
特朗普甚至改变了美国驴象双方的传统:历史上向来是民主党的总统负责搞经济赚钱,共和党的总统则经常搞事情到处打仗花钱,然后没钱了之后继续让民主党上台赚钱。5月10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美国4月创下史上最大月度预算盈余2140亿美元,创1968年有纪录以来新高。同时,失业率也自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至4%以下。因此,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连连上升也就并不意外了。由此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自从特朗普宣布和中国的贸易战那一刻开始,那些被我们当做筹码的大豆、汽车、票仓之类的问题,根本就不是特朗普考虑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特朗普所操作的,是一盘更大更深远的棋局。
而我们对这位整天发推特、到处拉仇恨的总统,又了解多少呢?颠覆传统的特朗普,可以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伟大领袖曾告诫我们: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在这次贸易战中,为什么中国以往买买买的经验模式失效了呢?因为美国发出了一个非常严肃信号:reciprocal。中国的翻译是“互惠”,美国的本意是“对等”。为了不让中国会错意,特朗普还特意说了mirror(镜像)这个词,可谓用心良苦。在第一回合的谈判中,美国直接提出了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这样触及底线的要求。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你不会答应。为什么一水鹰派的美国代表团敢于提出这种要求呢?因为他知道你的软肋(远远)不止中兴一个。事实上,美国提出的要求是在关税、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的全面对等。
目前,第一回合的谈判结果已经显现:开放进口汽车市场、开放保险市场,连一直被禁止的高通-大唐合资案,也被光速通过了。嘴上喊着绝不低头,身体却真的很诚实。
再来说说债市。应该说,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简称地方债)危机,是这一波去杠杆的直接导火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为了对冲经济全面下滑的风险,中国启动了四万亿刺激政策。中央开始允许地方政府大量举债以满足当地资金需求,于是,地方债从此一发不可收,债务风险越来越高。在经济刺激政策之下,大量资金涌入铁路、公路、基础建设等部门,中国当时的GDP被巨量资金托住并暂时稳定了下来。
然而,这些钱,是需要还的(包括由此产生的巨额利息)。
早在2014年,中国的地方债就已突破24万亿,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德国GDP。而现在,包括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在内,中国债市总量已达到了76.01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的规模已达22.22万亿。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尤其是最近三年,地方政府借由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形成了不少隐性债务,其体量已经超过甚至数倍于显性债务。不断快速膨胀的地方债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称:“地方政府对其举债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
这也是建国以来的首次中央不拖底政策,没有了中央的信用担保,地方政府对卖地经济的依赖进入了更严重的恶性循环。于是近年来各个省市的卖地收入不断攀升,而火爆的卖地收入与黑洞般的地方政府债务相比,却依然显得苍白无力。事实上,从2017中央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在全国36个省市(港澳台除外)中,仅仅只有6个省市是财政盈余,盈余总额约为3万亿,而其他31个省市的财政亏损总额则突破了5万亿;这其中的财政缺口已高达2万亿。
另一个危机重重的是企业债务。在目前严厉的去杠杆监管政策之下,尤其是5月资管新政出台之后,许多通道被关闭,于是债务违约潮便成了最直接的显性表现。仅在4月份,全国出现违约的债券就达到了16只,涉及金额高达130亿元。比起往年,这个速度已经密集到令人害怕。与此同时,近期A股也被搅得满目疮痍,出现了大量上市公司因各种不同名目的逾期,涉及到股东股份被冻结或正在被司法拍卖。尤其是盾安集团所爆出的450亿元债务危机——因为一只融资规模只有12亿元的债券发行失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这家中国500强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短短几个月内,就出现了如此密集的违约潮呢?因为2018年迎来了公司债的偿还高峰期,2018年的偿债规模是2016年以前的4.3倍。
就连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也再创新高。事实上,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房地产已经成为了负债率第三的行业。截止2018年4月,房地产公司的整体负债率已达79%,创下近十三年来新高;其中近2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5%,而万科84%的负债率也创下该公司的历史新高。其实,面对目前已经涨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的高房价,房地产商也很焦灼,尤其是在恒大、万达的海外投资事件之后,在杀猴王骇猴式的强监管之下,资产转移的路径被严重限制。而这些高负债率的人民币资产,面临着随时被清盘的风险。
在最近的一次投资机构排雷的过程中,天津国资委下属的省级平台违约直接吓坏了一众投资机构。天房集团,这家天津国资委实控的天津最大国有房企惊爆出了1800亿的负债。而几乎大半个金融圈都借钱给了天房集团,接近2000亿的债务就犹如一颗随时会引爆的核弹,一旦爆发,将炸伤大半个中国金融圈,其危险性不亚于美国的黄石公园火山。
悄无声息中,2018年的企业债务似乎正在排队炸雷。一场违约潮正大面积袭来,一场关乎千万人命运的大震荡开始了。不论是轻资产行业、重资产行业、文化类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通通都无法承受这轮资本大退潮。
唯一还在坚挺的,似乎只有房价了。那么,按照这个剧本和节奏,令所有人都担惊受怕的房地产可能还没来得及崩盘,实体经济就已经率先崩盘了。哥,我先崩了,你随意。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18年的房地产,那就是“用时间换空间”。直白一点说,就是尽量拖。这也是所有出台政策的最终指向。那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化解这个体量庞大的超级泡沫呢?是否会有外力的因素突然刺破这个泡沫呢?
远在大洋另一边的特朗普,笑而不语。
现实的来说,如果没有美国高科技和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帮助,中国的产业升级和2025规划是很难实现的。那么,中国的筹码是什么呢?抛开无足轻重的不说(中国出口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有替代品,而且损失并非不可接受),我们最重要的核心筹码其实是我们自己:中国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消费升级市场。这个市场容量是美国无法割舍的。
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是,这个消费升级的市场却面临着一个刻不容缓的难题:房地产。
一边是内需消费极度萎缩,急需化解房地产的超级泡沫;一边是用时间换空间,尽量拖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这个核心问题的时机选择和把握,特朗普可谓是稳准狠;估计连美国人自己都没想到,很多中国的热血青年竟然将房价下跌的愿望寄托在一位美国总统身上。
十六年来,北上广深的房价涨了20倍,但全国的GDP上涨了只有不到7倍。目前中国的楼市总市值已经超过了430万亿,是GDP的5倍(超过全球平均值的一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2.5倍,是储备货币的15倍,是货币发行的45倍。毫不夸张的说,卖掉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差不多能买下美国。如此高的总市值,一旦有炒房人和早期的投资客套现离场,那么整个房地产立马就会崩溃:430万亿总市值,哪怕只有5%的抛售离场,那就是21.5万亿的资金流出,几乎相当于我们所有的外汇储备。这就是新闻中密集出现的字眼,严防金融系统性风险出现。如何严防呢?直接冻结流动性,只许进,不许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海子是谁?几十年来,最让我们关心的,只有房价。而在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已经高达70%以上的今天(一线城市占比已达85%),几乎谁都无法接受房价下跌。谁都希望能享受一把“睡后经济”,躺着睡着了就能让房价上涨把钱给赚了。然而,真的是这样么?到底有多少人能赚到这个钱呢?
在股市中,没有卖出去的价格永远都不叫真正的盈利,而房产的套现比股票更难。你确定你能够成为那5%套现离场的吗?与虚幻的高估值对应的,是负资产。而负资产是会吃人的,它吃过日本人、吃过香港人,但还没吃过中国大陆人。
在中国,悲剧有两种,一种是没钱,一种是没房。
如果两种都没有呢?是不是社会就会抛弃你了呢?别搞笑了,社会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这不是玩笑段子、这就是赤果果的现实。有人说在一线城市没有什么事是一套房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两套。还有人说世上99%的事情都可以用钱解决,那么剩下的1%呢?需要更多的钱。
作为货币超发资金池的房地产,就是这个1%。过去十年,美国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了2倍,而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了20倍。如果没有房地产这个资金池,我们的通货膨胀会不堪设想。马云说,8年之后房子如葱。这个预言全国人民都不敢相信,What?8年之后买根葱会和买套房一样贵?
如果泡沫破灭,天量超发货币将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马云的预言就会变成另一个版本的残酷现实。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可以看看人们对于目前高房价和地产泡沫的心态是什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心态是很复杂的,但是从整体上看,最占据上风的心态是侥幸心理。
正是这种侥幸心理,让许多人都认为:房地产泡沫都被叫喊着崩溃十几次了,不还是依然在延续么?这种心理和吃了第十个包子之后觉得前面九个包子都是多余的心理一样,忽视了累计效应的存在。都已经涨了二十年了,也不差再涨这几年了对吧?事实上,在所有金融交易市场中,对于显而易见的风险却视而不见,往往才是崩溃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当最后一片雪花来临时,没有人能分辨出究竟是哪一片雪花导致了雪崩。一旦雪崩爆发,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另外一种心态是麻木。尤其集中在不断被割韭菜的年轻人身上,而他们本应该是中国2025规划中的主力军、本应该是我们在贸易谈判中最重要的底气。然而,现实是什么呢?给大家讲个笑话: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只蜜蜂,于是老师说到,同学们考验大家的时候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祖国的花朵。然而话音未落,蜜蜂就飞出了窗外,老师大惑不解,这时同学们齐声说到:老师,我们是祖国的韭菜。
房地产的超级泡沫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错配,掏空了产业升级和高科技发展的根基。如果连00后都变成了韭菜,那么谁还能有资格谈论什么未来呢?
工行董事长在最近演讲时表示,2010~2017年的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5.4%下降至12.7%,降幅达到了一倍;而与此同时,居民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已升至49%,几乎占了GDP的一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空心化。
这种空心化不仅仅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倒闭潮、外资企业的撤离外逃上,而且还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样的生活到底为何?
佛系生活?低生育?就连一线城市中许多人也只能住着一千万的房子过着穷日子,号称中产杀手的学区房能够轻松掏空一个中产家庭的钱包。严重的焦虑感让许多奋斗青年都戒掉了梦想。
你的所有人生规划,都要等到买房之后,所以其实你的人生毫无规划。
刚刚发布的的金融数据显示,4月居民存款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同时,市场信贷需求依然旺盛,其中新增贷款1.18万亿元、社融增长1.56万亿元,信贷增加远超居民存款增加。这还是发生在央行降准100个基点之后的数据,可见降准没有改变银行资金短缺现象,说明降准释放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到银行存款。那么,钱都去哪了呢?还是房地产。
很多童鞋都曾认为房地产业属于实业和基建投资,然而,当房产被赋予了金融属性之后,一切都变了。这时,房价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金融游戏。
5月刚刚出台的史上最严资管新政,其实可以很好的演示房地产的原罪。对于目前高达100万亿的资管通道,其主要流向只有三个:股市、债市、房地产。这时,股市第一个站出来说这个锅坚决不背,为什么?看看现在还在痛苦磨底中的A股就知道了,毫无任何量能可言,所以很明显,没有太多新增资金流入股市。债市更惨,被严打的几乎都要产生危机了,大幅流入资金根本不可能。这时,房地产低头不语,过了许久才用闪着泪光的决定说到:怪我咯?
简单来说,房价上涨的金融游戏是这样:
居民通过存款、购买理财将钱交给银行和机构--->银行和机构将钱贷给房产商--->房产商拿到资金后高价买地--->房产商将产品高价卖给居民--->更多的资金通过资管通道流入--->房产商拿到更多的贷款--->政府以更高的地价拍卖给房产商--->房产商以更高的房价卖给居民
在这个正向循环的金融链条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羊毛出在谁身上。那么,这种拿你手里的钱变成混凝土砖块再翻倍高价卖给你的游戏应该叫什么呢?房产货币化?庞氏骗局?抢钱?不,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说法我们不能用。但国进民退的进程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着,而且日益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超级泡沫的负债主体。在上一波轰轰烈烈的涨价去库存操作中,翻倍的不止是房价,还有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和负债。而当高库存和高杠杆率从地方政府、国企部门转移到居民部门之后,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债务转移过程,也为管理层创造出了更多的政策施展空间,调控起来也更放得开手脚,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调控政策如此密集和坚决的根本原因。
从现实意义上说,经济规律是具有因果律的:当进行一项经济政策和动作之后,一定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如果没有看到对应后果的发生,并不是说明这个经济体具有超能力,而是意味着在其他地方发生了对应的损益、或是放弃了某些利益来对冲相应的后果。那么,当一连串的政策和动作之后却没有出现应有的后果时,那就表明在其他部分被放弃的利益已经越来越多,当积累到临界点时,便会反噬整个系统。
许多童鞋都对通胀表示出了担忧,其实这也是最高层重点防御的部分,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近期,政府连续约谈了十几个城市,也就是在防止房价继续上涨带来更大的压力。然而现有的市场存量太庞大,采取紧缩的话会造成债务违约和破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于是放水就成了一个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必须处理好平衡。
从静态经济理论的观点来看,产业升级是化解这场危机的必经之路,这一过程虽然痛苦但却无法避免,这也是中央提出房住不炒的最终目的,可以说,这一愿景是理智和美好的。只有壮士断腕般的舍弃房地产经济,才有可能重生。就像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然而,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越过这扇窗呢?因为不断超发的天量货币已经让中国经济成为了一个体量庞大的虚胖儿,卡住了。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攻击目标,正是这个胖子。如果说第一回合中美国使用的常规武器是中兴事件的话,那么在第二回合中,美国已经开始动用战略武器了。这个武器是什么呢?是石油。
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聪明的你一定看出了这其中的奥秘。是的,伊朗正是中兴事件的发源地,而这一次,特朗普更是直接提出了威胁:任何与伊朗有商业往来的银行和企业未能在规定期限内(3~6个月)解除与伊朗的业务关联,都将遭到美国制裁。很快,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就发出公告称将撤离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项目,这一总价约48亿欧元的项目是欧洲财团对伊朗最大规模的投资,而美国的银行参与了道达尔超过90%的金融活动,美国股东占道达尔超过30%的股权,道达尔在美国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同时,航运巨头马士基和全球最大的油轮运营商Torm,也已经不再接任何来自伊朗的新订单。马士基在声明中称,将履行5月8日以前的订单,并确保在11月4日前依照美国制裁的要求进行交割。这些信息都说明了欧洲既无决心、也没有气力去阻止美国制裁伊朗。
石油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命脉,也是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由此它会带动许许多多相关商品的涨价,这种涨价最终会反映在商品的零售价格和生活必需品上,消费者会因此多付出很多成本,这就是输入性通货膨胀。2007年,原油价格最高涨到了每桶147美元,结果就是造成了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和国内经济的发展。
通过这个依然历历在目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降房价并非传说中的绝不可能,而是要看是否真心愿意去降。二是原油价格上涨的输入性通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如果这次特朗普的伊朗战略使油价上涨到每桶80美元以上,那么到时候就不止是房价下跌的问题了,童鞋们可能要先准备点别的了。
这两天的新闻都是中国贸易代表团抵达美国开始第二回合谈判的消息,美国派出接见刘副总理的,是基辛格。这似乎是个好兆头,因为已经95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也许,这次第二回合谈判会传递一些不一样的消息出来。
先说一个乌龙消息。就在18日,一则中方接受美方要求削减200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消息在网络上被疯狂刷屏,然而很快就被中方辟谣为假新闻。事实上,第二回合的谈判过程很艰辛,道阻且长。为了调节谈判氛围、活跃双方气氛,特朗普还特意在谈判开始前发了一条推特,称对于中兴的制裁并没有被解禁,具体情况要视第二回合谈判的进展而定。
而对于伊朗的制裁,似乎正在按照特朗普的剧本进行。
5月15日,美国财政部正式宣布禁令:将中止美国民航公司向伊朗出口飞机的许可证。这道禁令不仅拉开了特朗普正式开始制裁伊朗的大幕,也宣告了一项400亿美金合同的告吹:在特朗普退群之前,空客和波音公司曾承诺将向伊朗提供200架客机以解决伊朗客机老旧和不足的困境,合同总金额高达400多亿美元。值得指出的是,高通收购NXP的金额也不过380亿美金。连到手的钱都不赚,这也显示了特朗普制裁伊朗的决心。为何如此坚决呢?
为了推高油价。一方面制裁伊朗,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另一方面加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推动原油价格上涨。美军第五舰队常年驻守在波斯湾,一旦伊朗有大动作或重启核武研究计划,就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么整个中东的石油都将无法运出。这样一来,全世界都会爆发石油荒,石油价格就会暴涨,由此,美国的高价原油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出口,不但满足了美国石油巨头的暴利收割,同时也会大大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最为关键的是,这时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还没有出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最终操控全球油价的将是华尔街。
如果这时华尔街说自己不是庄家,估计全地球人都不信。事实上,华尔街已经预测全球原油价格即将突破100美元的重要关口。而那时,最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来说,强烈的输入性通胀将无法避免。
那么,最开心的是谁呢?俄罗斯笑而不语。实际上,俄罗斯财政部已经不得不修正预算草案,将2018年俄罗斯预计石油和天然气销售收入直接提升了5倍,从85亿美元直接增加到了440亿美元。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以来中东战事和乱象的来龙去脉。普京当初为何要在2015年9月2号宣布正式进入叙利亚作战?直接原因看似是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存在,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则是油价下跌。因为如果叙利亚被美国拿下,那么美国将彻底控制中东的石油定价权,并且让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这将会令俄罗斯彻底的破产。所以普京毅然决然的进军叙利亚,帮助阿萨德恢复政权,因为他很清楚只要打这一仗,就可复制伊拉克战争时期一样让原油上涨,一旦燃油回复到60美元以上,俄罗斯经济将持续恢复;而当油价恢复到60美元以上的时候,俄罗斯也完成了叙利亚的战斗撤军。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时势会造就英雄,同时也会制造无数炮灰。而我们短暂的生命,不过是经济周期轮回中的附属品而已。”
应该说,目前这种信贷危机是全球性的。IIF(国际金融协会)的研究显示,在美元走高、利率上升、贸易战的环境下,中国、乌克兰、阿根廷、南非和土耳其面临的风险最高。而从4月到目前一个月时间里,美元指数已从89.5附近突破了94,而美元刚刚上涨了3.5%就已经让阿根廷、土耳其、乌克兰绷不住了,在香港,汇丰已经将美元存款利率上调了100倍。
从今年开始,美联储缩表不是渐进的,而是加速度的。这是铁了心要刺破泡沫的节奏,而且不给其他国家泡沫软着陆的时间。
上图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情况,可以明显看出今年以来美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开始下降,尤其近一个多月正在加速下降。美联储预计今年将缩减资产负债表2280亿美元,而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大约有64%流入美元资产,其中一部分会流入美债,但以目前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这部分资金远不足以抵消美联储今年2280亿美元的卖出。这就会造成美债卖多买少的“净卖出”,从而导致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而一旦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全球信贷危机的压力就会凸显出来,接二连三的国家会爆出金融债务危机。
叠加上美联储的密集加息,美国利率的快速上升,于是形成了美元上涨的强大动因。目前,非美国银行的美元贷款约为4.5万亿美元,随着美国利率走高,非美国家和地区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债务成本压力,这4.5万亿美元的负债将使新兴市场国家步入危机模式。也就是说,过去十年吹大的泡沫将逐步步入破灭的节奏。如果人民币贬值,就会造成国内美元债负债企业面临更沉重的债务负担。根据外管局的数据,2017年末,我们的外债余额为17106亿美元,如果美债收益率一旦站上4%,我们的债务负担将急剧增加。
美联储的加息、缩表,特朗普的制造业回归、美元回流,实际上都是在储备货币弹药,针对谁呢?正是那些因为泡沫而不敢、不能加息的经济体。一旦危机来临,美国储备充足的“弹药”便会成为超级买买买(大收购)的保证。
那么,特朗普的这些政策是如何传导至房地产市场上的呢?
为了避免争论,我们以虚拟的M国房价为例。如果M国央行在目前的背景下印钞,则M国房价必定会涨,同时M国货币对美元会暴跌。然而,如果特朗普盯上了M国,不让M国货币对美元贬值(方法可以采取贸易制裁或提高关税),那么这时M币就无法对美元贬值。而印钞增加流动性,M币必然会对美元贬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局面。即使M国的外储全球第一也经不起这种折腾,于是这时M国央行就不能通过印钞来化解危机。也就是说,M国房地产的利益就会因为特朗普不让M币贬值,而被牺牲掉。
机智的你一定看出来了,这就是特朗普的汇率剪刀差策略,何时升值何时贬值,美国优先决定。
然鹅,在知乎的评论区里看到“精神美国主义”这个词的时候,让我意识到了其实民族主义的情绪,会在无形中将认知和对问题的探讨划分开来。而这种人为的划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尤其是对宏观意识还比较模糊的童鞋来说。其实,没有所谓的美国优先或中国优先,这一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太短暂,根本不足以理解什么叫做civilization。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会)思考,自由而独立的那种思考。
其实,相对于崇美的说法,还不如说是美国的“阴谋论”来的实际点,当然,美国的战略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阴谋,只不过美国的操作手法比较隐蔽、而且也不会直接告诉你他的战略规划而已。
举个栗子。在美国如何收割和剪羊毛这件事上,就是一个相当简洁明了的战略规划,而且简单粗暴:
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实施QE,向外转移风险--->中国接招,开启“四万亿”计划,对冲风险托住GDP--->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房产泡沫开始泛滥--->房地产库存激增(银行抵押品三分之二都是房产,如果砸在房产商和企业手里,危机一旦爆发银行就药丸)--->涨价去库存,转移债务主体(房产被卖到居民手里之后,房产商和企业脱身,于是银行不怕不怕啦)--->美国开始贸易战、加息、缩表,迫使中国减少基础货币发行、跟随加息--->房地产超级泡沫面临“资金断供”(要凉?)--->美国开始收割中国十几年来积累的财富。
可以说,这个套路和当年收割日本时,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用国内流行的说法就是:没有创新。
但这只是美国战略布局中的一部分。而目前正在进行的推高油价,可以说和特朗普全球战略利益的调整有很强的暗合性,也可能是瓦解中国全球战略的一张牌。美国的这个石油战略还有一个隐藏的战略部署:油价涨上去之后,俄罗斯的财政和经济就会缓口气,同时石油国家和能源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都会缓过来,那么,他们和中国的离心力自然就会增强。
举目四望,似乎我们手中唯一能打的牌就是朝鲜了。而在6月12日,特朗普将在新加坡和80后见面会谈,届时如果传出重大变革的消息,估计我们会更加被动。大Boss说的好啊:要居安思危,处盛虑衰。
---------------------------------------「房地产之殇」------------------------------------------
在进一步展开讨论之前,先说一个关于贸易战的消息。
这是一个乌龙消息。5月18日,一则中方接受美方要求削减200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消息在网络上被疯狂刷屏,然而很快就被中方辟谣为假新闻。事实上,第二回合的谈判过程很艰辛,道阻且长。为了调节谈判氛围、活跃双方气氛,特朗普还特意在谈判开始前发了一条推特,称对于中兴的制裁并没有被解禁,具体情况要视第二回合谈判的进展而定。
正在第二回合谈判进行得过程中,原油价格却一路飞奔,以至于有童鞋发消息给我说,我在文章中的预言成真了。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你应该去朋友圈里说、去公众号里说、去知乎里说,吼吼~然而,在kidding之外,有一点还是需要重要指出的:本文的初衷并不是要做任何意义上预测的先知,事实上,没人能够(真正)预测。
所以实际上,我对那位童鞋说的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能预测房价、预测石油、预测经济危机,那么他不是骗钱就是路边算命的。
截止5月17日,伦敦布伦特原油盘中最高上探至80.18美元/桶,为2014年11月底以来首次击破80美元。原油价格的上涨,给全球资本市场增添了许多变数,不仅撬动了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还诱发了新兴市场资产的抛售潮。德意志银行在其报告中认为,如果油价再涨5美元,可能就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大幅波动,因为油价的上涨会引发通胀预期,而这将会给全球资产市场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而这份报告的发布时间是4月24日,那时的布伦特原油价格还在74美元左右,而现在,原油价格的涨幅已经突破了5美元。
事实上,德意志银行的预警并没有错。因国际油价的大涨,全球资本市场已出现了罕见的波动:首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于4月25日达到3.035%的高点,创下2014年年初以来最高水平;该数据此后仍进一步攀升,5月17日升至3.12%,为2011年7月以来首次。华尔街已经有分析师称,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可以达到3.5%,而且“完全没有问题”。JP摩根甚至直接警告可能涨到4%。
这意味着什么呢?作为全球大部分商业贷款利率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标杆和晴雨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对全球经济都尤其重要;作为无风险利率指标,它影响的不只是债券市值,还有股票、不动产等其他一系列资产的价格。先来看看它是如何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的:
美国实行QE,全球美元增发--->联邦利率、10年国债收益率、美元指数都下降,美股上涨--->新兴市场泡沫上升、经济透支,美国国内市场趋于稳定(QE任务完成)--->美国退出QE、上调联邦利率--->美元升值、回流--->各国抛售美国国债换取美元,从而压低美国国债价格推高国债收益率--->联邦利率、10年国债收益率、美元指数、美股指数全都上涨--->美元持续不断回流--->美联储开始缩表--->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促使国外更多美元流向美国投资--->进一步减少国际市场的美元,形成全球美元荒--->美国国内通胀上升--->美联储(欢快的)加息--->联邦利率、10年国债收益率趋于稳定--->美国实体经济开始走强,美股指数开始回调。
由此可以看出,1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会直接导致美国国内通胀水平和美国股市下跌。事实上,美联储内的鸽派一直认为虽然目前失业率下降了许多,但通胀率一直都未达到2%的标准线,这也是其之前一直推迟加息的原因。而一旦通胀上升,美联储将果断加息,甚至可能最多加息8次(目前普遍预测是4-6次)。
那么,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呢?
在我们3.12万亿美元的官方外汇储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持有的美债总额为1.1877万亿美元,创下5个月来新高,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而美债利率上涨,意味着我国持有的美债价格下跌、估值缩水,对外汇储备形成负面的估值效应。同时,美国长期国债的利率上升,又缩小了其与中国的利差。所以,人民币汇率出现趋势性(小幅)贬值将难以避免,而这必然会导致资金流出中国。
上图是10年中国国债收益率(紫色线)和10年美国国债利率(紫线下方线)的利差图,能清晰的看出两者之间的利差正在快速缩小(此图是3月5日的,那时10年美国国债利率还只有2.84%)。
在4月1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7%,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8%,中美利差处于比较舒服的区间。”然而现在,中美利差很快就不“舒适”了。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是60个基点,已经跌出了80-100个基点的“舒适区间”。
同时,这也将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外汇储备。如果美债利率继续上涨,外汇储备很可能会继续下降,而这与美元升值、美债跌价、美股跌价所造成的估值效应有直接的关系。除了估值效应,更重要的是美元、美债利率大涨可所引发的资本外流。可以说,美债利率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外汇储备。
上图是我们外汇的月度环比变化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年2月份(右起第三个柱子),外汇储备在连续12月增加之后,首次出现了下降(270亿美元);4月份(右起第一个柱子)又降了180亿美元。
美债利率飙升,刺激美元走强,已经给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的压力。继阿根廷比索的失控式贬值之后,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也接连刷新历史低位,仅5月以来就贬值了近10%。另外,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的表现也是跌势汹汹。在货币大幅贬值之后,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的压力开始出现。根据EPFR Global公司(专业追踪基金动向一百年)的数据显示,从4月底以来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撤出的资金,已经达到了过去几个月的高位。
随着美债利率有效突破3%,随着中美利差挤压至多年来的低位,未来资本外流压力也许会重现,外汇储备保卫战会不会再一次打响,也许就会变成我们后续更新中讨论的现实话题。
那么,对房地产有何影响呢?应该说,这种影响不仅是对中国房地产,而且对全球房地产都是致命的打击。
美债收益率不断高涨、美元升值和持续性的加息,世界经济已经展开了一场“钱”的回流战。这是美元与多种货币的加速赛跑。在金融危机后的世纪性美元“大放水”之后,当时全球的投资人都近乎狂热的执迷于用无限放大的杠杆在世界范围内购买房产(看来中国购房者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然而现在,遍布世界的房产投资者都在与美联储以及各大央行进行着生死攸关的博弈。此时此刻,那些过去靠概念炒作起来而没有自住功能的全球多地楼市(是不是和我们的房住不炒很像~),似乎瞬间成了被做空的标的,不但原本计划投资的企业试图撤资,许多个人购房者也都不惜亏本抛楼。
根据对过去两周内投资人所持有的九种货币仓位的调查显示,人民币、韩国韩元、新加坡坡元、印尼卢比、台币、印度卢比、菲律宾披索、马来西亚马币和泰国泰铢呈现降幂排列,这再次印证了投资到海外地产的企业急于回流的根本原因。尤其是马亚西亚和泰国的相关地产和物业,过去都广受中国人欢迎,但过去购买了这两国地产的投资人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资产贬值。不仅是东南亚,目前包括伦敦,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多国里,过去炒房客喜欢投资的多个城市的许多物业地产,现在正面临着人去楼空、房子无处安放的境地。只是,这其中的投资者究竟持有多少杠杆,却是个未知的无底洞。
看到这里,中国的房地产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看,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杠杆率这么高吧?这时,央妈一个巴掌飞了过来:闭嘴吧,看看你现在都胖成什么样了,还特么有脸和外国小朋友们比杠杆,好好给老资减肥!
是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美元荒的时代。5月17日,联合国在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Mid-year更新版)中指出:全球流动性收缩将引发新兴市场剧烈去杠杆。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在有序开展中,但全球主要央行的缩表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发展中经济体来说,高杠杆率不仅影响资金成本,也影响金融稳定。新兴市场非金融领域企业债务在GDP的占比已经从2008年的60.7%,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102.1%,其中,中国的增速是最快的,2016年中国的企业债务在GDP的占比已经高达160%。因此,全球流动性收缩极有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剧烈去杠杆。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极有可能导致全球市场变得愈发不可预测,政策犯错的风险很高,决策者犯错的可能性也在急剧增加。
就在这考验决策层智慧的关键时刻,中国房地产这个肥胖的超级骚年,又扯了下央妈的衣角:母亲,我好饿,再放点水吧~
--------------------------------------「隐形的博弈」---------------------------------------
在这种充满了矛盾与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房价到底会何去何从呢?
1月6日,网上盛传任志强说2018房价必定暴涨,5天之后,潘石屹在微博上帮忙辟谣说任总没这么说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3个月之后,深圳市规土委发布了4月份楼市数据,显示深圳一手住宅均价暴跌!跌了多少呢?每平米跌了16元。
顿时,这个段子的各种变种瞬间充斥了网络,所有人都开始吐槽这种“迷你式暴跌”。于是,官方统计局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止涨。
然而,在有些城市买房摇号已经摇到被政府约谈的地步之后,所有人都在疑惑同一个问题:在目前如此严厉的去杠杆调控之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在买房呢?不仅管理层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就连吃瓜群众也很好奇到底谁会如此高位接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刚需。
然而,北京的两个新开盘项目,却为我们揭开了不一样的答案。
中粮天恒旭辉的“瑞悦府”项目虽然位于五环外,但400余套限价房源已经验资排卡900多号,认购客户数量两倍于可售房源,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甚至引发了抢购。而位于大兴瀛海的万和斐丽,600余套限价房源验资登记的客户却只有400余组,可以说是乏人问津。同样都是限价房,一个新房供不应求,一个新房乏人问津,为什么呢?因为套利空间不一样。
瑞悦府周边都是高端别墅,项目周边二手房价都有10万,而同样地段的瑞悦府销售价格只有6万多,每平米4万多的利润差价,也就是传说中的买到就是赚到。而万和斐丽项目限价52449元,周边非限价的商品房价格在5~6万元/平米左右,价格差并不大,没有什么套利空间,所以认购的人就很少。也就是说,现在北京的新房如果价格比二手房低很多,那就会引起资金的疯狂抢购,而如果新房的价钱和二手房差不多,那么销售就会比较困难。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北京真正的刚需其实非常少,少到不足以支撑新房的数量。而真正疯狂抢购的,正是看中了新房和二手房巨大差价的投资客;事实上,瑞悦府项目中的验资客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居住在孙河别墅区的老板们以公司的名义全款购买多套,而以公司名义买房是不限购的。
现在大家也许对有钱人、投机性炒房者是如何绕开房产限购和调控的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么,一旦这种套利空间消失,会是什么后果呢?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猜到了。
可以说,最近被政府约谈的城市都存在这种套利空间,所以才造成了各种摇号抢房的奇观。这时,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现在市场上对于买房的动机和以往调控时发生了很大的差异:以前是担心以后涨了更买不起的焦虑,现在则是为了价格差套利的疯狂。
这就是目前的市场画像:刚需退出,投机者正在拼命赚取最后一个铜板。
为什么要说最后一个铜板呢?2016年前曾流行一个说法:一座城市的房价能不能破万,是衡量其能不能成为二线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现在,这个标准已经成为一个笑谈。目前中国有62座城市房价过万,其中有20个是三四线城市,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三四线房价破万正在成为一个新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货币化棚改。通过这一创新,地方政府才能在地方债和去库存这两座大山重压之下存活下来。你真以为底特律破产是闹着玩的?
追逐套利空间的暴利,倒是极其符合资本论中对于资本的描述,那么,它是如何存在的呢?应该说,这和地方政府的智商是分不开的。在国内,向来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传统,中央下达的政策到了地方政府,很容易就执行的变了样。事实上,在卖地经济这件事上,地方政府总能找到各种方法架空政策;或者说,中央对地方政府设定什么政策目标,地方政府都有办法来人为操控达到什么目标。
现在中央要求的是各城市房价稳定,所以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也肯定在其目标范围内,即当前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跌每月公布的幅度大多是零点几上下。国家统计局出手,必定是品质保证,大家不要笑,这些数据的计算过程其实并没有造假,那么,地方政府是怎么做到的呢?从技术角度来说,地方政府操控房价涨跌有以下几种方式:
a、通过当地房管局网站上的网签价格,地方政府对每天住房交易的价格了如指掌。这样,就可以针对需要房价涨幅到哪一种程度,来决定哪些交易能够完成、哪些不能完成,因此房价涨跌水平便完全由房管部门控制。b、要求房产商在住房交易时采取阴阳合同,否则购房者无法完成交易。c、在土地拍卖时,当地政府直接给住房交易定价,从而导致新房及二手房的价格严重倒挂。
由此可见,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机制,就这样被(人为)强制性的扭曲了。
管理层可以控制银行贷款利率、可以控制资管通道和去杠杆,但是该如何约束地方政府的卖地经济呢?嘴上喊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身体却很诚实。5月14日,财政部公布4月份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土地出让收入继续维持较高增长,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累计出让收入约1.8万亿元,同比增长40.7%。
一位中科院院士在评价为什么中国芯片无法实现突破的原因时说: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明天就能实现!产业升级?这种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可能是现任地方政府在任期间都无法实现的长远目标,只有房地产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在评论区和私信中,很多童鞋都在问类似芜湖、重庆、郑州这些地方的房价暴涨问题,其实答案就在财政部公布的1~4月另一个重要数据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4621亿元,同比增长5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
这个数据的结论就是:用于征地及土地开发的费用增长超50%。越来越多的货币化棚改促使三四线楼市应声大涨,拆迁户手握重金流入新房市场,连摇号都挡不住了。一边是中央要求遏制炒房、稳定房价,一边却是各个地方政府为了自保推出了一系列行政性调控政策,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很明显,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应该说,这种完全相悖的房地产双重调控,更像是一场隐形的博弈。
而各地的抢房潮及炒房潮四起、摇号摇到让住建部不得不在半个月内约谈12个城市的负责人,正是这种博弈之间的最好注脚。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相对于外部的输入性通胀,内部的通胀因素属于可以去控制的。2010年后,中国的潜在增长进入下行趋势,中国的内部通胀基本都是地产型通胀,上涨的房地产挤出了企业的ROE,而CPI-PPI裂口则显现出发散状态,供给侧去产能,对冲的就是内部通胀。所以,如果房地产真的凉了,那么内部通胀的趋势其实不用太担忧。
真正无法控制的是输入性通胀。现在外部通胀正在往里面传输,很可能会逐渐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目前很被动,中国的能源和农产品对全球市场依赖程度非常高,而中国的经济动能依然比较弱,资产泡沫调整的缓冲期比较狭小,在这种稳杠杆已经代替去杠杆的新常态时期,如果外部通胀因素挤压进来,两相叠加,就会形成货币到底是宽松还是紧缩的困局。一旦滞胀预期成型,那个关灯吃面的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那么,形成这种货币政策困局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将它称作“经济繁荣逆周期”,它表现的正是全球最强经济体之间在经济周期上的逆差:美国已经退出了量化宽松,开始加息、缩表;而欧盟、日本却还在量化宽松,就连中国,最近的政策也似乎释放出了又要重新宽松的信号:
在5月发布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降杠杆变成了稳杠杆,下一步的货币政策除了“稳健中性”的基调之外,也新增了“注重引导预期”的描述,删除了去年四季度对流动性的“削峰填谷”描述,并称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
为什么要说“又”呢?
这并不是月光宝盒的魔幻效果,而是因为对于房地产的去库存和放水一直都没有真正结束过。除了前面提到的地方政府人为造成的房价倒挂利差之外,还有一个极为宏大的政策因素。
如果说,一线城市几乎从没有怎么被去库存所困扰过,那么上一波涨价去库存针对的就是二线城市,虽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却依然留下了未完成的任务:库存更大、流动性更差的三四线城市。而这,也正是许多地方政府最为焦灼的事情。一二线城市的杠杆转移已基本完成,那么广大三四线城市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将这些原本无人问津、毫无价值的劣质资产转移出去呢?在这种毫无市场需求的“内虚”市场,三四线城市庞大的去库存问题就仿佛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这时,我们的至渡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非市场经济体系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哪怕是完全不存在的东西。内需消费没有需求是吧?有需求要上,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上!
还是口号力量大啊:不创新,宁愿死!
这个创新就是棚改货币化,相对应的货币工具就是PSL(抵押补充贷款)。
那么,这个创新的PSL到底是个什么鬼呢?这要从央行常用的逆回购操作说起。逆回购的基本原理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商业银行把某资产卖给央行换钱--->在和央行约定好的时间内再以稍高的价格买回来--->这个过程就是央行的逆回购(对应的,就是商业银行的正回购)。当这个过程倒过来时,便是央行的正回购。
对于万能的央妈来说,最常用的逆回购工具有4个:酸辣粉(SLF)、麻辣粉(MLF)、酸辣藕(SLO)和颇酸辣(PSL)。根据时间由短到长来划分就是: SLO(7天内)< SLF(1-3个月)< MLF(3~6个月、一年)< PSL(3-5年)。
根据资金用途来划分则是: SLF和SLO主要用于补充大中型金融机构的长期和短期流动性)、MLF主要针对三农、小微企业,而PSL针对的则是“特定项目建设”。
而这个特定项目建设,就是央妈为了支持特定政策性银行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例如国开行的棚改项目,直接提供一部分低成本抵押资金、期限是3~5年,也就是抵押补充贷款。这个庞大资金流的闭环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央行通过PSL向国开行发放贷款--->国开行通过棚改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地方政府通过货币化安置向棚户区居民发放补偿款--->地方政府拆迁卖地后偿还国开行贷款--->国开行偿还央行贷款
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从央行获得了总额高达1万亿元的PSL,用来支持国开行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在打响这划时代的第一枪之后,自2016年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都会对国开行发放投向棚改货币化的PSL。这种带有财政色彩的货币政策,高度定向的领域正是我们今天看到三四线城市暴涨去库存的根本原因,因此,PSL也被称作是变相的QE(量化宽松)。事实上,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不仅具有宏伟的城镇化目标,还具有极强的债务转移功能,能为规模如此庞大的劣质资产找到接盘侠,连美国当初的次级贷款都自叹弗如,USA,你out了。
上图是国内棚改的目标规划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规模庞大的棚改存量(红色条)正在逐年下降,并将在2020年时完成清理。事实上,2015~2017年的棚改目标是1800万套,在涨价去库存的刺激下已基本全部完成;而2018~ 2020年还剩下1600万套的目标,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之中,与之相呼应的是,央行在2018年5月14日发放了801亿元的PSL。于是,当2017~2018上半年的一二线城市房价逐渐冻结之时,三四线城市却顺利的接过了接力棒。在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70城房价榜单中,广大三四线城市已成了常客。
而之所以需要创新出来PSL这个充满悖论的工具出来,主要就是因为财政在需要扩张的时候却又没有扩张,所以只能由货币政策来越俎代庖。至于引导中期利率的说法,则极有可能是为了掩盖PSL的财政政策实质而采取的一种华丽说辞。一边是房住不炒的最高指示,另一边却是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的无奈现实。
是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也是亲儿子啊,央妈不能不喂。于是,在PSL的定向灌水和政策掩护下,开始于2017年的棚改货币化,让三四线城市也开始了和上一波二线城市一样的杠杆转移过程:政府去杠杆,居民加杠杆。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了:一样的味道,一样的配方。只是,没有那么多人懂什么货币工具,大部分人只知道,如今就连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都颇酸辣了。
同时,今年爆发的二三线城市抢人大战,更是将这种原本老大难的偏远地区库存问题都变得轻松起来:老婆,快和牛魔王一起出来看,好多的新韭菜啊。
就连号称要壮士断腕的海南省,也因为加入了抢人大战而放开了全省限购,之前史称“海南地产难民事件”的剧本又来了个始料未及的剧情大反转,这位编剧,全国这么多省市中,能把省长的脸都打得啪啪的,我们就服你。
对于新一波房价失控的乱象,住建部负责人就房地产调控问题密集约谈了12个城市(其中9个城市在约谈前均已放宽落户政策)。为此,住建部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并将房地产调控从过去单方面的一城一策,升级至政策对调控效果负责,监管则负责对政策落实的核查,形成三步走:预警、约谈、问责。 住建部约谈各城市的目的是,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因地制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句话并不难理解,每一波房价暴涨时都能听到)。同时,住建部再次明确了地方政府对稳定房价负有主体责任,并明确未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将坚决问责。是啊,看你们那没出息的样,没见过这么多韭菜是吧?看看人家一线城市,吃相多优雅,这就是差距懂么,再重申一次,一定要注意素质、注意吃相!
只要会数手指头的人,这时基本上都能深刻的领悟到了点什么:最初的一线城市、上一波的二线城市、到如今的三四线城市,在这个击鼓传花式的去库存游戏里,还会有五六七八线城市吗?
------------------------------------「何以谈人生」-----------------------------------------
随着代表团的回国,中美贸易战表面上似乎恢复了平静,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日积月累的风险上,又降下了几片雪花,静谧而温柔。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不绝于耳的各种信息,正如先哲曾警告过我们的那样,对显而易见的风险已经视而不见。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崩溃论,正如世界早已习惯了人类的愚蠢。
我们先来看看这轮为期两天的第二回合谈判到底达成了什么结果。
1. 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
这一条很容易理解,算是一个基础性的大框架。但具体需要减少多少货物贸易逆差,国内新闻里并没有明说。在AFP(法新社)发布的新闻里,这一数额是3370亿美金,甚至远远超过了之前乌龙新闻里的2000亿。当然,个人认为这个数字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毕竟数额巨大)。
2. 双方同意有意义的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对于这一条,这里主要讨论下能源出口这一项。这时,东北的豆农大兄弟坐不住了,刚刚才按专家的指示种下去的大豆怎么办?你说怎么办?卖豆浆啊,吼吼~你以为你是美国豆农吗?你又不是票仓。这时,当初高喊摧毁特朗普票仓的专家们都沉默了,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郁闷,怎么特么就不奉陪到底了呢?
说回能源,美国主要指的是其天然气和页岩油。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近14亿人口的能源消费需求,使得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事实上,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年产量分别为2亿吨和1383.9亿立方米,但年消费量却高达5.8亿吨和2103.4亿立方米,存在着巨大的能源缺口。2017年底的一场席卷许多省份的“气荒”让中国人深刻感受到了天然气短缺之苦。同时,对于环保、治理雾霾、改善能源结构,都需要依靠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进口。
实际上,专家们对这一条的解释是:扩大进口可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实现互惠共赢。然而,特朗普的要求和目标其实非常明确:中国购买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替换、挤压从俄罗斯、伊朗的进口。其实,在第一轮会和谈判中美国就已经对这一条要求放出了风声,现在的结果是我们接受了。用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的话说就是:中方的提案包括采购美国能源和农产品,并且提出了良好的数额。
另外对于农产品进口这一项要求,相对于专家们鼓吹的大豆,我更关注的是车厘子和缅因州大龙虾,吃货们,你们觉得呢:)
3. 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
这一条主要讨论下服务贸易,重点是金融服务。根据这一条要求,国内金融市场势必会进一步开放,不仅是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的进入,最关键的可能还涉及到外汇市场的开放。对于人民币业务的放开程度,应该会是双方下一轮谈判的重点内容之一。
4. 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对于这一条,你让我怎么说呢?我特么连自己的文章被抄袭、剽窃、二次修改都没有搞定,甚至连特么作者名字都被恶意篡改了,你让我如何还有脸面在这里跟大家谈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童鞋们,对不起大家了,知识产权的问题我没法做进一步讨论了。
这时,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在记者会上说:“在(让中国)停止技术转让和窃取知识产权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有可核查的流程。” 腾讯、新浪、知乎,你们都看到了吗?
5. 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这一条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内容:中方允许美国公司参与投资“中国2025”项目。特斯拉、高通、苹果、英特尔、Google等公司在高科技领域里的领导权将进一步加强。高通已经志在必得,马斯克也不用在公司打地铺了,特朗普上台时对他们的承诺正在变成现实。
最后还有一条,“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这也说明了,其实很多细节条款还没有敲定,双方还会有第三回合。这时,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嘴上说着贸易战结束了,但是中兴却依然还没被解禁。大哥,你是在逗我吗?说好的8万人的工作机会呢?那8万人现在每天上班还在打游戏呢。
是的,还没完。只是在这一回合中,中方做了一个很好的表态,所以新闻上再也看不到当初所说的奉陪到底的字眼了。实际上,特朗普对于这种结果兴致颇高,还接见了代表团领队(实际上是美国正副总统都接见了副国级的领队),要知道,在第一回合谈判时,除了领队中方没有任何更高级别的领导人接见美方代表团,原因是对美方提出的要求“出离愤怒”。
这也表明特朗普这次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同时,库德洛也证实了中方提出的削减顺差目标这一事实(但拒绝说明详情),并称:“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实质内容,这是一种尊重的迹象,也是具有建设性的方法。”
那么,对于中兴呢?
库德洛在接受Fox News采访时称,商务部长罗斯正在重新考虑对中兴公司案的贸易纠正措施。他说:
“如果ZTE他们的案子有任何结构性的变化,那将是非常严厉的。会(要求中兴)改组管理层,改组董事会,改变一切…这取决于罗斯先生,他将向总统提出建议。”
也就是说,特朗普手里的中兴这张牌,还将继续打下去。事实上,美方也承认双方还没有就解决深层经贸分歧达成协议,这项协议还需要时间去制定,而目前双方还没有确定下一轮高层经贸会谈的时间。
由此,可以看出这次谈判的结果传递出了两个信息:1、特朗普所要求的“对等”,正在渐渐的变成现实,内心应该是喜悦的:面子我可以给你,但是我要的,你一定要给我。2、还会有第三回合谈判,到时候会敲定更多执行层面的细节,也就是新闻中说的进一步扩大开放。
而此时美国市场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庆祝特朗普所取得的胜利。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石油出口数据一周比一周大,而且这一趋势在过去一年急剧上升,从每天150万桶上升到最近每天200万桶,而最近一周,美国原油出口更是首次突破了256万桶/天的大关,创下了又一个纪录。而且分析师表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协议的进一步落实和执行,这种出口激增的局面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正如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在伊朗国家电视台上公开指责特朗普时所说的那样:“特朗普在油价问题上不诚实…他想要更高的油价。” 这句话也说出了特朗普的伊朗战略,其真实目的就是高油价,进一步来说是为了美国的石油出口以及美国经济。
与原油价格一同上涨的还有美元指数和美国股市。
美指涨破94,再创今年最高。从4月16日至今的短短一个多月,美指暴涨了4.5点,似乎又有了当初2008年曾在3个多月内涨15点的气势如虹的架势了。而今天人民币中间价却下调89点,报6.3852元,为1月24日以来新低。这样的环境,对于严重依赖外贸的我们,实在是一点都不轻松,而新闻中不断重复的科普知识,似乎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复杂而矛盾的景象:一边是跌跌不休的人民币汇率和萎靡不振的出口,一边是即将打开的开放市场。
谈判结束时明明说的是双赢,为什么我们的新闻中却只能看到“扩大开放会为我国经济带来什么好处”这样的科普文章呢?说好的双赢呢?特朗普依然笑而不语。
通过目前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贸易战,我们可以进一步透视一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应该说,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虽然与美国传统的政治原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却并没有偏离美国国家战略方针的总体方向。特朗普会比之前的总统更加注重美国自身的切实经济利益,而不会总是把人权放在外交的首要位置,因此特朗普也不喜欢像他的前任那样总是到处挥舞人权大棒。在当选总统之前,特朗普就非常反对美国的中东战略,他认为美军花大把的美元向世界推行自己的民主制度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对于2016年奥巴马花了18亿美元从伊朗换回人质更是觉得愚蠢透顶。然而,在经济与贸易上,特朗普可以说是老谋深算,要知道,像特朗普这么懂经济的美国总统并不多。
而对于房地产,作为全美第一大房地产商的特朗普更是早已看透了本质。什么?你说中国房地产?连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萌芽-发展-膨胀-崩溃-重生)都没经历过,你还谈什么人生呢?
通过之前的一波制裁,美国将俄罗斯几乎逼上了绝路,而现在,特朗普制裁伊朗,却即将让油价突破80、甚至100关口,这样峰回路转的剧情,和不久前普京连任总统成功时特朗普发去的贺电,可以说是一幅充满和谐的画面。
这时的中美贸易战,就显得更加意味深长起来。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zeroone/p/927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