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s的创新传播理论告诉我们:创新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不确定性不断被消灭的过程。
Innovation, 被Rogers分成了五个关键阶段:
1. Knowledge
这里面其实对应的是 Awareness: what (有个能...的新玩意儿出现了),how(怎么使用它),why(它为什么能起到这个作用)
2. persuation
它一般在第一步骤之后,夹杂在第三步中。
3. The Decision Stage
可以分为同意或者拒绝,拒绝又分为主动拒绝或者被动拒绝。一般主动拒绝者一开始是同意的,因此进行了深入尝试,然后发现不能接受,于是拒绝。被动拒绝者,从一开始就是拒绝的。
4.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reinvention,重新发明在实施阶段经常发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重新定义创新,和发明者也许大相径庭。(本来只是作为辅助工具的qq秀最后成为盈利重要来源,本来想做A,最后却是用户选择了B,例子很常见。)Rogers指出,越多重新发明,越快这项创新能够被接受(证明它和用户相互适应,并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indication:今早让用户参与,让用户用使用习惯和反馈来设计产品,对于产品推出后的生存非常重要。
5. The confirmation stage
用户寻求对自己决定的支持,因此来确认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这个时候,如果用户对于实施结果有了和之前的想象相反的感受,非常容易推翻之前的决定,转而拒绝此项创新。
这里可能发生两种中断(discontinuance):
替代性中断(replacement discontinuance):找到替代品
幻想破灭型中断(disenchantment discontinuance):没找到替代品,对新品不满意因此放弃。
影响创新传播的创新因子:
相对优势 (relative advantage),+
兼容性(compatibility),+ 和已有的越兼容,越容易被接受。(所以,我们可以一键导入简历,一键生成简历,来提高我们的兼容性么?)
复杂性(complexity),- 越复杂,越难被接受。
可试用性(trialability),+ 被试用得越多,越有可能被接受。所以,不断让用户来试用,来反馈,同时也是提升他们对于产品的适应度。你喜欢的歌,总是你熟悉的歌,这个道理是相同的。
直观度,可观察xing(observability),+ 带来的结果是直观的,用户可以看得到的。
5项因子在确认阶段都变得更加严苛,用户完成了确认,才会继续试用新品。
5项因素都会影响创新被接受的程度。
Rogers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接受者分布图:
创新接受分布图
上图不包括最终没有接受创新的人。
Innovators:创新者一般属于创新极客,非常喜欢体验创新,本身相对在这个领域更专业,可以接受产品的不完善,以及这个产品可能会失败。他们相当于新品入市的守门人。(对比引爆点,这个有点类似专家的身份)我们的产品如果在PH, demo8, next,mind.io上发布,就是向这样一群用户在发布。用来收集早期意见是极好的。
Early adopters社会系统里面的意见领袖,其他社会成员习惯于听从他们的建议。(是不是想起了引爆点?这个相当于联络员+销售者)当过了专家那一关之后,找到这群人非常关键。过了前面的1,2两关,产品才开始有可能被大众接受。
Early Majority这部分人最关键的是本身的社交网络比较发达,虽然影响力不及Early adopters, 对于新品的传播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由于本身比较深思熟虑才做决定,因此他们接受新品的速度不会是最快的。
4.Late Majority
5.Laggards多疑的传统拥护者,最后一批使用新品的人。他们一般成分单一,在团队中不具备领导力和影响力。他们习惯确保这件创新不会出错,因此要看到其他人都这样做了,他才愿意这样做。
对此,拿程序员客栈来和传统招聘网站相比较:
相对优势:
让用户从不断填简历,投简历,等工作,一遍一遍重复向不懂的人解释自己的简历中解放出来,做到被CEO追求,收入主动找上门。让创业者,小企业家,项目负责人能够挑选打造自己的团队,只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付出金钱和时间精力。
兼容性:
提供了几大专业社区一键导入功能,让用户在专业社区的成就能够持续自动发挥作用。目前对于简历,以及简历导出没有兼容性,这个是否需要?需要进一步探讨。
复杂性:
目前因为产品本身简单,尚未收到关于复杂的反馈。
可试用性:
网站和APP本身是开放给用户试用的,但是试用的用户还不够多,核心的履历功能还需要更多地试用。
直观度:
用户在客栈上展示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围绕立体展示程序员价值,扩大影响力,人脉,让CEO和收入主动找上门,我们还需要更快尝试,更多曝光在目标用户面前,让他们给我们提出最直接的使用感受和意见。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2742875/blog/66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