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作为集成测试的一部分,通过直接调用被测试的接口来确定系统在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方面是否能达到预期,有些情况是功能测试无法覆盖的,所以接口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接口测试分为两种,一种是webservice接口,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xml格式的,测试时通过工具soapUI进行测试。使用情况比较少;另一种http api接口,走http传输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调用的方法,最常用的是get和post请求。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在哪里呢?网上的答案为:
1、get请求可以在浏览器中请求到,post请求的测试需要借助工具
2、get请求使用url和cookie传参,post的数据放在body中
3、post比get更安全,因为传递的参数在url上是看不到的
4、get请求的url会有限制,而post请求的数据可以非常大
5、一般get请求是来获取数据,post请求是传递数据的
其实,对于现在飞速发展的 互联网来说,上面的说法已经不严谨了。首先,post请求的参数也可以写在url里,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其次表面上看起来,post利用body传参,比get的url传参安全,但其实只要用抓包工具(fiddler,Charles等),post的参数也是一览无余;再次,现在的浏览器非常强大,可以输入支持很长的URL,所以也不再有限制一说了。这么说来,种种区别只有最后一条是最根本的了。
怎么来测试接口呢?根据什么来测呢?这就需要开发提供的接口文档了,接口文档和功能测试的需求说明书的功能是一样的。包括:接口说明、调用的url,请求方式(get or post),请求参数、参数类型、请求参数说明,返回结果说明。这里接口文档生成可以使用apipost接口文档生成工具。有了接口文档后,我们就可以设计用例了,一般接口测试的用例分为以下几种:
1、通过性验证,说白了就是传递正确的参数,是否返回正常的结果
2、参数组合,因为参数有必传和非必传,参数的类型和长度,以及传递时可能业务上的一些限制,所以在设计用例时,就要排列组合这些情况,保证所有情况都能覆盖到
3、接口的安全性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537315/blog/479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