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网关的特点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01-21 05:18:34
佰马BMG800系列边缘计算网关,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高端处理器,配备丰富的数据采集、控制与传输接口,集成 2G/3G/4G/NB-IoT/GPS/WiFi/有线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强大的本地存储和外扩存储功能,为客户整合提供数据采集、本地存储、多种协议转换、智能网关、安全网关、全网通/4G 无线通信、数据处理转发、VPN 虚拟专网、WIFI 覆盖、本地与远程控制等功能。 产品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集成 Python 开发环境和 C 语言开发环境,支持 MQTT,设计完全满足工业行业需求,广泛应用于工业 4.0、工业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远程维护、安全管理等领域。 1、ARM 架构处理器,强大边缘计算能力 2、丰富接口,方便现场设备广泛接入 3、支持 MQTT,兼容协议广、开放包容,平滑接入各种云平台 4、大容量本地存储,数据可保存 10 年 5、兼容多种通信方式,专利技术保障无线通信“永久在线” 6、数据 5 中心同步传输,管理协同更高效 7、支持数据补传 8、支持本地或远程配置升级,网关管理简便 9、专为无人值守环境设计,适用恶劣工况环境 10、7 英寸高清触摸屏(选配) 来源: CSDN 作者: Wynnpat 链接: https://blog.csdn.net/ianntwihb/article/details/103808059

边缘计算网关有什么特点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20-01-18 02:32:57
佰马BMG800 系列边缘计算网关,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高端处理器,配备丰富的数据采集、控制与传输接口,集成 2G/3G/4G/NB-IoT/GPS/WiFi/有线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强大的本地存储和外扩存储功能,为客户整合提供数据采集、本地存储、多种协议转换、智能网关、安全网关、全网通/4G 无线通信、数据处理转发、VPN 虚拟专网、WIFI 覆盖、本地与远程控制等功能。 产品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集成 Python 开发环境和 C 语言开发环境,支持 MQTT,设计完全满足工业行业需求,广泛应用于工业 4.0、工业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远程维护、安全管理等领域。 1、ARM 架构处理器,强大边缘计算能力 2、丰富接口,方便现场设备广泛接入 3、支持 MQTT,兼容协议广、开放包容,平滑接入各种云平台 4、大容量本地存储,数据可保存 10 年 5、兼容多种通信方式,专利技术保障无线通信“永久在线” 6、数据 5 中心同步传输,管理协同更高效 7、支持数据补传 8、支持本地或远程配置升级,网关管理简便 9、专为无人值守环境设计,适用恶劣工况环境 10、7 英寸高清触摸屏(选配) 来源: CSDN 作者: AI研究中心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541226/article/details/103808121

边缘计算网关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1-12 05:35:06
BMG800 系列边缘计算网关,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高端处理器,配备丰富的数据采集、控制与传输接口,集成 2G/3G/4G/NB-IoT/GPS/WiFi/有线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强大的本地存储和外扩存储功能,为客户整合提供数据采集、本地存储、多种协议转换、智能网关、安全网关、全网通/4G 无线通信、数据处理转发、VPN 虚拟专网、WIFI 覆盖、本地与远程控制等功能。 产品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集成 Python 开发环境和 C 语言开发环境,支持 MQTT,设计完全满足工业行业需求,广泛应用于工业 4.0、工业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远程维护、安全管理等领域。 1、ARM 架构处理器,强大边缘计算能力 2、丰富接口,方便现场设备广泛接入 3、支持 MQTT,兼容协议广、开放包容,平滑接入各种云平台 4、大容量本地存储,数据可保存 10 年 5、兼容多种通信方式,专利技术保障无线通信“永久在线” 6、数据 5 中心同步传输,管理协同更高效 7、支持数据补传 8、支持本地或远程配置升级,网关管理简便 9、专为无人值守环境设计,适用恶劣工况环境 10、7 英寸高清触摸屏(选配) 来源: CSDN 作者: qq_36153192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6153192/article/details/103850634

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20-01-11 04:43:42
预计到2025年,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90亿美元。 在这十年里,已经发生了一场从本地计算到云计算的转变,允许系统集中和可访问,并提高了安全性和协作性。今天,在新的十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见证了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的转变。 什么是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是指在互联网的“外部边缘”进行的计算,而不是在中心位置进行计算的云计算。边缘计算通常在数据源附近执行,例如在连接的相机附近。 自动驾驶汽车是边缘计算的完美例子。为了使汽车在任何道路上安全行驶,它必须实时观察道路,如果有人走在汽车前面,它必须停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边缘计算在边缘处处理视觉信息并作出决策。 这个例子强调了边缘计算的一个关键动机——速度。集中式云系统提供了方便的访问和协作,但服务器的集中意味着它们远离数据源。数据传输引入了由网络延迟引起的延迟。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最短的时间从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到做出决定再采取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预计到2025年,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90亿美元。--Grand View Research 所有这些实时应用都需要边缘计算。根据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研究显示,到2024年,边缘计算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4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290亿美元。像Andreessen Horowitz这样的顶级风投公司正在大举押注。边缘计算已经被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应用中

该怎样应对IoT和边缘计算安全挑战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1-09 00:03:00
导读 虽然智能家居的响应延迟似乎不是大问题,但如果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刹车,而数据出现延迟或者被***拦截或操纵,这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这里将需要边缘计算安全。 边缘计算可在靠近远程设备的位置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资源,远程设备会生成数据,需要本地分析、存储或几乎即时的传输。边缘计算可带来很多好处,例如,缓存流化内容到离客户更近的地方,可以加快交付速度并改善整体用户体验。 虽然智能家居的响应延迟似乎不是大问题,但如果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刹车,而数据出现延迟或者被***拦截或操纵,这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这里将需要边缘计算安全。 该怎样应对IoT和边缘计算安全挑战该怎样应对IoT和边缘计算安全挑战 边缘计算与数据中心 在这些假设情况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阻止可预防的事故。其中一种方法是将数据的初始处理和分析移至网络边缘,这可以减少延迟和带宽,同时提高性能和效率,并且,与将数据发送到远程集中式数据中心相比,这是更好的做法。因为缩短数据传输距离,可降低***在传输过程中拦截数据的可能性。随着更多数据保留在网络边缘,也使中央服务器成网络***不太具吸引力的目标。 数据中心被认为是相当安全的,部分原因在于对数据中心的物理访问受到限制。这与物联网传感器和监控器等设备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设备非常遥远或者难以监控。跨广泛端点部署生成数据的IoT设备,会带来网络可见性和控制问题。另外,远程端点还可能被**

边缘计算网关的特点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1-06 20:40:22
佰马BMG800 系列边缘计算网关,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高端处理器,配备丰富的数据采集、控制与传输接口,集成 2G/3G/4G/NB-IoT/GPS/WiFi/有线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强大的本地存储和外扩存储功能,为客户整合提供数据采集、本地存储、多种协议转换、智能网关、安全网关、全网通/4G 无线通信、数据处理转发、VPN 虚拟专网、WIFI 覆盖、本地与远程控制等功能。 产品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集成 Python 开发环境和 C 语言开发环境,支持 MQTT,设计完全满足工业行业需求,广泛应用于工业 4.0、工业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远程维护、安全管理等领域。 1、ARM 架构处理器,强大边缘计算能力 2、丰富接口,方便现场设备广泛接入 3、支持 MQTT,兼容协议广、开放包容,平滑接入各种云平台 4、大容量本地存储,数据可保存 10 年 5、兼容多种通信方式,专利技术保障无线通信“永久在线” 6、数据 5 中心同步传输,管理协同更高效 7、支持数据补传 8、支持本地或远程配置升级,网关管理简便 9、专为无人值守环境设计,适用恶劣工况环境 10、7 英寸高清触摸屏(选配) 来源: CSDN 作者: 佰马科技-罗毅 链接: https://blog.csdn.net/IOT_baimatech/article/details/103842323

阿里云物联网边缘计算加载MQTT驱动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20-01-02 09:24:24
写在前面 本文在LinkEdge快速入门样例驱动的基础上,加载了MQTT订阅的客户端,使得边缘端容器可以通过MQTT获得外部数据。 1. 系统需求 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又名Link IoT Edge[1]。在 物联网边缘计算 帮助文档中的 “快速入门”描述了这样一种应用场景,“ 光照传感器 检测室内光照强度是否大于500 Lux,若光照强度大于500 Lux,则光照传感器认为室内不需要开灯,从而去关闭灯( 客厅灯 开关等于1),否则打开灯(客厅灯开关等于0)。” 本文在该样例的基础上,在光照传感器的驱动程序上加载了MQTT订阅的客户端,使得光照传感器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获得光照强度值。 2. 系统架构 图 1 给出了样例的边缘实例架构,样例中LightSensor值是模拟值,通过定时器每2000毫秒执行表格 1中代码。 图 1 边缘实例架构 表格 1 模拟值生成代码 if (self.lightSensor.illuminance >= 600) { delta = -100; } else if (self.lightSensor.illuminance <= 100) { delta = 100; } self.lightSensor.illuminance += delta; 图 2给出了在在光照传感器的驱动程序上加载了MQTT订阅的客户端的架构。 图 2

5G与云网融合加速进程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01-01 23:59:14
云计算是什么?在不同企业眼里有完全不同的定义。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云计算定义中就明确了三种服务模式: 软件即服务(SaaS):用户可以直接「租用」应用程序,不必考虑应用程序背后的逻辑和硬件结构,比较典型的是 office 365(跨平台办公软件)。 平台即服务(PaaS):用户可以使用和掌握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但是不能修改它所在平台和操作系统,比较典型的例子是 Google App Engine(谷歌应用软件引擎)。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和修改一些硬件基础资源,比如处理能力、储存空间或者防火墙等,比较经典的例子是 Amazon AWS(亚马逊云计算平台)服务。 这三种服务模式也代表着云计算的纵向发展潮流,从 IaaS 到 PaaS 再到 SaaS,用户所需要关心的技术细节越来越少,服务对用户也越来越友好。现在,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想要制作一个网站的难度越来越低,不得不说云 计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从业者认为真正的云计算要具备三个基础条件: 完全虚拟化的基本资源,比如计算、内存、硬盘、网络等计算结构中的基本单元,可以放开让真正有需求的用户随意定制。 真正实时响应的弹性扩容,可以让用户所想即所得,不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舍弃,从而省下维护费用。 服务质量在各方面都可控,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调整自己所需的服务指标,比如网速、计算速度、时间时延等。

5G让AI更智能,而边缘计算让AI更具有潜力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30 16:47:0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我们所处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站在几个重大技术变革的悬崖上。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些重要变化的各个创新并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相互交织以相互交流和增强能力。当我们站在边缘时,没有任何两项创新能够比AI和5G更加活跃和赋予技术行业力量。 在AI使整个技术变得更加智能的同时,5G确保连接速度足够快,以允许平台进行实时接口。那么AI和5G到底如何紧密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并使整个科技行业变得更强大? 蒙特利尔三星AI中心负责人Gregory Dudek博士推断了这两项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为消费者改变事物。 5G以及AI 正如Dudek解释的那样,蒙特利尔AI中心的主要重点是“面向5G的AI”。他说:“利用AI的力量来发挥5G的全部潜力是我们在蒙特利尔进行研究的重点。”他说:“该地区很自然地适合我们的研究中心,因为蒙特利尔是其中之一。全球AI研究的温床,以及拥有数十年历史的电信研究社区。” Dudek认为5G(以及5G+)的电信系统非常灵活,可以超越4G等较早的系统,但是要充分利用它们,需要进行广泛的配置。 Dudek说:“为了充分发挥5G网络的潜力,使其适用于广泛的用户,设备和需求,需要广泛的自动化可重新配置性,这就是AI出现的地方。” 人工智能将对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以及我们的整个技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物联网遇上边缘计算 | 我的物联网成长记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2-24 14:08:19
【摘要】 针对设备直联云端方案的痛点,将边缘计算概念引入物联网解决方案的IoT边缘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将会为您介绍IoT边缘的能力与价值。 边缘,指实体或逻辑概念中离中心较远,靠近边界的部分。在数据处理领域,边缘计算的概念源于云计算,是指在靠近数据源的一侧搭建集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计算节点,就近提供处理数据的能力,而不是将全部数据都交由云端处理。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云计算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数据集中到云端进行处理么,为什么现在又要分工到边缘了?为了解决这个疑问,让我们以物联网场景为例,假设以下场景: 有家企业想要把自己旗下的一个产业园区建设成智慧园区,将园区中的各种设备(包含视频监控设备、门禁设备、消防设备和水电设备等等)全都接入物联网平台统一管理。但当负责人开始研究各类设备分别如何接入时,发现设备种类实在太多了,而且这些设备全都按照自己独有的行业协议上报数据;相对的,物联网平台支持的通信协议有限,所以,他要把这些五花八门的行业协议统一转换为物联网平台支持的协议,工作量很大。 同样是上面的那个企业,负责人在研究门禁系统如何接入了发现另一个问题:门禁系统中的员工数据属于企业隐私数据,将这部分数据传输至云端不符合公司安全策略。但如果只有门禁系统不接入云端,维护成本高,也不利于系统之间的联动。 在管理园区的这家企业苦恼的同时,园区内有家车企也遇到了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