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过程,海尔智家用了20年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1-20 01:37:43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中国企业对“全球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以贴牌代工的方式出口,有的企业以贴牌与创牌相结合的方式出口,这些企业都宣称自己是“全球化”企业,可谓是分分钟就能贴上“全球化”的标签。而海尔智家认为全球化不是一个企业标签,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逐渐成为全球化品牌,在这个方面,海尔智家用了20年时间。 2020年1月初,海尔智家便迎来一件大事,那就是欧睿国际公布的品牌排名榜单,其已是十一连冠。此后,海尔智家又发布了一支2分钟的全球化视频,展示了全球创牌的成果,也对十一连冠做了一次呼应。 其中,在这支2分钟的视频中,所展示的画面与内容都非一朝一夕实现的,而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累积而成的。譬如,10大研发中心是逐年建设完成的、122个全球工厂是20年时间建成的、14余万个销售网络更是布局了近30年……还有一件值得圈点的是,其发动全球1500多网友进行的“随手拍”活动,这个活动不仅是对海尔智家全球化进程的一次综合检验,同时也是对全球用户口碑的一次建设与重塑。 今天,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在海尔智家等中国企业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全球化的趋势。不过,直到现在每个企业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似乎也并不尽相同。 任性的“全球化”,想贴就贴?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自从参与世界经济体系起,全球化便成为中国企业的一大发展方向,“走出去”、“出海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15 09:17:29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比成。”这是我观看《首席执行官》最想感叹的一句话。《首席执行官》这部影片我是第一次观看,以前听说过海尔公司有位神奇人物——张瑞敏,通过这次影片的欣赏,我对这位优秀的CEO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初他看上国外市场那块大蛋糕,放着国内市场大量需求不做,带着自己工厂的工作人员发展。国内的经济发展逐渐升温后,公司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建立国外办事处,甚至在国外建立分厂。通过他的严格管理和对工作的要求,仅仅通过十四年的努力,海尔品牌让世界所熟悉。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张瑞敏独特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过去,中国企业学习国外的管理模式,但互联网来了,不一样了,全球企业管理模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各种管理模式的基础。2005年,海尔提出了“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 令我印象最深的影片情节是砸冰箱。在当时市场的巨大压力下,上级要求凌敏加大产量,但是习惯于小农生产的员工们,对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以为然。质量在海尔的世界是很重要的,海尔的产品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合格品和废品,凌敏抛开经济损失,毅然将这些冰箱全部砸毁。严格的管理模式是海尔的核心,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个举动,就不能给自己公司的员工做好的表率,也会给别人看了笑话。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