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01-21 20:04:36

第四章 网络层

1.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尽力转发数据包。
  • 基于数据包的IP地址转发。
  • 不负责丢失重传。
  • 不负责发送顺序。

1.数据包在互联网(internet)网络层中的传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包在网络层中传送考虑的问题:

  • 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路径是否最优。

2.互联网络与虚拟互联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验证网络层功能

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 子网掩码的作用:限定网络部分

    • 10.0.0.0 255.0.0.0–该局域网内的计算机的IP地址必须是10.x.x.x。网络部分为10
    • 10.0.0.0 255.255.0.0–该局域网内的计算机的IP地址必须是10.0.x.x。网络部分为1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相关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路由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路由表中添加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网络设备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计算机通信的过程

1.ARP协议:用于解析目的主机MAC地址。即假设在同一网段下(局域网),源主机发送广播包询问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但源主机发送的广播包会先到交换机,交换机会向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转发此广播包,目的主机收到广播包后,会将自己的MAC地址回馈给源主机。

2.传输数据前的准备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端:

  • 应用层:应用程序准备要传输的文件。
  • 传输层:将文件分段,并编号。
  • 网络层:给每个分段文件添加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 数据链路层:
    • 使用自己的子网掩码,判断自己在哪个网段。
    • 使用自己的子网掩码,判断目标地址在哪个网段。
    • 如果是同一个网段,ARP协议广播解析目标IP地址的MAC地址。
    • 如果不是同一网段,则根据网关(路由器的IP地址)交给路由器处理。 路由器通过PPP协议实现端到端的广域网连接,进而实现跨网段通信。
  • 物理层:将数据帧转换为比特流,通过网线等介质传播。

3.发送数据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集线器:信号增强、信号转发。–一级设备(物理层)
  • 交换机:信号存储、信号转发。–二级设备(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路由器:信号转发。–三级设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4.网络层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RP协议

1.ARP协议:将IP地址通过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解析目标IP地址的MAC地址。ARP只能向本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广播,且只是为了第一次获取目标IP地址的MAC地址而使用ARP广播,第一次获得的MAC地址将储存到计算机的缓存中供后续使用。

  • 扫描本网段MAC地址命令arp -a

  • 修改MAC地址命令arp -s 目标IP地址 新的目标MAC地址

  • ARP欺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4:源主机; M1:目的主机; M2:黑客主机

    M4使用ARP广播后,M1回复M4,自己的MAC地址。M4记录下M1的MAC地址。这时,M2回复M4,自己才是目的IP地址的MAC地址。M4则将M1的MAC地址修改为M2的MAC地址。 M2成功成为中间人,而M2就可以接收到M4给M1的所有数据包,并可以将源或修改过的数据包转发给M1。

    • 网络执法官:基于ARP欺骗,使两台计算机无法通信。–伪造MAC地址。

      同理,在M2成为中间人的时候,只是M2不是将自己的MAC地址回复给M4,而是将一个假的MAC地址,M9,告诉M4。M4在发数据包的时候,交换机查找自己的MAC地址缓存表发现没有M9,则将此数据包丢弃,达到源主机与目的主机无法通信的效果。

    • P2P欺骗:基于ARP欺骗,限制本网段计算机上网流量。–伪造网关地址。

      同理,在M2成为中间人的时候,告诉源主机自己才是网关IP地址的MAC地址。本网段内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会将数据包先发给M2,M2再转发给真正的路由器。这时M2则可以制定规则,规定自己与各个计算机之间的带宽,从而达到限制流量的功能。

    2.ARP欺骗的防范措施:

    • 使用静态绑定,将下列脚本设为开机启动脚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使用ARP防火墙。

2.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 ICMP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层的协议。
  • 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

1.ping 命令

ping -?查看具体ping的子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 10.0.0.7:ping 一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 10.0.0.7 -t:一直ping

ping 10.0.0.7 -l 200:指定ping的数据包大小为200字节

ping 8.8.8.8 -i 2更改数据包TTL时间,能够跟踪数据包途经的路由器。2表示数据包途经的第2个路由器。

  • time:延时时间。

  • TTL:生存周期,

    • Linux系统的每个数据包默认为64个生存周期,即最多可以跳转64个路由器,每跳转1下,就减1。当减为0的时候,则将数据包丢弃,从而防止数据包在网络中循环造成堵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过TTL查看系统:

      ​ Linux:64

      ​ Windows:128

      ​ Unix:255

2.pathping:跟踪数据包路径(路径指经过的路由器)、计算丢包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Windows上跟踪数据包路径的命令:

tracert 10.0.0.7

4.在路由器上跟踪数据包路径的命令:

traceroute 10.0.0.7

3.Internet组播管理协议IGMP

  • IGMP作用:配置在路由器接口上,周期性扫描本网段内哪些计算机绑定了多播地址。只要还有一个计算机绑定,本路由器就会告诉上一个路由器继续发送多播数据包,当局域网内再没有计算机绑定多播地址时,本路由器就会告诉上一个路由器不用再传输多播数据包了。

1.点到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广播(例如控屏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组播=多播

  • 局域网(例如1台流媒体服务器上拥有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视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广域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IP数据包结构

1.IP数据包

一个IP数据包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 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20字节,是所有IP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 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版本:用来表示TCP/IP协议的版本–v4、v6。

  • 首部长度:固定长度+可变长度。

  • 区分服务:即数据包传输的优先级,数据包使用Qos来实现通过路由器时区分不同的流量进行排队。

  • 总长度:数据包的长度,最大为 216 -1=65535字节。

  • 标识:用来标记分片后的数据包,以确保这些数据包能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 标志:用来标记数据包是已分片的数据包,还是完整的数据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片偏移:用来标记当前数据包的分片序号。(即当前是第几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生存时间:TTL的单位是跳数,指数据包在网络中经过的路由器数量,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则TTL-1,最大值为255.

  • 协议:确定数据部分使用的协议,具体如下

    协议名 ICMP IGMP TCP UDP IPv6 OSPF
    协议号 1 2 8 17 41 8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首部校验和:只校验数据包的首部,不校验数据部分。若校验出差错,则数据包立即被丢弃。

    校验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数据分片:

网络层:数据包,最大为65535字节,当数据包数据部分大于1480字节时,数据部分将分片,确保传输给数据链路层时的首部(20字节)+数据部分总大小不超过1500字节。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最大为1500字节,最大传输单元MT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使用抓包工具排除网络故障–网速慢

  • 原因:
    • 路由器到internet的问题
    • 内网堵塞的问题
  • 处理:使用抓包工具,可以抓到三种数据包(广播包、多播包、给自己的数据包)

2.IP协议

1.路径–路由表:

  • 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设置的源IP地址到目的IP地址所经过的路由器的路径。
  • 动态路由表:源IP地址到目的IP地址所经过的路由器根据RIP协议自动选择的路径。

2.网络畅通的条件:

​ 数据包有去有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网络不通需查询两个点:
    • 源主机、目的主机是否配置网关。(不配置网关的计算机无法将数据包发送到其它网段)
    • 路径上的路由器的路由表是否配置完好。(各路由器是否有到目的网段的路由表)

3.静态路由

1.路由器配置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路由器1–广域网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路由器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路由表添加命令: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2.2

ip route 当前路由器ip 当前路由器子网掩码 下一跳路由器ip

3.数据包沿途经过的路由器查看命令:

tracert 192.168.1.2

tracert 目的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静态路由的缺点:

  • 只适合于小规模的网络。
  • 不能够自动调整路由。

4.动态路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RIP工作特性:周期性(30秒一次)广播路由表。

  • Rip协议:最优路径选择协议

2.动态路由的特点:

  • 30秒更新一次路由信息。
  • 最大跳数,15跳。(即最多能经过15个路由器)

3.路由表添加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最优路径选择协议

  • Rip协议:根据路由器选择,即选择经过的路由器数量最少的路径。
  • Ospf协议:根据带宽选择,即选择路径中路由器总带宽最高、开销最少的路径。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