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介绍(一)
1. python是什么编程语言
编译型与解释型
编译器吧源程序的每一条语句都编译成机器语言,并保存成二进制文件,这样运行时计算机可以直接以极其语言来运行此程序,速度很快
解释器是只在执行程序时,才一条一条的解释成机器语言给计算机语言来执行,所以运行速度是不如编译后的程序运行的快
编译型
优点
编译器一般会有预编译的过程对代码进行优化,因为编译只做一次,运行时不需要编译,所以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可以脱离语言环境进行独立运行
缺点
编译之后,如果需要修改就需要整个模块重新编译。编译的时候根据对应的运行环境生成机器码,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移植就会有问题,需要根据运行的操作系统环境编译不同的可执行文件。
解释型
优点
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运行,前提是安装了解释器(虚拟机)。灵活,修改代码的时候直接修改就可以,快速部署,不用停机维护。
缺点
每次运行的时候解释一遍,性能上不如编译型语言。
1.2 动态语言和静态语言
动态语言
动态类型语言是指在运行期间才去做数据类型检查的语言,也就是说,在用动态类型的语言编译时,永远也不用给任何变量指定数据类型,该语言会在你第一次赋值给变量时,在内部将数据类型记录下来。Python和ruby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态类型语言,其它的各种脚本语言入VBScript也多少属于动态类型语言。
静态语言
静态类型语言与动态正好相反,他的数据类型是在编译期间检查的,也就是说在写程序是要声明所以的变量的数据类型,C/C++是静态语言的典型代表,其它的静态语言有C#、Java等。
1.3 强类型定义语言和弱类型定义语言
强类型定义语言
强类型数据类型定义的语言,一旦一个变量被指定了某个数据类型,如果不经过强制转换,那么它永远就是这个数据类型。
弱类型定义语言
数据类型可以被忽略的语言,它与强类型语言相反,一个变量可以赋值不同的数据类型的值。
强类型语言 速度 < 弱类型语言 速度
但强类型语言 严谨
Python是动态解释型的强类型定义语言
1.4 Python的优缺点
优点
1. 优雅美观
2. 开发效率高 3. 高级语言 如用Python编写程序时无需考虑内存一类的底层细节 4. 可移植性 5. 可扩展性 可以吧C/C++代码在Python程序中运行 6. 可嵌入性 如 可以吧Python嵌入到C/C++程序中使用
缺点
1. 速度慢
2. 代码不能加密 3. 线程不能利用多CPU
1.5 注释
单行注释: # 被注释内容
多行注释: ''' 被注释内容 ''' 或 """ 被注释内容 """
1.6 变量
#### 声明变量
lux = '鲁迅本人'
上述声明了一个变量,变量名:lux ,变量值:鲁迅本人
变量定义的规则
. 变量名只能是 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任意组合
. 变量名的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 关键字不能声明为变量名
['and', 'as', 'assert','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yield']
1.7 基础数据类型(int)
int(整型)
在32位机器上,整数的位数为32位,取值范围为-231~231-1,即-2147483648~2147483647
在64位系统上,整数的位数为64位,取值范围为-263~263-1,即-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在Python3中int 可以存储任意大小的整数,long 被取消。
float(浮点数)
浮点数,称为 float。
浮点数用a*b^10形式的科学计数法表示。比如:3.14,表示成:314E-2 或者 314e-2。
这些数字在内存中也是按照科学计数法存储。
str (字符串类型)
在Python中,加了引号的字符都被认为是字符串!
name = "AlexLi" #双引号
age ="22" #只要加引号就是字符串
布尔值(True,False)
布尔类型很简单,就两个值 ,一个True(真),一个False(假), 主要用记逻辑判断
流程控制语句 -if
if 条件: 满足条件执行代码 else: if条件不满足就走这段
多分支
if 条件: 满足条件执行代码 elif 条件: 上面的条件不满足就走这个 elif 条件: 上面的条件不满足就走这个 else: 上面所有的条件不满足就走这段
*致次结束*
来源:http://www.cnblogs.com/clove7/p/1142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