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务?
事务由单独单元的一个或多个SQL语句组成,在这个单元中,每个MySQL语句是相互依赖的。而整个单独单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单元中某条SQL语句一旦执行失败或产生错误,整个单元将会回滚。所有受到影响的数据将返回到事物开始以前的状态;如果单元中的所有SQL语句均执行成功,则事物被顺利执行。
1. 为什么要讲InnoDB的事务呢?
严格上来说,事务必须同时满足4个特性,即通常所说事务的ACID特性。虽然理论上定义了严格的事务要求,但是数据库厂商出于各种目的并没有严格满足事务的ACID标准。例如,对于MYSQL的NDB Cluster引擎,虽然支持事务,但是不满足D的要求,即持久性的要求。对于Oracle数据库来说,其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AD COMMITTED,不满足I的要求,即隔离性的要求。对于InnoDB存储引擎而言,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是READ REPRATABLE,完全遵循和满足事务的ACID特性
2. 什么是事务的ACID
1. A(atomicity) 原子性。一个事务的执行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事务里面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不可以只执行其中的一部分。
2. C(consistency) 一致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应该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如果上述例子中第2个操作执行后系统崩溃,保证A和B的金钱总计是不会变的。
3. I(isolation) 隔离性。通常来说,事务之间的行为不应该互相影响。然而实际情况中,事务相互影响的程度受到隔离级别的影响。文章后面会详述。
4. D(durability) 持久性。事务提交之后,需要将提交的事务持久化到磁盘。即使系统崩溃,提交的数据也不应该丢失。
来源:https://blog.csdn.net/H_Expect/article/details/99607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