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开发插件化应用程序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2-01 08:52:46

插件化应用是个老话题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多年来臃肿不堪的Eclipse,亦或者是扩展丰富著称的Chrome,乃至近年来最优秀的编辑器VSCode,插件都是这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插件的意义在于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这其实有点像iPhone手机和AppStore的关系,没有应用程序的手机无非就是一部手机,而拥有了应用程序的手机则可以是Everything。显然,安装或卸载应用程序并不会影响手机的基本功能,而应用程序离开了手机同样无法单独运行。所以,所谓“插件”,实际上是一种按照一定规范开发的应用程序,它只能运行在特定的软件平台/应用程序且无法运行。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应用程序可以不依赖插件单独运行,这是这类“插件式”应用的基本要求。

好了,在了解了插件的概念以后,我们来切入今天的正文。博主曾经在《基于Python实现Windows下壁纸切换功能》这篇文章中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它可以配合Windows注册表实现从 Unsplash 上抓取壁纸的功能。最近,博主想为这个小程序增加 必应壁纸WallHaven 两个壁纸来源,考虑到大多数的壁纸抓取流程是一样的,博主决定以“插件”的方式完成这次迭代,换句话说,主程序不需要再做任何调整,当我们希望增加新的数据源的时候,只需要写一个.py脚本即可,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同样的功能,如果使用Java/C#这类编译型语言来做,我们可能会想到为插件定义一个IPlugin接口,这样每一个插件实际上都是IPlugin接口的实现类,自然而然地,我们会想到通过反射来调用接口里的方法,这是编译型语言的做法。而面对Python这样的解释型语言,我们同样有解释型语言的做法。

首先,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入手。我们知道,Python中的import语法可以用来引入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可以是Python标准库、第三方库和自定义模块。现在,假设我们有两个模块:foo.pybar.py

#foo.py
import sys

class Chat:

    def send(self,uid,msg):
        print('给{uid}发送消息:{msg}'.format(uid=uid,msg=msg))

    def sendAll(self,msg):
        print('群发消息:{msg}'.format(msg=msg))

#bar.py
import sys

class Echo:

    def say(self):
        print("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def cry():
    print("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通常, 为了在当前模块(main.py)中使用这两个模块,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

import foo
from bar import *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因为它会导入模块中的全部内容。一种更好的做法是按需加载,例如下面的语句:

from foo import Chat

到这里,我们先来思考第一个问题,Python是怎么样去查找一个模块的呢?这和Python中的导入路径有关,通过sys.path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这些路径,常见的导入路径有当前目录site-package目录PYTHONPATH。熟悉Python的朋友应该都知道,site-packagePYTHONPATH各自的含义,前者是通过pip安装的模块的导入目录,后者是Python标准库的导入目录。当前目录这个从何说起呢?事实上,从我们写下from…import…语句的时候,这个机制就已经在工作了,否则Python应该是找不到foo和bar这两个模块的了。这里还有相对导入和绝对导入的问题,一个点(.)和两个点(..)的问题,这些我们在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因为我们会直接修改sys.path(逃

在Python中有一种动态导入模块的方式,我们只需要告诉它模块名称、导入路径就可以了,这就是下面要说的importlib标准库。继续用foo和bar这两个神奇的单词来举例,假设我们现在不想通过import这种偏“静态”的方式导入一个模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下面代码:

import foo
from foo import Chat
from bar import *
import importlib

#调用foo模块Chat类方法
foo.Chat().send('Dear','I Miss You')
moduleFoo = importlib.import_module('.','foo')
classChat = getattr(moduleFoo,'Chat')
classChat().send('Dear','I Miss You')

#调用bar模块Echo类方法
Echo().say()
moduleBar = importlib.import_module('.','bar')
classEcho = getattr(moduleBar,'Echo')
classEcho().say()

#调用bar模块中的cry()方法
cry()
methodCry = getattr(moduleBar,'cry')
methodCry()

可以注意到,动态导入可以让我们在运行时期间引入一个模块(.py),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功能。为了让大家对比这两种方式上的差异,我给出了静态引入和动态引入的等价代码。其中,getattr()其实可以理解为Python中的反射,我们总是可以按照模块->->方法的顺序来逐层查找,即:通过dir()方法,然后该怎么调用就怎么调用。所以,到这里整个“插件化”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即:首先,通过配置来为Python增加一个导入路径,这个导入路径本质上就是插件目录。其次,插件目录内的每一个脚本文件(.py)就是一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相同的方法签名。最终,通过配置来决定要导入哪一个模块,然后调用模块中类的实例方法即可。顺着这个思路,博主为 WallPaper 项目引入了插件机制,核心代码如下:

if(pluginFile == '' or pluginName == ''):
        spider = UnsplashSpider()
        imageFile = spider.getImage(downloadFolder)
        setWallPaper(imageFile)
    else:
        if(not check(pluginFile,addonPath)):
            print('插件%s不存在或配置不正确' % pluginName)
            return
        module = importlib.import_module('.',pluginFile.replace('.py',''))
        instance = getattr(module,pluginName)
        imageFile = instance().getImage(downloadFolder)
        setWallPaper(imageFile)

接下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出 必应壁纸WallHaven 两个“插件”。按照约定,这两个插件都必须实现getImage()方法,它接受一个下载目录作为参数,所以,显而易见,我们在这个插件里实现壁纸的下载,然后返回壁纸的路径即可,因为主程序会完成剩余设置壁纸的功能。

# 必应每日壁纸插件
class BingSpider:

    def getImage(self, downloadFolder):
        searchURL = 'https://cn.bing.com/HPImageArchive.aspx?format=js&idx=0&n=1&mkt=zh-CN'
        response = requests.get(searchURL)
        data = json.loads(response.text)

        resultId = data['images'][0]['hsh']
        resultURL = 'https://cn.bing.com' + data['images'][0]['url']
        print(u'正在为您下载图片:%s...' % resultId)
        if(not path.exists(downloadFolder)):
            os.makedirs(downloadFolder)
        
        jpgFile = resultId + '.jpg'
        jpgFile = os.path.join(downloadFolder, jpgFile)
        response = requests.get(resultURL)
        with open(jpgFile,'wb') as file:
            file.write(response.content)
        return jpgFile      

# WallHaven壁纸插件
class WallHavenSpider:

    def getImage(self,downloadFolder): 
        url = 'https://alpha.wallhaven.cc/wallpaper/'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text)
        soup = BeautifulSoup(response.text,'html.parser')
        imgs = soup.find_all('img')
        length = len(imgs)
        if length > 0:
            match = random.choice(imgs)
            rawUrl = match.get('src')
            rawId = rawUrl.split('/')[-1]
            rawUrl = 'https://w.wallhaven.cc/full/' + rawId[0:2] + '/wallhaven-' + rawId
            raw = requests.get(rawUrl) 
            imgFile = os.path.join(downloadFolder, rawId)
            with open(imgFile,'wb') as f:
                f.write(raw.content)
        return imgFile  

好了,现在功能是实现了,我们来继续深入“插件化”这个话题。考虑到Python是一门解释型的语言,我们在编写插件的时候,更希望做到“热插拔”,比如修改了某个插件后,希望它可以立刻生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重新加载模块,此时importlib的reload就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这正是博主一开始就要使用importlib,而不是import语法对应内建方法__import__()的原因。以C#的开发经历而言,虽然可以直接更换DLL实现更新,可更新的过程中IIS会被停掉,所以,这种并不能被称之为“热更新”。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博主最终决定使用watchdog配合importlib来实现“热插拔”,下面是关键代码:

class LoggingEventHandler(FileSystemEventHandler):

    # 当配置文件修改时重新加载模块
    # 为节省篇幅已对代码进行精简
    def on_modified(self, event):
        super(LoggingEventHandler, self).on_modified(event)
        what = 'directory' if event.is_directory else 'file'
        confPath = os.path.join(sys.path[0],'config.ini')
        if(what =='file' and event.src_path == confPath):
            importlib.reload(module)
        logging.info("Modified %s: %s", what, event.src_path)

好了,现在我们就完成了这次“插件化”的迭代,截止到目前为止,博主共完成了 UnsplashBing壁纸WallHaven国家地理 四个“源”的接入,这些插件在实现上基本大同小异,本质上来讲它们是一个又一个的爬虫,只要实现了getImage()这个方法都可以接入进来,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约定大于配置”,关于更多的代码细节,大家可以通过Github来了解。

简单回顾下这篇博客,核心其实是importlib模块的使用,它可以让我们在运行时期间动态导入一个模块,这是实现插件化的重要前提。以此为基础,我们设计了基于Python脚本的单文件插件,即从指定的目录加载脚本文件,每个脚本就是一个插件。而作为插件化的一个延伸,我们介绍了watchdog模块的简单应用,配合importlib模块的reload()方法,就可以实现所谓的“热更新”。好了,以上就是这篇博客的所有内容了,我们下一篇见!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