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哲学:王阳明心学精髓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11 13:27:32

深度哲学:王阳明心学精髓

 

 

说明:本文共11940字。有些长,如果不小心点开了发现没有时间阅读,请先收藏,然后找到一个安静的时间仔细阅读,如有所获,请帮忙转发一下,区区1万字,只能大概概括的说清楚一点点问题,我自己读了好几遍,结果越读越写,越写越多,还是有非常多东西没有说到,写文章最好是线性的,从1到2到3,但是往往真理性的东西,它不是线性的,它是发散的,而且是非连续的,这要求读者要建立通感,整体的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正文:

 

如果说,在中国有且只能评出一位哲学家,那么我认为就是王阳明。

 

这是因为他不仅在哲学思想上造诣极深,通达了那个彼岸世界或者称之为超感性世界,而且在人生的实践之中,将其所创立的心学运用的炉火纯青,有所向披靡之势。因此,很多无良作者把王阳明心学包装为成功学的根据,与此同时一些无脑的不学无术之辈也借此加以攻击。还有一些人,因为阳明心学极其深刻,沁入骨髓,有一旦学成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实际效用,寻常人学了去很容易导致漠视权威,无视社会规则,因此有人将其称为”背叛之学“”反叛之学“,从而故意只说其一不说其二,到处混淆视听,这也是相当片面和画蛇添足的做法,因为王阳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在四句教里面给与了说明和规定,这个我们后文会仔细讲到。

 

先简单介绍一下王阳明:

 

王阳明是生活在明朝时期的一位大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卒于1529年1月9日,在世57个年头,经历了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两朝,浙江余姚人。除了心学之外,他世俗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封了伯爵,伯爵是非常厉害的,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中国古时候封爵极其困难,非有奇功而不可得。最高的公爵,基本上不可能,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比如女儿当了皇后,给皇家产了血脉,这就可以封公爵,又比如孔子的后裔,必须是嫡长子,这个繁衍了圣人的血脉,可以封公爵,类似这种完全可遇而不可求的,或者说开国立了大功的,不然公爵是不可能的,侯爵也是非常难。整个清代,只有曾国藩是封了侯爵的,当然这里都是说在世的情况,王阳明死后在隆庆也追赠了侯爵,叫做新建候,生前是新建伯,这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更别说与此同时还开创了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的精髓,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抓这几个字:知行合一,致良知,还有就是本文等会要详细讲的四句教。关于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我在知乎已经作答,这里摘出重要部分贴出来,看过的朋友可以跳到后面直接看四句教,今天我们一次性把这个问题稍微讲完整一点,后续有朋友如果还想继续深入的可以留言。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说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说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义为不知结果做了也相当于不知。

 

它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

 

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这是关于人的一个客观规律。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

 

举个栗子,你吃饭喜欢说话,别人叫你不要说,因为不礼貌,影响别人。于是你得了这个知,不说话了。这个知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罢了,而他人的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东西。很显然就有人并不在乎这个,所以类似这样的知都是虚无的, 它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应用,不是真知。又,你通过分析发现选某个工作更好,那这些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知呢?待遇好,晋升快,有钱景,这些知也是别人给予你的知,不是真知。

 

龙场悟道的核心关键就是发现了找真知的路径。那真正的知怎么来呢?王阳明发现在于心,那心是什么?良心吗?王阳明怕你们不懂,只能大概这样说。良心只是一个词,一个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个代表搞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心完全不是仅仅局限这个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一死,流派四起争论不休,在古代学习奥义,师傅都不说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终解释权。2.方便传道。第一点是因为愚蠢之辈太多,第二点是虚妄之辈太多。说清楚了,他觉得不就是这样嘛,于是不学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层意思,所以就觉得懂了悟了可以装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学的人,绝对不会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么。

 

那我不是王阳明,我不需要传道也不需要最终解释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来,这个良心良知是什么。

 

是什么呢?是本性。用现代话说,就是性格。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借以区分人与人之不同本质的根本。性格是人的根本属性。康德说性格有两类,一类是悟知性格,一类是验知性格。这是康德的伟大发现。

 

王阳明所谓的心,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了解体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这个我觉得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有本性。即便是一个婴儿我们也很容易区分其不一样之处。就算两只狗也有不一样之处。那你可能问我,瞎说。有的人小时候沉默寡言,长大后活泼开朗,那你说他本性是什么?那我就要问你你怎么看待本性,一个乌龟没了壳就不是乌龟了吗?同样一个蜥蜴穿了壳就是乌龟了吗?所以开朗活泼和沉默寡言能看做本性吗?

 

你承认这个就能继续思考下去了。本性固然会受到后天的实践例如环境或者知识例如他人的教说,发生改变,但与其说这是一种改变,不如说是一种包装,包裹,整容整形都可以。随意理解。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

 

当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后,就能针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准的回应。这个时候能阻拦你的还有什么呢?各种分析有何用呢?相当于你了解了自己是一个三毫米的螺母,自然会去找三毫米的钉子。还分析个啥?不了解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的时候,去分析钉子,就等于是双向分析。双向分析最后就是莫名其妙的行动,自己却是不清楚的,但行动却还是会严格的根据本性发生作用。

这就是知行含义的真正奥义。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到了这里,它的深刻性就出来了,这揭示的是知与行的必然性,合一就是必然性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想你这么说不是性格决定论嘛。老生常谈,而且如果像你这么说我知道自己是个三毫米螺母,那我还奋斗啥,你这不又是宿命论嘛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知道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你又如何知道别人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一群互不知道底牌的人坐在一起打牌。纵然通过几千年的时间,知道了4比3大,那又如何呢?一群互不知底牌的人打牌,就是瞎打罢了,自然先一步学习或者通过实践知道4比3大的人很有优势,但那又如何呢?

 

所以王阳明悟出知行合一。通过行了解知,通过知了解行。

你们懂吗?悟到的那个人,就是知道自己底牌的人。牛不牛,屌不屌,炸不炸?好了,奥义都告诉你了。

 

问,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心学的最核心,是指出了,知与行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让知和行成为一个东西。如果理解了这点,你就能明白你所有的行为仿佛都被某种东西限定了一样,也就是我举得那个例子,所谓底牌。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紧接着你就自然的迫切的想知道究竟自己的底牌是什么,哲学家想知道的是整个人类有共同的底牌,而人类又产生于自然,因此搞清楚了这个底牌,世界之底牌也就呼之欲出。这个思路我相信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举得底牌例子,恰恰说明了,即便对所有人进行了底牌限定,那么在不知底牌的情况下,这个世界依然可以呈现偶然性,丰富性,因为大家都要通过不断的出牌,才能知道事实的结果。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出牌,自己的这张底牌才能逐渐清晰,显于自身。

 

在这种出牌的过程当中,有人打出一个王,无往不利,于是每每打牌的时候就先出王。这样的人显然是不完整的。有人不以世俗的输赢来限定自己,不断出牌,最终了解了完整的自己。这样的人我们也能知道是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的。那些习惯出自己熟知牌路的人,我们发现他们就像死去的灵魂一样,了无新意。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他们都可以预测他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而不有丝毫怀疑。但一个孩子,我们总是很难去预测他的行为。因为他总是不断出牌

 

牌出的多的了,就有人会写总结,告诉别人如何出牌,这样又限定了一帮人在固定的范围内出牌,人生的丰富性和偶然性就是这么来的。但是你注意到了,这不代表你的牌是无限的,即便是有限的,依然可以营造出现在这样的丰富世界。

 

我多讲讲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知行合一的重点,也就是它所揭示的必然性。

你做什么,取决于你的知,你的知,取决于你做什么。

老祖先说,莫要看其言,且看其行。是这个道理的简单注解。

 

啰嗦了一大堆,算是对上文做一个小总结。下面说真正的问题:也就是底牌如何得知的问题,也就是要致良知。

 

首先,如果你接受了知行的必然性。你就知道你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必然性,当然这个话题你如果你要仔细探究为什么的话,我还有很多话要讲。这里就不多谈了。总之如果你接受了自己行为的必然性,你自然就会去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你这个必然。你喜欢吃梨子,我喜欢吃苹果,但归根结底我们都喜欢吃水果。水果就是这个必然,梨子和苹果就是自由。

 

上文我讲了,是性格或者说本性,导致了这个必然。如果你相信了这个。你首先发生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我是通过行为来测自己的本性。

 

这个改变极其重要,我把它称为心学的第一个方法论。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心在行动中展示其自身。这是一个道理。当你知道这么去做的时候,你就能明白,塑造,改变,这都是浮云虚妄的。做事,是为了测试,挑战也是为了测试。那么如何才能确保测试是客观的呢?那自然就全力以赴。全力以赴以后,发现行,那么我就有此性格。如果发现不行,则说明我无此性格。

 

你会非常坦然的接受事情的成败。当然至于你是不是全力以赴了某种程度上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么接下来我将要讲述的第二个方法论你也就不用看了。在第一个方法论当中,测试性格,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事件是需要去经历去做的,比如一百个美女环绕在身边,这种事你就做不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办法让100个美女围绕在自己身边,这个事你就无法做,做不了你就测不出。有的皇帝纵欲而死 有的皇帝不近女色。很显然就好色来说,天性里是有的。好色程度,又分无数个等级,这是需要测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你都是无法做的,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让你去做某事,代表给你某种机会,大部分的人特别是穷人这一辈子都很难去体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不同级别的事情,比如带一个1万人的军团,或者花几千万做广告等等,事情的大小牵扯的人数测出来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除了行动,也就是做事测性格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有的,知行知行,行的方法我们说完了,接下来说知的。

 

知行合一的必然性,让人有一种迫切的,无法阻止的,想要知道,究竟统领我们行为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何以能决定我们的一举一动。

 

要知道这个,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长期对于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思想是无法观察的,我思考我的思考,并不存在这样的说法,而行动是可以观察的,而且是必须要观察的,观察自我的行动是第一步。注意,不是说做了完了坐在家里反思,思考,这不叫观察,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思考观察。

 

举个例子:小沙弥挑水砍柴做饭,问师傅在干嘛,师傅说我也这样,小沙弥说可是你一直都在这样做啊。师傅说,那可不一样,以前挑水想着砍柴,砍柴想着做饭,做饭又想着烧水。现在则是跳水就想着跳水,砍柴就想着砍柴,做饭就想着做饭。

 

这就是观察。很多人想必都看过这个故事,大多数的解读就是平常心就是得道云云废话。其实这里面的深意是对我的观察,因为什么是平常心呀。我得道干嘛呀,我是要度世人吗?不度。我不度世人吗?那也不是。平常心本身就是虚妄的东西。

 

不要以为学了道,懂了知,就是要啥事不争不做,完全是错误的。有人得了道,坐着不动,有人得了道,往天下山河处走。并没有什么不同。

 

做一个事情,就想着一个事情,这是基本功。所以这种认知方法与我们平常的认知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个事情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求真知与实践求知路径一样的话,那不是扯淡么。

 

这样就是为什么在写作这种形式上,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想的东西,写出来,会发现截然不同,这是观察行动得到真知的最直观的例子。

 

通过行为去测自己的本性,和通过知本身去探求自己的本性。以上的例子我已说明路径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观察自己的行为是两者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你有思想。思想是非常繁杂的,你可以试试闭眼一分钟,脑子里有多少想法出来,这个时候你还没有行动,哪个是真知?搞不清楚嘛。可是今天你在这篇文章里了解了知行合一的终极奥义,你就知道了你的行必然是你的真知,因此你就知道你的行动是穿越了你的思想的,直达你思想背后的本性。这个时候是最好体会本性的时候,但是本性并不是一个行动就可以体会到的,必须很多个行动,而且需要不同程度的行动才能抵达真正的本性,也就是真正的知。

 

通过观察行动,达到一种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的地步。别以为这个事情很简单。许多人别说控制自己的思想,他在想什么他都意识不到。一些浮躁而又低智的人,总是不断的行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说奇怪的话,打奇怪的电话,甚至坐一下都不愿意,这种人我们屡见不鲜。我们通常说这种人无法专注啊,浮躁啊,浮夸啊等等。但根本原因就是他完全无法观察自己的思想,他或许有时候会坐下来思考一下,想想自己做的事情,但是转瞬即逝。

 

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是开化的第一步,也是所谓悟道的第一步。每个读我这篇文章的人并且能有所收获的人,我相信都有这样的人生时刻,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仿佛成为一个局外人可以观察自身。

 

这个时刻是作为一个人,人生的真正开端。

 

 

以上文字,当时手机打字比较随意,我做一点点补充,我们一定不能用一般目前世面上通行的理解,去理解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而且切勿以功利的想法去理解这里面的含义,这是因为:

 

  • 与当时王阳明心学相对的程朱理学,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学问,因此心学本身必须要被放在儒学谱系里面去考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这个心学是传不下去的,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哲学家讲话, 他不会去主动超过时代,因为他要给别人台阶,要给世人台阶,他只会把话说的超出一点点,让后人去悟。程朱理学是要灭人欲,而王阳明却是肯定人,重新发现人,正视人的内心,而不是受到“理”的束缚和仅仅是外在的对圣贤之道的僵化尊崇。

     

  • 王阳明跟嘉靖关系破裂的时候,朝中当官的学生们必须将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进行对照扬弃,从而消除嘉靖的疑虑,因为这种学说本身标新立异与传统不符,加之聚众讲学,因此受统治者忌惮。皇权超越一切,不容侵犯,这就导致心学必然要遭受一定程度阉割借以与主流相适应。

     

  • 万历年间,阳明入孔子庙,进入官方正统,也需要对阳明的学说进行儒学谱系的规整,你不能游离之外,到底处于儒学哪个位置要掰扯明白,所以知行合一这里面的实践色彩就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就是通常理解的,只是知道那还不行,还要去行动才可以之类的说法,并将此作为对儒家的发展而存在。

     

  • 一旦纳入正统的官方学问,心学就丧失了活力,变成功利的维护皇权的一部分,可笑的是至今很多人在解释心学的时候,还是尊崇的这个路数,像这类人的讲学,基本上完全没有看的必要。然而由于心学本身的真理性和包容性,导致修行心学的人,来自于各个阶层,其中有各级官吏,也有贩夫走卒,嘉靖“大礼仪”事件长达十五年的争斗中,其中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是两派之中都有学习阳明心学的人物,还有像创立泰州学派的大弟子王艮,更是特殊,这些人有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主张,但是皆修行心学。可见心学思想的深邃,它有一种超越性在里面,在中国,另外还有这种特性的学说,就只是马克思主义了,也正因为这种超越性,它是不被皇权所容的,要容,则必须修改,必须阉割,那么它也就必然要丧失生命力。

 

 

接下来要说到重点,就是关于四句教的问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非常精妙,说玄乎一点,我们可以从这四句话当中看出,王阳明的文治武功已经进入化境,不然这四句话是讲不出来的,因为它几乎囊括整个心学的核心秘密,并且横看成岭侧成峰,而且它有一种运动性在里面, 一种发展性在里面,整个句子是活的,不是死的,首先我们来看两种惯常解释:

 

 

  1. 字面解释,人的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但是意念一动,就有了善恶,什么可以区分这种善恶呢,是良知,区分以后通过格物来把恶的东西去掉,善的东西留下,这里格物的含义很丰富,可以简单理解为探究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你必须掌握规律,才可以通过这些规律把善表达出来,把恶来抑制住,这就很标准的王门理解,读者可以看看,仅仅是字面的理解,其实已经非常牛了,首先第一句话,就已经是惊天地泣鬼神,在王阳明之前,儒学之中没有人敢说人的心是无善无恶的,这完全是荒谬绝伦,儒学正统都是性本善,哪有什么无善无恶呢,今天稍微有些哲学思考的人,可能已经见怪不怪,都基本上会同意人的无善无恶之说,只是后天的表现,教育,以及各方面的社会的影响,才会让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为恶或者善。但是如果王阳明若仅仅只是如此,那就是把阳明心学搞低了一个档次。不过读者要记住,不可钻牛角,这种解释是一种类型,虽然很多人也有不同的解释,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归都是这样按照字面的意思,来阐述一个人如何向善的过程。

     

  2. 心、意、良知、格物,都是代指世界之本质,本质的东西,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都可以,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以心无善无恶,意也无善无恶,良知也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的,这种本质的东西,可以称之为至善,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不是一般理解的善恶对立,这实际上就已经到彼岸世界,超感性世界了,探索到世界本质的范畴了,这就叫做四无说。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里我要简单说个背景,在心学之前,儒家实际上已经有点扛不住佛学和道学的冲击了,程朱理学实际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但是程朱理学本身也不够有说服力,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本体的东西,我打个比方,比如老子的《道德经》,不管你读不读的懂,你大概能了解这个“道”就是世界的本体,庄子《齐物论》消除万物的差别, 一切看空浑然一体,直接取消了所有的相对,比如善与恶,贵与贱等等。佛学更不用说,直接讲明本体就是“无”,世界就是“无”。但是儒学,没有本体一说。那么所谓儒释道三教合一,那儒学必然也要有一个本体之说,因此心学的这个理解,实际上就赋予了当时儒家统治的中国,一种解放思想,开拓新风的作用,因为本来儒家是处处压制人的,但是现在有了一个可以幻化千变的本体,那么自然就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解放了。

 

以上两种理解方式,实际上也就是王阳明两个大弟子,钱德洪和王畿的两种理解方式,第一个是钱德洪的,第二个是王畿的,两个人在天泉桥问王阳明到底哪个对,王阳明说,两个都对,悟性高的人就第二种,悟性低的就第一种,当然这样说不是好像在说钱德洪悟性低嘛,所以王阳明是把自己也包括进去了,说像我这样的悟性低的就第一种,第二种就是悟性高的,这就一边夸赞了王畿,一边又站到了钱德洪的一边。王阳明又说,你们两个讲学,两种方式要相资为用,不能各执一边,各说各的,对待不同的阶段的人,要讲他不同的话。

 

实际上,这正是心学的特点,因为真正的哲学,它是以解放人,滋养人,引领人为目的的,而不是要束缚人,规训人,指定人为目的的,真正的哲学给人力量,让人自我觉醒,是反诸求己的,但是这种哲学就不利于组织,不利于统治,不利于进行说教,也就是说它没有一个教条的东西告诉你这么做,这么想,就会一定怎么样,因此这样的哲学必须要保持思想的活力,这就要求它必然是有教无类的,但与此同时这种哲学的学习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要真正诚实的对待自己,然后去理解它,如果只是学几个术语,搞几个名词,那你搞不好就万劫不复,有些人甚至转过头来生气,大骂心学,认为这种东西忽悠人,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这两种对四句教的理解方式,实际上就从基本轮廓表现了心学的博大精深,它的系统性直接体现在包容性上面,这是王阳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已经进入极高层次的标志。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如果你直接按照王畿的理解,那么今天的人,就算是三岁小孩也可以鹦鹉学舌般说几句诸如性空,道无的概念,王阳明就说了:

 

我的良知学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才跟别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落实用功,负此知耳。

 

所以你不能直接就跳到那个本体上面去,因为直接跳上去,就很虚,你没有根基,一两句话说完,你没有支撑,你现在就可以读几个佛经,然后一个“无”解决问题,寻求解脱,但是很没有力量,虚无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的,唐三藏也要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不然他执着个什么呢?直接放下取经执着,解脱,反正“无”不就了事了。

 

但是没有本体也不行,老是停留在伦理道德儒家三纲五常上,天天找良知,学习如何从善,格物致知,那是就会僵化死板。

 

因此你发现,学习心学,若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只是照葫芦画瓢去把王阳明所有说过的话,拿来照搬教条,一句一句参习,那么你肯定是云里雾里,完全没有一个坐标的,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因此我在这里要提出第三种解释,我的这种解释,要彰显出一种思想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从心的无到心的有,从有到知,从知到行——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揭示出来,这样你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从钱德洪到王畿的这个过程,是怎么走过来的,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从有到无的过程,我不知道这样说,读者是否能够明白,我自己也一样,没有王畿那样顿悟的智力,所以只能一步一步的去理解这些哲学思想,我相信大部分读者也与我一样。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我也倾向于认为,顿悟这种东西浮萍罢了,如果没有根基,顿悟也是白悟,即便真的顿悟,也要反过来老老实实的铺垫根基,你最多比别人强的地方在于你可以高屋建瓴,知道去哪里找材料,找线索去搭建自我的根基,但是这个根基是必须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凌空矗立,飘然其上。

 

我的解释:

 

首先,这四句话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对一个人具体的人说的,因为心学就是关于人心的本质的学问,它的对象首先是单个人,从单个人开始引申的,它宣讲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但是所站的角度是整个世界,所以这四句话是一个运动和超越的过程,自成一体,它自有生命力在里面。

 

心,意,良知,格物,这四类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它代指这个世间万物的每一个类别的特性,放到人身上,就是人的性格,心也好,意也好,良知也好,格物也好,都是性格,格物就是找出物的性格,特性。

 

性格本身是无善无恶的,性格在人身上表出,善恶就出来了,符合性格的是善,不符合性格的是恶,所以性格是知道善恶的,要做符合性格的事,而不要做不符合性格的事。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过度,也就是从钱德洪到王畿的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思想过程,了解了这一点,就把之前对良知的解释,以及知行合一的解释,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联系。

 

然而当你进一步思考发现,性格这个东西只在人的身上体现,而性格又是有所发展的,那么性格实际上就分为四个层次:

 

  • 一种是属于你这个人的个体既定的性格

  • 一种是属于全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叫种族性格

  • 一种是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性格

  • 一种是属于你从其他个体事物上吸收的性格

     

这四类性格,又分别被心、意、良知、格物所指代,这就有差别了,现在我们重新代入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你个人有一个性格,这个上文已经说过,所以你做事情有个基本法,喜欢干什么不喜欢干什么,这个由不得你的,每个人出生都有这样的一些偏好,这种性格你肯定不能说去给它界定一个善恶的,紧接着,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会蹦出很多想法,做这个,或者不做这个,或者做那个,比如见到一个乞丐,给钱还是不给呢,这些想法的全部综合就是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就是意之动,这就有善恶了,因为对你有利的不一定对别人有利,给乞丐钱,你就要受损,不给,他可能饿死,但是不管你给不给,总有人会给或者不给,那么给或者不给在人类整体的行动当中对人类整体到底是有利的还是没有利的,这就是有善有恶。那么如何知道给或不给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呢?这肯定是没法知道的,你说你知道都是虚妄之言,你怎么知道你做出一个行为在整体人类的角度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一战时期有一个英国士兵叫做亨利,在战场上放过了一个德国士兵,结果这个士兵叫做希特勒。所以你无法提前知道什么是对整体人类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因此这里所谓的善恶它代表的是你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那个你所属的既定性格,这就是知行合一,乃致良知,如果符合,那就致到良知了,就是善了,如果不符合,那就还没有,那就是恶。比如你根本不想给,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你给了,你这就是恶,这种事情很常见,很多人碍于情面或者什么各种原因做出一些违背自己的性格的事情,结果自己痛不欲生不说,还要去秋后算账,一脸无辜,还有的搞出心理问题,这就是恶,对自己的恶也是恶。与此同时,每个人只要发现自己的本心,按照自己的性格去行事,那么整个人类的性格就会完整的呈现出来,那么所谓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不利的有利的,都会综合掉,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自是中和的”这是王阳明讲的话,因此发乎一心非常重要,致良知是重中之重,它会让人回到心的那个本来状态,这个本来状态就不是单个人的本来状态,而是整个心的本来状态,心学的形而上学就从这里突破出来,体现出来。

 

不过,注意,这样还不够,还要上一个保险栓,这就是开头我说的王阳明早就想到了,因为万一你的性格里面,有不利于人类整体的恶呢?这就是“背叛之学”的由来,有的人天性是恶的,他不知道,读了心学,开始安然作恶。比如上面所讲的,假设你明明有这个能力救助这个乞丐,但是你就是不想给,因此不给,更有甚者以此为乐。那怎么办呢?就要格物,要从别人,社会,自然规律当中去吸收善的,也就是对整体人类包括自己有利的性格,这就叫做为善去恶,这类性格,我们通常叫做品格,比如古时候特别喜欢从竹子身上去吸收它的这种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就是竹子的品格,你看一个恶人,也可以具有这种品格,一点问题都没有,比如最近上映的复联3,灭霸就有这个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最后一人独坐看夕阳,一个品格不落下。当然这种所谓竹子上的品格,他也是一种拟人的思考,总而言之,人可以从其他人其他物身上,吸收一些性格,也就是品格,从而导致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走向整体向善的道路。

 

好,到了这一步,你再思考你会发现,当你的思考已经达到可以给同一个东西——性格,进行特殊性(个体性格-心)、普遍性(人类性格-意)、现实性(知行合一乃致良知)、经验性(后天习得-格物品格)。这个过程就是找出差别,体会矛盾,并逐渐统一的过程,既然心、意、良知、格物,都可以用一个东西去表示,并且在以性格为统一,在有差别和无差别的各种不同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解释,那么它自然也可以再用更高的一个东西去表示,因为世间万物皆有特性,这个特性看似如此的不同,但是它的本质肯定是一样的。

 

这自然就会让人想到这里面似乎有一个潜在的,本质的东西在贯穿整个过程,也就是那个本体的东西,而这个所谓的本体的东西,就藏在这个知行合一乃至良知的这个过程当中,它驱动的着这整个过程也就是最终无限的符合“心”的过程,那么自然,你就会得出,心即理,也会得出王畿所悟得的那个境界,一切都是无善无恶,没有差别,这样就把“理”从世界的外面,拉到了人心的里面,这就逐渐把多转化为一,把所谓的“天理”转化到了人的心中,心无外物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临终之前讲: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因为他的一生,他已经用行动发现自己的心就是光明的,平宁王,战江西,福建,山东叛乱,灭广西西州、思恩叛乱,剿广西八寨叛乱,封爵之时,因嘉靖的”大礼仪“之争,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权臣大搞政治清算,王阳明亲写辞赏奏疏,为当初出身入死的下属呼喊正义,为自己的直属上司王琼立言表功,以王阳明的学问,难道会看不懂当时的局势吗?当是时,内阁首辅杨廷和借新老政权交替不稳之时所进行的政治清算已经完成,王阳明的老上司吏部尚书(主管人事任命)王琼已经下狱几乎身死,而那些在平定宁王中的跟随王阳明的功臣则恰恰都是杨廷和打压的对象,也因此王阳明所受封的伯爵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并遭贬黜,这导致尔后嘉靖曾几次封禁心学,然而心学生命力太强,越封禁反而发展的越迅猛。

 

但是,王阳明的心是光明的,不代表每个人的心都是光明的,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按照心学的步骤去修行自身,因此这些儒家的解释,把心学当做对人的教化,王阳明肯定是不会去阻拦的,但是心学自有深意,这是肯定的,如果只是把心学当做一种全新的教化方式,那这几乎无疑就是把心学降低好几个档次,王阳明也就没有必要强行去搞出一个学说来了,也不可能从不同的阶层和范围吸引这样多的学徒。

 

与此同时它又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意思,所谓我心光明,也是在讲我的心已经回复到了它本来的状态,光明,通体透明,无善无恶,我心本来如此,这就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超越。

 

最后,如果读者仔细了阅读了我上述的阐述,就能明白心学的复杂程度以及其学习难度,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心学在王阳明死后,会四分五裂了,因为心学横广纵深,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高度凝练,四句话包含了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集中了三个不同的范畴,于是就有不同阶段的不同启示,它可以让你停留在任何位置,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你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年纪安定下来,然后不思进取,舒舒服服浑浑噩噩的读过一辈子。

 

一般像这样有生命力的文字,通常都要经过长时间的不同的人的集体创作,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打磨,才有可能写的出来,但王阳明一个人就可以总结出来,这已经说明了全部的问题。

 

因此,倘若你深感人生宝贵,那么你就绝不该停留驻足某处,而是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直到最终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良知,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像王阳明一样说:

 

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