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昨梦录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2-01 18:28:18
┌────┐ │昨梦录│ 宋·康与之 └────┘ 滑台南一二里有沙嘴横出半河上立浮图,亦不甚高。大河水泛溢之际,其势横怒欲没孤城,每至塔下辄怒气遽息,若不泛溢时。及过滑台城址,则横怒如故。此殆天与滑台而设也。塔中安佛,发长及二丈,有奇拳为巨螺,其大如容数升物之器。发之色非赤非青非绿,人间无此色也。发根大于人指,自根至杪渐杀焉。使两人对牵之,人自其中来往无碍。塔有赐名,忘之矣。 西北边城防城库皆掘地作大池,纵横丈馀以蓄猛火油,不阅月池上皆赤黄。又别为池而徙焉,不如是则火自屋柱延烧矣。猛火油者,闻出于高丽之东数千里,日初出之时,因盛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璃璃器可贮之。中山府治西有大陂池,郡人呼为海子,余犹记郡师就之以按水战试猛火油。池之别岸为虏人营垒,用油者以油涓滴自火焰中,过则烈焰遽发,顷刻虏营净尽,油之余力入水,藻荇俱尽,鱼鳖遇之皆死。 开封尹李伦,号李铁面,命官有犯法当追究者,巧结形势,竟不肯出。李愤之,以术罗致之至,又不逊,李大怒,真决之。数日后,李方决府事,有展榜以见者,厅吏遽下取以呈。其榜曰:“台院承差人某。”方阅视,二人遽升厅,怀中出一椟云,台院奉圣旨推勘公事,数内一项要开封尹李伦一名前来照鉴云云。李即呼厅司以职事付少尹,遂索马顾二人曰:“有少私事得至家与室人言乎?”对曰:“无害。”李未入中门觉有蹑其后者,回顾则二人也。李不复人,但呼细君告之曰:

我的阅读人生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2-01 00:20:44
一、混沌阶段 小学的时候,看的是教材,连环画。 中学的时候,看的是教材,读者。 高中的时候,看的是教材,然后学校某年开了个阅览室,我知道了,就经常逛阅览室,因为里面摆满了各种订阅期刊或杂志,已经不记得看了些啥了,好像就看故事和图画,也没有遇见啥特别吸引我,或碰撞我灵魂的书。 大学的时候,看的是教材,然后不记得从哪里弄来了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看得我激情澎湃,如获至宝,大脑思维顿时开悟了不少,然后才有了后续和一些计算机系外朋友的接触,不然,我哪知道要接触其他人啊,情商未开悟,观念中布满了从小到大教科书灌输的理念,完全是未经历社会实际洗涤的状态,纯净是自然,死板也是自然的。一个后知后觉,晚熟的人儿。 参加第一份工作后,因为找工作和工作本身需要,看过几本技术书和电子教材。 当时工作中有接触一些英文的技术文档,好像是信息规范之类的文档,硬逼着自己看,也没看进去,心想,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和我有什么联系呢?不明白其所以然,也不能转化为实践应用或价值,自然是看不进去,看了一些,也记不得了。 参加第二份工作后,公司定期会发给每个员工一本书,基本上不是日本人写的,就是美国人写的书。然后每个季度都有120块买书费用可以公司报销。然后我就开始了我的每季度买书行动,基本上,每个季度的买书报销的额度,我是一定会用掉的。 这个时期,自己买的书,因为是自己选的,基本上都会看的。但是看了感觉也不深

平台的阅读特征?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1-31 17:41:34
平台的#阅读#特征是什么? 我平常找到别人的文章,1、全部关注。2、最新内容。3、特别关注。4、好友圈。 剩下的我没有看过。我自己的分组是乱七八糟的。关注的博主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分类了。也就不用分类了。 一个#读者#如果关注了很多人。他点开全部关注。平台呈现原则是时间轴,谁的内容在前面,就先看到谁的内容 点开最新内容,时间轴 特别关注,时间轴 好友圈,时间轴 在漫无目的阅读中,#时间轴#是固定不变的。 在有目的是阅读中,会点开作者的内容。挨个看下去。 这两种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应对的策略是不同的。 写书哥建议,多更新,多更新,多更新 早期,他一天能更新二三十条,粉丝多了,现在一小时也能更新一两条,更多的是和粉丝互动。 最后就总结了一句话,早期,不要太关注质量,要不停的更新。因为早期没有什么读者,大家都是随意阅读 等有人气了,熟悉平台了,重点才变成修炼内功 平台#运营# 来源: CSDN 作者: 敦敏1996 链接: https://blog.csdn.net/Sun_shengbao/article/details/104122175

信管与操作系统第一遍看书总结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1-31 11:23:50
一周的时间,我们小组把两本书的第一遍看完了,也讲了自己的导图思路。在这次小组一起看书的时候,自己学到了很多经验,之前画思维导图的时候觉得就是把书的标题串到一起,根本依旧不懂得书里面讲的什么具体的内容,也找不出一本书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所以,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要对书里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不要只看标题去画。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只要对书的一些大体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在第二遍看书的时候,才能对书里面的内容有深刻具体的懂得。 下面是我画的两本书的思维导图,依旧有一些需要改正的地方,但是自己对这些画出来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是我第一遍看自考书最有收获的一次。 来源: CSDN 作者: 周晓倩-lucky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690047/article/details/104117630

《围城》十年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1-29 09:02:11
《围城》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没有之一,自中学时读第一遍始到如今十余年的时间内,已反复咀嚼数遍。还看了由陈道明主演的十集电视剧,最近又从微信读书上听书听了两遍,书中鸿渐、辛楣等人所历人生可谓清清楚楚,剧情走向了如指掌,甚至于台词字句也颇为熟悉,他们每个人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都如此清晰,倒不是受到电视剧人物的塑造所影响,而是通过三言两语的外貌描述和详尽的人物言谈举止来生成这样的一个形象, 方鸿渐的善良胆怯、自傲自卑;赵辛楣的精于世故、成熟稳重;苏文纨的虚伪做作、大家闺秀;唐晓芙的天真烂漫、聪明漂亮;孙柔嘉的温良恭惠、工于心计;方遯翁的迂腐老派、顽皮可爱 。其余诸公,三闾大学的诸位跳梁小丑、上海文化圈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抑或归国轮渡上的甲乙丙丁倒不值得我着墨许多。跃然纸上的这众生百相和人物经历自1947年始已由诸公多方评定,我无意与大家争论这本书的本来寓意在哪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天想以一个读后感的方式聊聊自己的一些看法。 何以钟爱 何以如此迷恋此书呢,这个问题就连自己也很费解,说来也看了不少的书,古今中外、乡野趣谈、民风逸事,及至庙堂之高、为人处世,恢弘如三体宇宙,朴素若黄土高坡。时至今日才略有所悟: 根植时代、高于时代 用钱老的一句话: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这便是第一个理由,在这本书上淡淡的没有作者的痕迹,甚至于时代的痕迹也很泛泛

如何学会读论文?三轮阅读法,滑铁卢大学S. Keshav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1-29 02:09:44
【导读】读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等必不可少环节,但是如何高效读论文却有一番讲究。滑铁卢大学S. Keshav 撰写了《How to Read a Paper》有十多年之久, 奉为经典,讲解了三轮阅读法,很实受用,可为给研究初学者的论文阅读简明教程 。国内计军平博士做了简明翻译,专知小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呈送给大家,请参阅! 摘要 学者们需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论文。然而,很少有人传授这项技能,导致初 学者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论文阅读方法——“三 轮阅读法” 。同时,本文也描述了如何采用该方法进行文献综述。 1 概述 学者们出于各种原因阅读论文,比如为了准备一场学术会议或者一堂课,为了紧跟自己所在领域的研究进展,或者为了了解新领域而进行的文献综述。一般而言,一名学者每年会花数百小时来阅读论文。 高效阅读论文是一项极其重要但却很少被人传授的技能。因此,初学者不得不在自己的摸索中学习这项技能。结果是他们在此过程中浪费了很多精力,并且常常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之中。 多年以来 ,我一直用一种简单的“三轮”方法来防止自己沉浸在一篇论文的细节中 ,然后才能掌控全局。本文对这种“三轮阅读法”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该方法在文献综述中的应用。此外,我可以根据我的需要和我有多少时间来调整论文评估的深度。 2 三轮阅读法 该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分三轮阅读一篇论文,而非仔细地从头看到尾

刘未鹏《暗时间》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1-28 23:06:28
反思是让自己成长最重要的品质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谁都有兴趣,但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生活中的选择太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不同的人生。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但要专注。 反思是让自己成长最重要的品质。 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 你拥有的知识不取决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它们是否在恰当的时候蹦出来。 要尽可能多的编码各种线索来进行记忆。 经常回顾学过的知识。 和别人讨论,整理笔记,书写等来创造回忆的机会。 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抽象和推广。 联系和比较自身的经历。 针对他讲解的如何记忆,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我现在如果想对某个东西进行记忆,我就会把这个东西相关的事物尽可能多的编码,最终通过多种编码实现在我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快的回忆起来。另一点就是温故,从小到大一直在被别人教育需要温故知新,但是一直都没有坚持下来,我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我没有坚持下来? 可以模仿的?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这一观点和我之前的观点完全不同,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做读书笔记,然后在博客进行书写读书笔记和思考。 讲问题放到潜意识层面。 多看心理学和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本质,第一原则,知识结构) 学习和思考中常温自己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不要偏离问题。 2)到现在,我有什么收获?整理和总结。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比人听

课后作业-阅读任务-阅读提问-1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1-28 23:01:20
关于第六章 敏捷流程 剖析Sccrum这个方法论, 在第三步冲刺阶段 外部人士不能直接打扰团队成员。一切交流只能通过scrum大师来完成。 这一措施较好的平衡了交流和集中注意力的矛盾,有任何需求改动都留待冲刺结束后再讨论。 第一次读到这里对scrum大师这个职位不是很理解,靠一个人来交流决策会不会影响开发的软件走偏 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冲刺结束后在修改讨论是不是会耽误时间。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mcc/p/750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