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距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1-28 12:30:00

无论权力、知识、财富、修养,都来自强大的自我驱动、长期的刻意练习和逐步的层层突破。

L君与S君,出生在80年代中后期的二线城市。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S君出身殷实,父母大学教授+生意人,对于S君的未来期望,是学界精英与商界精英二选其一;L君家境普通,母亲银行职员,父亲音乐教师,自从觉察到L君的音乐天赋,他就开始立志让儿子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光宗耀祖,改变家族命运。

他们从3-4岁就开始展现对音乐的敏感,S君4岁学琴,L君5岁进入同一钢琴班学习,二人成为好友,共同玩耍、暗中较劲。他们学习速度极快、技艺过人、乐感超群,深受启蒙老师赏识,周围人纷纷夸赞这两个孩子乃音乐奇才。

到了小学,S君凭借家庭资源,求师于当地钢琴大师门下,与L君渐行渐远。L君父亲心有不甘,辞去工作、带着家当,与孩子进京拜师。从此,二人命运分道扬镳。

S君自恃天赋过人,加之周围亲朋鼎力称赞,日渐膨胀,无心刻苦练习。即使跟随大师学艺,也常常旷课偷懒,琴艺久久不见长进。其父母并不要求S在钢琴方面取得太高的成绩,也就不做太多要求,由着孩子高兴。  

因此S君的琴艺犹如推磨一般,父母推一把、琴艺上一层,他的老师也常无奈苦笑:“孩子,你真真是在浪费你的天分啊”。S君却毫不在意,他心比天高,自知家境优越、路途宽广,即使高考失利,出国读个书也并非难事。

因此学琴只当个炫技机会,在众人面前演奏,学校里演演节目,给父母长长脸即可,初中毕业之前,他就彻底荒废琴艺,父母也只得无奈作罢。周围人谈及S君幼时过人琴技,无不摇头慨叹:“伤仲永啊,可惜了。”

L君这边,又是另一幅光景。

他与父亲从小城赴京以后,一边住出租房里刻苦练琴,一边四处拜师学琴,其父利用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辅导琴童赚取生活。历经邻居威胁、小偷光顾,还有因没钱送老师红包而遭到的嘲讽和冷眼。

在求师无门的那段时光,L君父亲笃信只要技艺足够纯熟,就一定可以打动老师。因此他不断命令L君增加练习时间,甚至到了严苛与无情的程度,对疲惫的儿子毫不心软。

他对于儿子前途的孤注一掷,既寄托了扭转家庭命运的希望,也隐藏着自己年轻时期怀才不遇的遗憾,这种私心大于父爱的偏执,在某一阶段,占据了他的头脑与理智。

L君内心充满彷徨,虽然对父亲的偏执与顽固心有恨意,但从小目睹父亲为自己拜师时的艰辛与付出,也深知此行再无退路,只有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钢琴上。

终于在一个老乡的帮助下,L君被一名著名音乐家收至麾下,L君也逐渐摆脱了父亲的专制管教,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精进。

加上自小炼成的高度自律,与数九寒天的刻苦练习,他从14岁就开始频频在国际上得奖,并受到国际音乐大师垂青。L君跟随的老师越来越有名,参加的比赛越来越高端,直到17岁时在全球一举成名,此时,他已经日复一日毫不间断地练了12年钢琴。

正如欧美国家很多出身底层,希望孩子在体育领域苦练出头的家长一样,L君的父亲把所有宝都押在孩子身上,拿出绝境求生的势头帮孩子争取机会。所幸L君心中对钢琴的热情从未熄灭,天赋加上刻苦练习和名师指点,他最终在一路付出中熬出了名堂。

20岁那年,L君与S君在美国相遇,彼时L君正忙于全球巡回演出,S君正在美国某华人众多的大学读商科。L君彬彬有礼、举止成熟有风度,S君也出落成青年才俊,略带玩世不恭,偶尔炫炫琴技泡妞交友。

两人相谈甚欢,L君羡慕S君有过的完整童年和青春趣事,S君暗想自己也可能会拥有的乐界盛誉。世界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寥寥无几,在美国读商科的年轻人却一抓一大把。

人生之路走到此刻,两个被公认天赋超群的孩子,一个丢了童年、历经艰辛,以天赋和勤奋博得名利;一个过得自在、备受庇护,却浪费了天分泯然路人。

谁是更成功的那个?谁是更快乐的那个?快乐与成功,倘若能一起获得,自然再好不过;可假若只取其一,你的孩子得到哪个?

成功的标准从来都很多元化,你认为成功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但终有一个世俗的标准,决定基本的成功,是在物质和精神基础上获得升级——金钱、权力、地位、认可、幸福、友情、爱情常常相伴而来。

普通家庭孩子的成功从来不易,家族积累不厚、社会资源不足,家长能帮到孩子的本就不多。S君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大多数普通孩子无法企及的未来,L君需要和父亲自绝退路、赌上一切。

可见,社会地位的提升,单靠孩子自身已经非常乏力,家长还需要拓宽视野寻求高效路径,帮助孩子丰满羽翼。

从L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子弟突破局限、杀出血路的有效因素——父母有远见、能决断,孩子有爱好、肯吃苦,同时有导师、贵人相助,得以进入好平台深造。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孩子的角度,谈谈家长可以从什么方面帮助他们成功。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我们提出的孩子篇路径中,没有“成绩好、智商高”或者“考名校”等和认知能力相关的因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最关键的东西?是学习好,还是发展出一套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集合重要?

这是一个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家长圈中,颇有争论性的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毫不怀疑地相信,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倚赖于认知能力,也就是可以在IQ测试中测得出来的智力水平,以及各种学习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就是尽早让孩子开始付诸练习。这种“认知能力决定成功”的观点,叫做认知假设(cognitive hypothesis)。

不过,随着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科学家对于人类发展的深入研究,认知假设学说开始被广泛地质疑。

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个孩子长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我们在儿童时期给他们大脑灌注进去的知识,和发展出的认知能力,而是我们可以帮他发展出的一系列应对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由坚持力、自控力、好奇心、自省力、Grit、自信心、社交能力组成的“非认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也叫作个人特质或者性格。

这个发现有一系列理论支撑,比较著名来自于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James Heckman参与的两个研究。

基于我们上文提到的认知假设,美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发起了一个针对高中辍学者的培训项目,叫做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GED项目)。这个项目专门针对来自贫困家庭、少数民族的高中辍学者,无需读完三年高中,只要得到GED项目的知识培训,再通过一系列学术测试,只要成绩合格获得GED证书,美国官方就假设他们获得了一个高中毕业生应有的认知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用很短时间获得相当于高中文凭的GED证书,之后就可以进入大学或者去找工作了。

按照常理,既然这些辍学了的孩子通过了考试、得到了GED证书,那么他们的智商水平和认知能力理应与正常高中毕业者相同,未来发展也不应该有什么不同。

可是事实令所有人意外,Heckman教授针对获得GED证书的孩子做了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即使这些辍学孩子获得了GED证书,依然只有3%的孩子进入四年制大学或获得大专文凭,而正常高中毕业者有46%进入大学。

不仅如此,在日后的年收入、失业率、离婚率、吸毒率方面,持有GED证书的孩子,与高中辍学、且没有获得GED证书的孩子毫无二致。

这就是说,通过GED测试后获得的证书,并没能帮助辍学孩子获得更好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项目是失败的,仅有知识不足以让底层孩子实现人生提升。

这个发现,让一度支持认知假设的Heckman教授苦苦思索,这些获得了知识的孩子,为什么还会一路堕落到底?

后来,Heckman教授推测,应该恰恰是缺乏了非认知能力,才让这些获得了GED证书的孩子逆袭失败。这些能力包括——在做枯燥、无偿之事时的坚持意愿;延迟满足的能力;完成计划、避免拖延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光在高中学习上有用,在大学、职场、家庭和生活其他场景中都很有帮助。

于是,Heckman教授在一篇论文中写道:“获得GED证书,却依然很堕落的孩子,其实都是聪明却缺乏非认知能力的孩子。他们虽然能够通过认知能力测试,却无法为自己长远考虑、为一件事坚持到底,也无法做到自律自控。缺失非认知技能,才是他们失败的根源。”

为了验证“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重要”这一论点,Heckman教授又参与了一项研究。

这项研究开始于1960年,在美国底特律市的老工业区,一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从黑人区招募了一些低收入、低智商的家长和他们3-4岁的孩子。这些孩子被分为两组,一组孩子进入实验者选择的Perry Preschool(佩里幼儿园),另一组则被自然放养。

佩里幼儿园是一所两年制、高质量的幼儿园,这个实验主要想观察,低收入家庭儿童经过高质量幼儿园的教育,认知能力是否会得到提高。

研究者对两组儿童展开长期跟踪调查,直到当时的小孩子成为40多岁的中年人,Heckman教授在实验中期加入研究组。

研究结果令科学家们十分不解。在刚开始的阶段,进入佩里幼儿园的孩子毫无疑问地得到了能力的提高,他们在认知能力测试中,获得了更高的成绩。

不过意外的是,这种“智商收益”并未持久,到了孩子们都进入三年级的时候,读过佩里幼儿园的孩子,智商测试成绩与被放养的那组孩子毫无二致。就是说,一段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并未给贫困孩子们长期的智商提升,所以这个实验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失败的

不过,Heckman教授和其他研究者将眼光放远,对被试儿童跟踪了数十年。他们发现,虽然进入佩里幼儿园的孩子没有获得持续的智商提升,但与另一组被自然放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高中毕业率、成年后就业率更高,在40岁的年收入高于$25,000,且犯罪率更低、拿低保几率也更低。

这证明,经过两年高质量早期教育的孩子,终究还是拥有更好的人生。不过, 如果帮他们过得更好的原因不是智商提升,那是什么呢?

研究者们又对曾经的数据仔细排查,发现关键信息在于小学老师对两组孩子“个人行为”和“社交发展”能力的评估。“个人行为”记录孩子骂人、撒谎、偷窃、缺勤和迟到的频率;“社交发展”记录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Heckman教授就将这些和IQ无关的元素称为“非认知技能”,经过后续数年的分析,研究团队可以肯定地告诉人们:正是从佩里幼儿园学到的这些非认知技能,让那些在这里读过书的孩子获得更成功的人生。

至此,“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重要”这件事,有了确凿的实证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不重要,而是科学家发现,人们过于强调智商、认知,而忽略了同样至关重要的非认知能力

而且,如果一个孩子拥有坚毅品格、自律自控,并能时刻保持好奇心、专注力,不拖延、社交强,那么学业出众、工作优秀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你去查看跨越身份、阶层逆袭成功的人物传记,就会发现他们都有非认知能力上的共同特点。

与此同时,主创团队抽样调查了国内2008~2016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在与这些学生、毕业生的访谈中,我们也觉察到,这些孩子都有极其自律、善于自省、高度计划、好奇心强,以及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的共同点。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普通子弟和底层孩子如何成功时,就不应该仅仅抛给他“好好学习”四个字,而是要认真考虑,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如何帮助孩子们获得宝贵的非认知技能。

这是我们提出孩子篇逆袭路径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各位家长:让孩子努力学习是谁都会的事情,而且当今城市中的孩子,智商生来相差不多,认知能力的差别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弥补。

未来孩子与孩子的区别,就在于谁的家长意识到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并及早开始培养这些能力。

1、爱好——能坚持下来的人,成绩更好、工作更强

 


有爱好,为什么要放在第一项呢?这是因为,“努力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已经是人人都知道的前进路径。但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我们需要另辟蹊径,找办法提高孩子的非认知能力。其中,练习爱好就是一个有效途径。

根据多年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拥有兴趣爱好,再加上练习和坚持,可以对孩子的成绩、性格、能力、学历,甚至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曾有一项实验(Eccles,2003),收集了美国密歇根市来自10所学校的1800个六年级学生的数据,并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到21-22岁、25-26岁,研究发现:

那些发展了爱好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未来各个年龄段行为问题更少,吸烟、酗酒、吸毒、逃课几率更小,而且更能够享受校园生活、厌学情绪较少,并且大学升学率更高,也比没有爱好的孩子更愿意追求高学历,未来职业成就更高。

此外,有爱好的孩子社交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更强,在校内外更受欢迎;遭遇逆境时情绪更稳定,韧性更强,抑郁几率更小,精神状态更好;自制力、自尊心、自信心更强,对于自我认知也更为成熟和清醒。

那么,为什么有爱好的孩子在学业、社交、性格方面发展得更好呢?

一方面,音乐、艺术、体育等项目的学习,的确有助于开发大脑潜力,也就是获得认知性的“硬实力”。这是因为,0-12岁时孩子大脑的“黄金窗口期”,除了基本的思维、语言、阅读能力的发展,艺术的学习也能事半功倍地增强大脑灵活性。

有研究表明,学习并掌握一门乐器的孩子,普遍在数学方面的表现更好。此外,大脑中掌管音乐和语言的区域有所重叠,音乐和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韵律、音调和节奏,所以孩子对于音乐的学习、感知能力,又会促进他们语言、阅读能力的发展。

还有研究表明,学习音乐可以增强空间感知、逻辑计算能力,对于科学、地理、历史、英语、物理等学科,也会帮助孩子增强理解。

同时,由各种激烈活动(庆祝、比赛、演出等)引发的激烈情绪,通常有助于激发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又可以帮助激活学习活动所需的记忆力

所以,有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不是坏事,不应遭到家长的打压,如果你的孩子喜爱运动,体育类的爱好可以增强孩子记忆力,不妨试一试。

另一方面,学习、练习爱好的过程中,孩子能发展出非认知性的“软实力”。孩子能够从中获取自制力、尝到成就感、得到自尊自信,并发展出一些为人处事中基本的价值理念,比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全力去赢的拼搏感,以及应对失败的韧性锻炼,在应对枯燥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出非凡的坚持能力。

那些需要竞争的兴趣活动,能够培养出领导力、沟通力、表达力,还有竞争意识和人性洞察力。

从文章第一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如果爱好可以同时提升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自身发展,爱好还可以为孩子带来一个的“副产品”——遇到贵人或者导师。

在你的生活周围,有多少人是通过学习音乐、艺术或者体育,而有幸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呢?

每个人都需要人生导师,在关键时候为自己分析利弊、指引方向。有些父母可以担当此任,因为这些父母拥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和学历,他们的经验、阅历、视野,决定了他们自己就能在社交能力、求职选择、职业技能等方面正确指导孩子,而不具备这些资源能力的父母就无法提供这些帮助。

很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孩子身边有一个或更多(父母以外)关心他的成年人,使得他能够与有经济能力、知识技能的人保持联系,获得榜样的力量、提升自我认知,并习得自己家庭中不具备的品质,那么他的人生成功几率就更高,也更有可能成为出色的成年人。

此外,对于很多出身普通、甚至贫穷的孩子来说,练习爱好、接近导师的力量更为强大。他们更容易生活在不稳定、不安全、充满犯罪的家庭和社区,也更容易过早辍学。

他们的父母学历低、收入低,无法指导他们的人生问题,而如果有一项爱好,并有机会深度学习,这件事就能成为他们不断努力、憧憬美好的精神支撑。

并且,从练习爱好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以及在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生导师,能有效避免他们继续陷入犯罪与堕落,帮助他们进入大学、获得工作、提高收入,获得良好的家庭、朋友关系,从而完成更好的人生提升。

2、刻意练习——仅仅努力是不足以获得成功的

 

“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显得太过笼统模糊。究竟是怎样的努力,会带来怎样的成功?听者可能一头雾水,就像读了一篇成功学或鸡汤文后的不得要领。

无论在学术的学习还是在爱好的练习上,怎样的努力才是最高效的,怎样的练习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团体、组织甚至领域内的佼佼者。

1)成为高手,少不了十年磨一剑

也许你曾经听过“一万小时理论”,这是著名畅销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的。就是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至少一万小时,基本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大师,而且成功与练习相关,而非天赋决定。

这个理论,其实是基于一项著名研究中的“十年定律”,即至少十年的艰苦练习,才能成就一个领域内的专家级高手。该定律源自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一篇举世闻名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获得专家级水平的过程中,刻意练习的作用)。

一万小时和十年,又是如何换算的呢?如果每天练习八小时,一周五天,那么一万小时就是五年。但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每天进行8小时高强度练习,人的体力是受不了的,效果也会出现边际下降;如果每天至少练习3小时,那么就需要十年。

事实上, Ericsson针对音乐、数学、网球、游泳、长距离田径等多个领域的世界级高手做了研究后,发现十年只是达到国际高手水准的一个底线。同时,开始学习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

根据各领域天才的数据,开始练习的年龄越小,获得杰出成就所需的时间越少。如果一个孩子开始学音乐的年级在6岁以前,那么直到他16.5岁之后才可以谱写出第一首杰出的曲子;如果在6-9岁之间,或者10岁以后开始学音乐,那么需要等21.5-22年才能自己写出第一首好曲子(J. R. Hayes, 1981) 。

一个孩子从青春期中后段产生科学家的职业理想,那么他通常会在10-20年以后发表出重量级的研究成果 (Lehmann, 1953) 。

Raskin(1936)在研究了19世纪1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和123位最著名的诗人、作家之后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从青春期中后期建立职业梦想,那么科学家发表第一篇文献的年龄平均在25.2岁,发表最著名学术成果的年龄在平均35.4岁;诗人和作家出版他们的第一部作品的年龄平均在24.2岁,出版最有名的作品,则平均在34.3岁。

也就是说,通常需要大于10年的时间,一个人才可以在某一领域收获最伟大的果实。

2)天分很重要,但决定不了未来

先天天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从来都很微妙,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任何我们所认为的天才、神童,最终获得非凡成就、获得举世瞩目的人,都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忍受过十分枯燥的练习阶段和平台期以后,才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而并非基因和天分决定的。

Hunter(1984)发现,先天认知能力与早期工作表现的相关性为0.5(相关度为0意为完全无关,相关度为1意为完全相关,值越小,相关性越差)。

1987年一项研究证明,IQ与卓越成就之间的相关度很弱,这还包括我们认为很需要天分的音乐、国际象棋。此外,Hulin(1990)验证,通过工作中积年累月的经验增长,认知能力与未来成功的相关度,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到0.1。

这也印证了我们在理论依据部分中的论点,认知能力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们工作初期的表现,却不能断言人们未来的成就,而经验和练习可以弥补认知能力的缺憾。

现在我们知道了获得卓越成就所需的最少时间,也许有人会开始思考,十年中究竟要通过怎样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成为大师呢?

仅仅刻苦努力是不够的,富士康流水线上工作一万小时的工人,经过无数次重复劳动也不能成为研究机械的专家。练习与成功并非线性函数,努力也需要策略,也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3)你可能不知道的努力要诀

练习的质量,和练习的数量同样重要。

根据刻意练习理论的提出者Ericsson,无论在哪一件事上努力,要想持续得到提高,刻意练习必须具备以下关键点:

①  内在动力:你必须有内在的激励机制,内在的动力,并心甘情愿地为这件事付出努力,因为刻意练习会很枯燥,一点也不好玩,需要精神支撑为之坚持。能够长期刻意练习的人,必然是持续拥有强大兴趣和热情作为内部驱动的。

②  清晰目标:刻意练习最主要的目标,不是为了玩耍享乐,也并非为了短期物质回报,而是为了提高目前水平。

③  结构化、逻辑化:练习任务都是为了克服弱点而专门设计的,且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并非毫无章法的练习。

④  不断重复:同一难度、同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不断重复。

⑤  增加难度:当熟练了一定水平的内容时,需要立即进入更有难度的内容,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研究证明,只有在你做不好的事情上不断练习,直到积累一万小时以上,才能帮助你成为顶尖高手。

⑥  要有导师:需要有导师的即时指导,最好每次练习都有导师在旁,记录孩子水平和进展,合理按照现有水平制定学习顺序,以便决定何时进入下一个更为复杂的任务,没有导师会大打折扣。

研究证明,几乎所有成功的艺术家,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进行高质量的刻意练习,而且这些顶尖高手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到不同老师的指导。刚开始只是技艺不出众的启蒙老师,随着水平提升,他们会师从更顶尖的导师,而且这些老师自己就曾是国际顶尖高手。

⑦  已有知识:导师指导孩子练习,还需要与孩子已储备的知识相联系,以便他们能顺利理解练习任务。

⑧  即时反馈:导师反馈非常重要,孩子自己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水平、程度和进展,导师还需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提供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如果没有反馈,学习过程就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即使孩子对学习非常有兴趣、有动力,他们得到的提高也不会很大。

⑨  父母支持:很多国际顶尖水平的大师,开始接触他们未来领域的年龄在3-8岁,他们的父母负责发现孩子的兴趣、提供学习所需的资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父母的激励和支持,对于孩子从单纯的兴趣过渡到刻意练习的过程非常关键。

⑩  练习强度:刻意练习不是随便练练,而是需要全神贯注、保持高强度,直到力竭。

⑪    练习时间:每天都要保证练习,3小时最佳,最好在上午。即使是非常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小说家,也无法一次性在4-5个小时内非常专注地刻意练习。研究表明,超过4小时的高强度刻意练习往往是低效的

⑫    学会休息:高手不仅会练,还很会有策略地休息,因为睡觉时大脑会将学过的知识变为内化记忆,从而使人更高效。

顶尖小提琴独奏高手每天平均练习3.5小时,每次练习分为三个独立时段,每个时段60-90分钟;而优秀但不卓越的小提琴家,则每天练1.4小时,其中并没有休息时段。

以上条件需要全部同时满足,才能够成为刻意练习,少了一项都会让效果打折。

可见,我们熟知的一万小时只是其中一个小方面,所以在没有了解刻意练习全面含义的时候,家长应该避免盲目用这个定律激励孩子,因为不得要领的努力,很可能只是一场徒劳。

真正的刻意练习,是一场凭着耐心、耐力和热情,捱过一万小时枯燥又高强度训练的马拉松。这个过程丝毫不轻松,也根本不有趣,还可能很孤独,会经历无数次挣扎与痛苦。所以能坚持十年以上的人,都是秉持苦行僧精神的高手。

由于刻意练习需要从幼年时期开始引导,家长、导师全身心、全阶段的支持必不可少。就家长来说,需要提供的支持包括精力支持(兴趣发掘、陪伴练习)、资源支持(寻找老师、上课费用、购买材料、更换设备、交通费用等)、时间支持(占用父母闲暇)。

所以我们可以说,刻意练习并非孩子一个人的苦行,也是家长的重任。还记得文章开头L君的父亲吗?越是预算约束有限的家庭,如果想要孩子在某一领域取得极致成就,那么越需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决心,这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做到,外人也无法简单地评说其中对错。

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引导他们对于一项爱好或者喜欢的学科进行刻意练习,是一个增强非认知技能中坚毅、自律、坚持力、延迟满足能力以及自我激励能力的很好途径。

不过,要想让孩子为一件事长期坚持,那么他们对这件事源自内心的喜爱与热情必不可缺,否则他们遇到枯燥的练习内容,以及遭遇平台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半途而废。谁有强大兴趣,谁就容易坚持到最后。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发现并引导孩子进行刻意练习呢?

根据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Benjamin Bloom在1985年出版的书《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很多国际大师都是从儿时的玩耍开始触碰自己未来的领域,在产生兴趣、并玩耍过一段时间,并获得一些愉悦体验后,他们发现了自己所具有的天赋;

此时,家长就开始介入,培养孩子每天练习的习惯,并为他们请来专门的老师,鼓励孩子进行更深一步的训练,也就是开始刻意练习;经过一系列练习和更多的经验经历,这些孩子在特定领域的表现有了巨大提升,体现出了内在天赋和后天刻意练习的共同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在没有家长干涉的情况下,自发地对某一事物产生长期兴趣,那么这件事可能就是他的兴趣和天赋所在。不过,不要过分看重天分,没有后续的刻意练习,天分只能作为孩子未来缅怀童年的回忆。

从兴趣的发现,到练习的深入,一个孩子需要得到各种外部支持,包括父母、老师、教育机构等,单靠个人力量,几乎无法达到卓越。

人们都知道莫扎特的天才水平,却可能不了解他身后还有一个优秀的作曲家父亲。这位父亲是倡导训练小孩子学习乐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一名著名的音乐教师,自己著有小提琴学习教材。

从莫扎特3岁开始,他就训练儿子进行高强度练习,之后还不断帮莫扎特寻找更高级的老师。可以说,父亲在莫扎特的音乐启蒙,以及刻意练习入门阶段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莫扎特的父亲和我们文中L君的父亲,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自己了解音乐,并从孩子幼年时期就予以严苛训练。在小孩子坐立不安、无法坚持的时候,可能也少不了严苛的手段。

每一个少年成才者背后,都有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强势家长,孩子可能会感激,但不太容易与之亲近。然而单单就结果来说,我们无法断言他们就是坏家长。我们只有敬意。

无论何种领域,顶尖成就的炼成,必然少不了从幼年开始准备,而刻意练习的艰苦、冗长,又势必要违反小孩子爱玩、怕苦的天性。

而在快乐天性与坚韧品格之间,家长要怎样帮孩子做出抉择?在助孩子成功,却可能遭到一生怨念的虎妈狼爸,与避免孩子吃苦,却不太能帮到孩子的绵羊父母之间,你愿意成为哪一个?



结语

教育中从来都有无数地方需要二选一,事事都有机会成本,退路的代价不是人人负担得起。为了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每个家长都在做着不同的努力。但愿望是好的,方式却不一定有效,在人类可塑性最高的孩童时代,我们的孩子经不起教育实验的折腾。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人生路途的延展方式都有很大不同。我们无法为每个人提供针对性的培养路径,但就人类整体而言,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人,总有那么几点相似。

成功的标准从来都很多元化,但总是有一些世俗的标准,决定基本的成功,例如身体健康、性格健全、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与精神财富。

怎样识别出这些普世的、可借鉴的路径,帮助孩子层层突破人生藩篱,这就是我们本系列试图帮大家挖掘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




References:

Paul Tough. 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Copy
right date: July 2, 2013

James Heckman, Yona Rubinstein. The Importance of Non-Cognitive Skills: Lessons from the GED Testing Progra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 no.2. May 2001

Massoni, Erin. Positive Effects of Extra 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Students," ESSAI: Vol. 9, Article 27. 2011 Mary Rombokas, Jeannette Heritage, W. Beryl West. High Schoo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 College Grades. 1995.

Carl E. Schless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search paper.March, 2004

Nikki Wilson. Impac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Students.Research paper. May, 2009.

Kerrigan, C. Thoroughly good football: teachers and the origins of elementary school football. History of Education, 29, 517-542. 2000

Brenda Slegers. Brain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pril 17, 1997

Song An, Mary Margaret Capraro, Daniel A. Tillman. Elementary Teachers Integrate Music Activities into Regular Mathematics Lessons: Effects on Students’ Mathematical Abilities. Journal for Learning through the Arts,9(1). 2013

Eric Jenson. Brain-Based Learning: A Reality Check.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pril 2000.

Alana Semuels. Why do some poor kids thrive? The Atlantic. April 6. 2016

David Murphey, Tawana Bandy, Hannah Schmitz, Kristin A. Moore.Caring Adults: Important for Positive Child Well-being. Child Trends. Publication #2013-54. December 2013

K. Anders Ericsson, Ralf Th. Krampe, and Clemens Tesch-Romer.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3, Vol. 100. No. 3, 363-406

K. Anders Ericsson, Michael J. Prietula, Edward T. Cokely. The Making of an Expe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2007

Bloom, B. S. (Ed.), (1985a).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Bloom, B. S. (1985b). Generalizations about talent development.In B. S. Bloom (ed.),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pp. 507-549).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