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TSINGSEE青犀视频云边端架构视频智能分析平台都实现了低延迟的视频直播,在我们测试期间最低的直播延迟协议应该属于ws-FLV、RTMP协议了,测试最优延迟可达1s左右。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在用的 RTMP,它相对于 HLS 在服务端做了优化。RTMP 服务端不再进行切片,而是分别转发每一帧,CDN 分发延迟非常小。
上图是国标视频平台EasyGBS输出的视频流播放界面,可输出三种不同协议的视频流,其中FLV在低延迟直播当中的运用比较常见,同时RTMP也可达到低延迟,大家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
而对于越来越高的视频直播要求,我们已经需要探寻更加低延迟的方案,webrtc恰巧就是这一技术发展的新兴之路,这也是TSINGSEE青犀视频研发团队目前不断测试webrtc的价值所在。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 WebRTC 接入过程会有各种限制,比如它不支持直播中常用音频 AAC 编码和 44.1k 采样率,其它不支持视频 B 帧、H265等编码特性,多 slice 编码在弱网下也会花屏,并且WebRTC 建联过程耗时过长,会影响秒开体验。对此,我们也在寻找更为高效、兼容性更好的协议接入,从而将webrtc用于视频直播当中。
标准 WebRTC 接入除了 HTTP 建联请求外,全部符合 WebRTC 规范。
标准终端方便接入。
可快速实现原型。
建联过程耗时长,使用HTTP情况下达到5RTT,选用HTTPS会更长。
媒体必须加密传输。
音视频有相关限制,使用时需要在服务端转码。
基于webrtc全模块的接入方案,使用webrtc的所有模块,通过对部分模块的修改,实现低延迟直播功能。这个方案的优点很诱人,经过多年发展,它非常成熟,很稳定,同时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 NACK、jitterbuffer、NetEQ 等可直接用于低延迟直播。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很明显,如上图中是WebRTC整体架构,它是一个从采集、渲染、编解码到网络传输的完备的端对端方案,对现有推流端和播放端侵入性极大,复杂度极高。RTC技术栈和直播技术栈存在差异,他不支持B帧、265等特性。在QOS策略方面,WebRTC的原生应用场景是通话,它的基本策略是延迟优于画质,这个策略在直播中不一定成立。包大小:所有webrtc模块全部加入到APP中,包大小至少增加3M。
低延迟直播技术的发展需求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也能为视频直播的运维带来更加便利的操作,同时,低延迟直播技术也可支持更多业务形态。对此,TSINGSEE青犀视频研发团队仍然在不断测试当中,5G 到来后,网络环境会越来越好,低延迟直播技术会成为直播行业未来的一个技术方向。
如果大家对TSINGSEE青犀视频研发团队对webrtc的开发比较感兴趣,可以翻阅我们以前的相关博文:Visual Studio 2017自建WebRTC中peerconnection_client程序编译报错不匹配问题、WebRTC中实现局域网视频连接的步骤说明介绍。同时也欢迎大家和我们探讨相关内容。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265528/blog/478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