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泰君安报告 Part1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21-02-01 00:26:31

以下来自于2019年2月18日国泰君安2019年春季策略报告的解读。

国泰君安版权所有。


1 5G:终端发布在即,
5G:终端发布在即,射频、光学、面板行业迎新机遇


睿点评 - 5G我国有先发优势,预计从2020年开始,将进入5G换机周期。

睿点评 - 5G带来的是深刻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同时考虑到美国对中国5G技术的打压,势必造成国内5G建设的提速和规模放大。

睿点评 - 从近期股市表现来看,2019年始似乎可以逐步择时建仓。

睿点评 - 5G对视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生产能力。中美贸易谈判对行业格局有重大影响。

睿点评 - 滤波器,PA,射频开关,天线调谐器,毫米波射频前端。。干活满满。

睿点评 - 射频前端,如攻防,射频开关,滤波器价格大幅提升超过150%,预计也将带了整体5G手机价格的大幅提升。

睿点评 - 国内厂商仍然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天线部分。唯华为海思在基带芯片的重大突破,一枝独秀。厂商仍然以美,日厂商为主。

睿点评 - 天线技术的变革,对国内行业领导厂商是巨大的商机。如东山精密,如信维通信。

睿点评 - LCP, MPI。材料科学仍然是我国的短板。

睿点评 - 从模组开始,中国厂商逐步有机会向上游渗透,但仍然任重道远。从材料科学角度,日系厂家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

睿点评 - AiP封装天线,天线吃笋急剧缩小到毫米级。

睿点评 - 立讯精密,国内精密制造的龙头厂商

睿点评 - 摄像头持续成为厂商竞争的主要领域。三摄,多摄,潜望式多倍光学变焦,以及3D Sense的导入,如后置ToF,是手机成为了感知外部世界和建模的工具。

睿点评 - Light与Nokia和小米的合作,选择了另一种提升拍摄体验的路径 - 多摄像头,大进光量,计算视觉的软件算法。

睿点评 -  OPPO不同于华为,另辟蹊径,走在高倍率潜望式镜头的前列。

睿点评 -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成就了苹果,也是国内厂商追赶的目标。单射ASp - 15USD,双摄ASP - 40USD,三摄ASP - 55USD。

睿点评 - 开放式安卓阵营的创新,对比封闭的苹果生态,更加的活跃,也更加的具有创造性。

睿点评 - 摄像头,是通过计算视觉感知人类和物理世界的桥梁。

睿点评 - 看好欧菲科技,看好舜宇光学。

睿点评 - 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成熟产业势必向头部厂商聚合,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

睿点评 - 大陆于台湾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睿点评 - 最终应由市场选择,综合成本和效果。对比之下,国内厂商更接地气,对市场更加的敏感。

睿点评 - 3D时代,具备感知现实世界三位信息的能力。从文字到语音,从平面到立体,将带来第三次人机交互的革命。交互,越来越趋向自然。

睿点评 - 苹果预计在2020年推出后置摄像头的ToF 3D Sense方案手机。

睿点评 - 苹果已经提前几年锁定了Structure Light结构光产业链一流供应商。国内厂商仅在局部领域小有斩获。

睿点评 - 非苹果结构光产业链,国内厂商强在应用端的模组整合。

睿点评 - 对比结构光, ToF略微简单,无需WLO, DOE, MASK, 无需窄带滤光片。

睿点评 - 产业壁垒高,需要的是各不同厂商的强强联合,并形成自家的行业壁垒。

睿点评 - 欧菲光全面开花,三摄,屏下指纹,3D Sense等等。

睿点评 - 面板产能的大跃进,势必颠覆韩国企业的垄断地位,提升中国消费电子厂商的全球竞争力。

睿点评 - 京东方,和TCL。特别是TCL在重组后,专注于面板产业,有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HKC则面临压力。

睿点评 - 2019 MWC三星,华为,甚至 TCL均发布了自己的柔性屏折叠式手机产品。特别是华为的MateX获得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近10年来,最大的手机产品创新。

睿点评 - 柔性屏,看不到HKC的身影。进一步看好京东方。

睿点评 - 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核心部件,仍然是以美日供应商为主。

睿点评 - 京东方和HKC已经成为国产偏光片的客户。


睿点评 - 京东方经过多年持续大规模投资和技术改进,已成为OLED柔性现实的产业龙头。而LCD则面临大的竞争和价格压力。

睿点评 - 非常好的AMOLED工艺总结。

睿点评 - 激光设备在OLED工艺流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密度和前景。而大族激光是行业龙头企业。

睿点评 - 从结构件,到模组,到材料,到芯片,国产替代是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睿点评 - 材料图谱

睿点评 - CPI,铰链,光学胶。。产品形态的变化驱动供应链的变化

睿点评 - 石墨烯将迎来真正规模落地的机会。

睿点评 - 安防产品尤其容易受到所谓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因素的影响。

睿点评 - 2019年为建国70周年,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领域工程有望后的高增长。

睿点评 - 从高清化到智能化,AI通过人脸识别,城市大脑,人工智能三类型引用,推动安防行业的技术进步。

睿点评 - 视频结构化和人脸识别是AI+安防的主流应用。


睿点评 - 传统安防厂商,AI厂商,云服务厂商角逐安防大市场

睿点评 - 出海,出海!

睿点评 - 经过2018年的行业低谷,在政府,AI,和海外市场的驱动下,安防在2019年有望迎来大增长。

睿点评 - 从中长期来看,如人家是在20-30年的长周期内,最终在2035年达到超2000万辆的销量。此预测相当的保守。

睿点评 - 从PPT造成到样品车的发布,2019年真正角逐的是量产杰奥夫能力。

睿点评 - 华为在本届MWC中全面展示了V2X方案,也是国内无人驾驶行业对比国外车机无人驾驶技术的领先优势。国内企业更有能力整合驾驶环境相关建设,实现真正的车路协同。

睿点评 - 无人驾驶全产业链,不仅是车机,更是整个车联网和物联网建设。

睿点评 - 从时间维度来看,短期内ADAS和智能座舱更有机会获得落地和增长。

睿点评 - 非常清晰的物联网定义。

睿点评 - 5G将解决传输速率的高速场景要求,而边缘计算则解决端算例的制约。

睿点评 -  5G将带来物联网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

睿点评 - 到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将达到超过1500亿的规模。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VoiceVista语音智能(AIndustrialRock)。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