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明教的潜流:张无忌始终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

≯℡__Kan透↙ 提交于 2020-03-09 22:49:26
一 熟悉《倚天屠龙》结尾的就知道,张无忌退位之后,明教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 整个光明顶的高层集团很快失势倒台,朱元璋等地方上的大区域老总上了位,掌控了明教。金庸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杨逍“年老德薄”,万万不能再和朱元璋相争。 不少读者问我,杨逍怎么就“年老德薄”了?堂堂光明左使,武功资历均高,又有偶像气质,怎么会不能和朱元璋等一帮人相争呢? 这话说来就长了,涉及到明教长期隐伏着的一个重大危机,或者说是一股暗中的潜流。 教主张无忌始终没能很好地处理这个危机。或许他注意到了,但没来得及处置,给明教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二 话说当初,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时。 少林峨眉等来势汹汹,倚天长剑飞寒芒,明教却几乎只有五行旗与之血战。 你仅从六大派之间的战报、谈话上就可知端倪,能看出五行旗抵抗之烈、奋战之勇: “殷梨亭道:‘曾和魔教的木、火两旗交战三次……” “江西鄱阳帮全军覆没,是给魔教巨水旗歼灭的。” “敌方是锐金、洪水、烈火三旗……我方三派会斗敌方三旗。” 当时明教四分五裂,已如一盘散沙,只有五行旗保存了完整的建制,尚有较强战斗力。说是五行旗一个部门抵挡六大门派也不为过。 这一役,五行旗也是牺牲最惨重的,尤其锐金旗,几遭全歼,伤重残疾者无算。掌旗使庄铮壮烈战死,被倚天剑断首。副掌旗使吴劲草遭断臂。 如非张无忌挺身救人,锐金一旗的番号都可以撤销了。 这些弟兄们忠诚,甘愿护教牺牲

十分钟漫谈东周至元朝大事记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3-01 19:23:47
大家好,我是不一样的程序员,最近在读史书,总结了从东周到元朝的历史演变,带领大家穿越历史的画廊,做一个时空旅人,let's go 东周—>元朝大事记 1.东周列国一个班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2.七雄争霸 韩赵魏楚燕齐秦(喊赵薇去演齐秦) 3.大秦帝国修长城,统一货币度量衡 4.楚汉之争(刘邦项羽) 张良,萧何,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5.大汉王朝(刘邦) #西汉: 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汉景帝猥琐发育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战匈奴 #新朝:王莽改革过于超前 #东汉:刘秀 汉和帝转折点:党锢之争 黄巾起义 班超战西域 豆豆组合:窦顾窦宪灭匈奴 #东汉末年分三国 袁绍何进杀宦官 董卓貂蝉吕布三角恋,王允坐享其成 王允又被董卓手下李郭二人复仇 6.三国(曹操,孙权,刘备) 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 夷陵之战:孙权打败刘备,刘备退守白帝城,郁郁而终 曹刘孙整的轰轰烈烈,最后为司马家族做了嫁衣 7.两晋南北朝 西晋司马家族内斗:八王之乱 西晋分裂为南北两条线,南线为司马家的东晋,北线分裂为五胡入华,前秦,北魏等 东晋亡南朝立,北魏统一北方立北朝 8.隋朝(杨家二人转)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开皇之治) 隋炀帝:杨广(立科举制,修运河) 隋唐英雄传:窦建德、李密,王世充、李渊、宇文化及(杀了杨广) 隋煬亡,李渊立唐 9.唐朝 唐高祖:李渊(隋炀帝大表哥)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三省六部

【转帖】河西走廊:另眼看中国两千年历史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2-14 08:03:39
河西走廊:另眼看中国两千年历史 http://www.sohu.com/a/362184560_758744?spm=smpc.author.fd-d.20.158159896406097GDSmi 当整整失联达13年之久的张骞重新出现在长安城时,汉武帝明白,属于大汉帝国的光辉时刻,即将徐徐展开了。 此前,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25岁的张骞带着汉帝国“断匈右臂”的使命,试图前往西域联合月氏部落抗击匈奴,在经历被匈奴长达十多年的软禁后,逃脱控制的张骞又继续西行,最终继续游历西部,在历经13年的旅程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历经千辛万险的张骞终于归来,并为大汉帝国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第一手资料,史称“凿空”西域。 也就是在这时候,一个后来被称为“河西走廊”的地理区域,开始进入了汉民族的恢弘视野之中。当时,从汉帝国首都所处的关中盆地西行越过陇山(六盘山),如果要进入西域,就必须要经过一个夹在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狭长走廊,由于这个走廊地处黄河以西,因此也被称为河西走廊。 从地理上看,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甘肃和新疆交界的星星峡、古玉门关一线,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是一个东西长约 1000 公里,南北宽几公里至百余公里不等的“大夹缝”。 ▲河西走廊示意图 张骞归来后五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作文4000字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02 20:10:14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作文4000字: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距今已过去432年。在明朝276的历史中,这一年很平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有别于其他的历史叙述方式,相当于把历史剖开一个横截面,像纪录片穿越过去一样,把当时的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以一种群像式的叙事手法缓缓展开,从中折射出16世纪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黑格尔。历史上奇葩的皇帝很多,在明朝尤其多,书中的所描述的万历皇帝,也算是一个。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生,嘉靖皇帝朱载垕第三个儿子,母亲原为裕王府一个丫鬟,出身卑微,自幼得不到父亲的宠爱。非常有意思的是,万历皇帝的老爸,以及他的儿子,即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都是少年因母缘故而缺乏父爱。 朱翊钧排行第三,按理是轮不到他坐天下的,但前面两个哥哥都早亡,因此,在1568年被立为太子。1572年老爸驾崩,留下了孤儿寡母的李氏和尚且九岁的万历皇帝,两人孤苦伶仃,没有依靠,很容易受到大臣们的欺负玩弄。前面有个活生生的案例,就是万历皇帝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明英宗朱祁镇,他八岁就当皇帝了,不过后来被大臣们怂恿去御驾亲征,当了俘虏,闹了个大笑话。 少主即位,无法掌控局面,需要选择得力可靠的人来辅助,这时就看出万历母亲李太后的远见卓识了。这个太后虽出身卑微,但情商智商皆为上乘

朱元璋的小故事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1-30 18:56:00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也正是为此曾有位官员上书写了16000多字当他听到13000多字时,让他进宫当面说但是他又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他就拖出去打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又听了这次听完了后面的部分他发现这8条建议都不错也下令实施。 朱元璋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当了皇帝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造轿子时,按规定应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朱元璋还在宫中命人开了一片荒地来种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此制衣服所遗,用缉为被,犹胜遗弃也。”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fes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