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时41分,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预计运行约90个火星日,大约地球时间的3个月。“天问一号”质量几乎是中国“玉兔2号”探测器的两倍。“天问一号” 火星机器人采用成熟的轮-臂式结构。由车轮、行进驱动机构、转向驱动机构、差动机构和左右摇臂等组成。由承载车体的差动机构连接左右主摇臂,将机器人本体重力载荷传递到摇臂,再通过驱动机构和车轮,将载荷传递至表面。副摇臂可绕主摇臂上的铰链转动,左右主摇臂可绕差动机构实现两侧差动,使6个车轮始终同时着地,被动适应火星表面复杂的地形地貌。移动分系统设计为6轮全驱动,既可以提高机器人的附着牵引力,又可以应对个别车轮发生故障时能够确保机器人仍保持一定的移动能力。 同时“天问一号” 火星机器人搭载了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此次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共6台科学仪器。
在成功着陆之后,“天问一号” 火星机器人将进行“拍照留念”、探测物质和元素、探测环境和侦测火星浅层地质结构,以及探测火星气象等。同时竖立在前端的桅杆顶端的全景相机,可以帮助机器人自主避障。
目前,美国在火星探测机器人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索杰纳号”、“勇气号”和“机 遇号”以及“好奇号”相继被送入火星表面,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机遇号”在火星上工作了15年,行驶里程超过45.16km,是目前人类在地球以外天体上行驶距离最远的探测机器人。
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火星无人机将作为“2020火星车”的配置载荷前往火星。2020火星无人机的基础构型正是JPL-2015火星无人机,重量不到1.8 kg,是一个小型自动旋翼飞行器,机身尺寸约9 cm,搭载了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个反向 旋转的叶片能够以每分钟近3000转的速度咬入火星稀薄大气,这一转速约是地球直升机转速的10 倍。
宇宙的形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进化以及外星生命等科学问题,必须通过深空探测才能获得答案。机器人是我们“问天求索”的先锋,期待它们给人类带来好消息。
本文由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供稿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317114/blog/442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