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在“云”上做科研,是种什么体验?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1-03 21:09:41
  如今,做研究的人需要什么?   试管?文献?电脑?如果再来一朵 “云”会怎样?   别误会,并不是让科研人员上天做科研,而是——给他们一朵“中国科技云”。   <strong>大数据时代呼唤科技云</strong>   以“数据密集型”和“大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带来了科研方法论的变革,正成为科学发现的新引擎。   数据与计算平台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并且将融汇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strong>近年来,几乎在任何一项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技计划中,数据与计算平台都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strong>   <strong>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strong>   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对于化学家而言,多尺度计算化学模型的建立使计算机变得像试管一样重要。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和大量的"黑箱"计算程序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可以应用理论和计算的方法研究自然科学问题。   <strong>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strong>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在引力波的这一发现过程中,激光干涉仪前四个月的观测数据量达 500TB,总共消耗了 17 亿 CPU 核小时的计算资源对数据进行处理。   <strong

在“云”上做科研,是种什么体验?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1-03 20:28:11
  如今,做研究的人需要什么?   试管?文献?电脑?如果再来一朵 “云”会怎样?   别误会,并不是让科研人员上天做科研,而是——给他们一朵“中国科技云”。   <strong>大数据时代呼唤科技云</strong>   以“数据密集型”和“大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带来了科研方法论的变革,正成为科学发现的新引擎。   数据与计算平台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并且将融汇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strong>近年来,几乎在任何一项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技计划中,数据与计算平台都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strong>   <strong>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strong>   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对于化学家而言,多尺度计算化学模型的建立使计算机变得像试管一样重要。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和大量的"黑箱"计算程序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可以应用理论和计算的方法研究自然科学问题。   <strong>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strong>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在引力波的这一发现过程中,激光干涉仪前四个月的观测数据量达 500TB,总共消耗了 17 亿 CPU 核小时的计算资源对数据进行处理。   <strong

科学●哲学●艺术●恶搞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1-03 02:34:22
一直以来,我都想找机会谈一下这些概念的关系。正好最近参加了一个团队管理学的培训,课程当中有老师谈到这样一个话题:管理这门学科究竟是属于科学,还是属于艺术。那我们就以此为线索,讨论一下这些概念。 科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科学的结论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并能用数字量化。科学有着极强的逻辑性,当达到一定条件时,就会导致必然的结果。水烧到100度就会沸腾,温度降到0度就会结冰,用中子轰击铀235就会发生核裂变,这些都是科学。 当管理学引入统计学以后,就有了一些科学的特征。以前我曾经看过一个统计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最好只有不超过5名直接下属,如果多于这个数字,管理工作就会出现问题。 哲学与科学有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不同的是,哲学的逻辑无法用实验证实,只能通过推理来证明,而且一般不用数字量化,更多是在说明一种道理,从而影响人对事物得看法,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妻子永远正确;二、如果不正确,请参考第一条”,这些是友情与爱情的哲学观点,是从很多人的现实生活中抽象推理而来,并非来自于实验室。 管理学中也有类似的哲学观点,比如管理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仔细聆听、善意回应;维护自尊、加强自信;给与支持、鼓励承担”等等。这些都是在告诉管理者,要想做得更好,应该这样去做。 再来谈艺术。艺术和科学、哲学相比,其逻辑性大大降低,或者说,艺术都是逻辑混乱的

《演说之禅》之演说是科学也是艺术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20-01-03 02:34:08
全新的演说方式 作者强调了“六种感知”不仅对成功的职场人士来说必不可缺;同时在多媒体演说中,也十分重要 1. 设计——不仅重功能 在幻灯片设计中,真正的设计让人不易察觉。而优秀的设计让我们对每一张幻灯片上的信息一目了然,而吸引我们的并非是配色、排版或概念等。设计始于创作之首,在准备阶段考虑清楚演说的话题、目标、关键词以及听众等问题。 2. 故事——不仅有论点 在演讲中,讲故事的效果是最好的。好的故事可以终生受用;用于教学,用于分享,用于启迪。 3. 整合——不仅有焦点 整合能力:综合演绎能力及把看似无关联的元素整合成新元素并将其清晰的呈现出来的能力。整合能力要求我们更透彻地看待事物,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优秀的演讲者能够阐述未被发现的关联。 整合能力是在演说之前,将我们所有的思维——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直觉——调动起来,从而看清事物,然后归纳出要点,分清主次。 4. 移情——不仅有逻辑 移情:设身处地的去了解他人感受的情感体验。 通过移情,演说者可以即时地判断出听众是否听懂了演说,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5. 幽默——不仅需要严谨 恰当的幽默可以使演说令人回味。 6. 意义——不仅重积累 演说就是一个机会!与他人讲授新事物、从而互相交流,这是最有意义的! 如何立竿见影提高幻灯片质量 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应是你的叙述要点的重复,而应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要使用质量差、低俗的图片

在“云”上做科研,是种什么体验?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1-03 00:04:16
  如今,做研究的人需要什么?   试管?文献?电脑?如果再来一朵 “云”会怎样?   别误会,并不是让科研人员上天做科研,而是——给他们一朵“中国科技云”。   <strong>大数据时代呼唤科技云</strong>   以“数据密集型”和“大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带来了科研方法论的变革,正成为科学发现的新引擎。   数据与计算平台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并且将融汇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strong>近年来,几乎在任何一项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技计划中,数据与计算平台都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strong>   <strong>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strong>   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对于化学家而言,多尺度计算化学模型的建立使计算机变得像试管一样重要。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和大量的"黑箱"计算程序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可以应用理论和计算的方法研究自然科学问题。   <strong>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strong>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在引力波的这一发现过程中,激光干涉仪前四个月的观测数据量达 500TB,总共消耗了 17 亿 CPU 核小时的计算资源对数据进行处理。   <strong

迈向雪花的大统一理论,雪花结晶理论之父提出新思路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1-02 23:29:35
  关于雪花的形状,虽然早在公元前 135 年,我国汉代文学家韩殷就对此提出过疑问,写道:“植被之花,均为五瓣,雪花却有六瓣”,但直到公元 1611 年,才有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其送给赞助者的一份文章中提出,<strong>“雪花的六角形外观绝非偶然,其背后一定有着什么尚不为人所知的原理,或许于自然形成的六角形就是自然界中最小的液体单位呈现形态”</strong>。   然而,就是北国之地如此常见的雪花,对于<strong>“雪花为什么会有那些特有的形状” 和“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雪花的外形”这两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我们至今也没有答案</strong>。   近代对于雪花晶体成型的系统性研究始于 1930 年,日本科学家 Ukichiro Nakaya 开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到 50 年代发现“星型的雪花倾向于在零下 2 到 15 摄氏度形成,柱形雪花则倾向于在零下 5 到 30 摄氏度形成,而星型雪花的形成过程在低湿度环境中不易出现分支,在高湿度环境中则倾向于长出更复杂、更高级的花边结果”。   虽然<strong>Ukichiro Nakaya 的开创性工作对晶体形状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晶体生长问题的注意</strong>,比如有晶体在 “边缘极速向外扩张,在垂直于面的方向上成长缓慢” 的情况下,会倾向于长成更接近于二维的平面结构

我的Google Reader订阅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1-02 16:46:28
分享一下我的Google Reader订阅: 一、期刊类 ——Nature http://www.nature.com/nature/current_issue/rss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rss/current.xml ——Robotics & Automation Magazine, IEEE http://ieeexplore.ieee.org/rss/TOC100.XML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http://rss.sciencedirect.com/publication/science/5666 ——Robotics, IEEE Transactions http://ieeexplore.ieee.org/rss/TOC8860.XM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rss.sciencedirect.com/publication/science/5617 ——Computer Science Review http://rss.sciencedirect.com/publication/science/43614 ——Computer Vision & Image Understanding http://rss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19-12-31 23:59:59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 .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 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

化学-分子间作用力:百科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29 07:16:10
ylbtech-化学-分子间作用力:百科 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瓦尔斯力(van der Waals force)。是存在于中性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一种 弱碱性 的电性吸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有三个来源:① 极性分子 的永久 偶极矩 之间的相互作用。②一个极性分子使另一个分子极化,产生诱导偶极矩并相互吸引。③分子中电子的运动产生瞬时偶极矩,它使临近分子瞬时 极化 ,后者又反过来增强原来分子的瞬时偶极矩;这种相互耦合产生静电吸引作用,这三种力的贡献不同,通常第三种作用的贡献最大。 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 分子 (molecule)与分子之间或 惰性气体 (noble gas) 原子 (atom)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具有 加和性 ,属于 次级键 。 氢键 (hydrogen bond)、弱 范德华力 、 疏水 作用力、芳环堆积作用、 卤键 都属于 次级键 (又称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1. 返回顶部 1、 中文名:分子间作用力 外文名:intermolecular force 别 名:范德华力,范氏力 作用对象:分子之间 高分子化合物内官能团 一般分类: 范德华力 、 氢键 、其他非共价键 来源分类: 色散力 , 取向力 , 诱导力 ,其他 归 属:化学,力,分子间力 目录 1 氢键 2 作用力分类 ▪ 色散力 ▪ 诱导力 ▪ 取向力 ▪

jQuery Tags Input Plugin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2-29 03:08:18
关键字:tag 标签 输入标签化 来自:http://xoxco.com/projects/code/tagsinput/ 这是一个JQuery插件,输入字符,按回车,变标签。 基本原理: 标签框是一个大DIV 叫tags_3_tagsinput ,DIV里有显示标签的span和输入用的input。当你在input里面输入一些字符,按回车 就变成一个span显示标签,插在input前面。 强烈建议你,花上两个小时,下载它的DEMO,用firebug来调试,观察其对HTML DOM的影响。 功能: 除了生成标签外,还能对输入重复标签进行检查,和JQuery autocomplete插件配合实现自动完成功能。 它的可选项如下: $(selector).tagsInput({ 'autocomplete_url': url_to_autocomplete_api,//JQueryUI的自动完成插件,的目标地址 'autocomplete': {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这个去官网看吧 'height':'100px',//大DIV的高度 'width':'300px',//大DIV的宽度 'interactive': true , 'defaultText':'add a tag',//默认输入框的文本提示 'onAddTag':call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