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文件系统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1-30 17:54:44

文件系统

1.分区与文件管理

2.文件系统的组成

3.文件读取

4.磁盘碎片

5.block

6.inode

7.目录

8.日志

9.挂载

10.目录配置


1.分区与文件管理

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是为了在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一个分区通常只能格式化为一个文件系统,但是磁盘阵列等技术可以将一个分区格式化为多个文件系统。

 

2.文件系统的组成

最主要的几个组成部分如下:

  • inode:一个文件占用一个 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同时记录此文件的内容所在的 block 编号;
  • block:记录文件的内容,文件太大时,会占用多个 block。

除此之外还包括:

  • superblock:记录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 inode 和 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 block bitmap:记录 block 是否被使用的位图。

 

3.文件读取

对于 Ext2 文件系统,当要读取一个文件的内容时,先在 inode 中查找文件内容所在的所有 block,然后把所有 block 的内容读出来。

而对于 FAT 文件系统,它没有 inode,每个 block 中存储着下一个 block 的编号。

 

4.磁盘碎片

指一个文件内容所在的 block 过于分散,导致磁盘磁头移动距离过大,从而降低磁盘读写性能。

 

5.block

在 Ext2 文件系统中所支持的 block 大小有 1K,2K 及 4K 三种,不同的大小限制了单个文件和文件系统的最大大小。

大小 1KB 2KB 4KB
最大单一文件 16GB 256GB 2TB
最大文件系统 2TB 8TB 16TB

一个 block 只能被一个文件所使用,未使用的部分直接浪费了。

 

6.inode

inode 具体包含以下信息:

  • 权限 (read/write/excute);
  • 拥有者与群组 (owner/group);
  • 容量;
  • 建立或状态改变的时间 (ctime);
  • 最近读取时间 (atime);
  • 最近修改时间 (mtime);
  • 定义文件特性的旗标 (flag),如 SetUID...;
  • 该文件真正内容的指向 (pointer)。

inode 具有以下特点:

  • 每个 inode 大小均固定为 128 bytes (新的 ext4 与 xfs 可设定到 256 bytes);
  • 每个文件都仅会占用一个 inode。

 

7.目录

建立一个目录时,会分配一个 inode 与至少一个 block。block 记录的内容是目录下所有文件的 inode 编号以及文件名。

可以看到文件的 inode 本身不记录文件名,文件名记录在目录中,因此新增文件、删除文件、更改文件名这些操作与目录的写权限有关。

 

8.日志

如果突然断电,那么文件系统会发生错误,例如断电前只修改了 block bitmap,而还没有将数据真正写入 block 中。

ext3/ext4 文件系统引入了日志功能,可以利用日志来修复文件系统。

 

9.挂载

挂载利用目录作为文件系统的进入点,也就是说,进入目录之后就可以读取文件系统的数据。

 

10.目录配置

为了使不同 Linux 发行版本的目录结构保持一致性,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FHS) 规定了 Linux 的目录结构。最基础的三个目录如下:

  • / (root, 根目录)
  • /usr (unix software resource):所有系统默认软件都会安装到这个目录;
  • /var (variable):存放系统或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数据文件。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