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选取对训练数据有分类能力的特征,常用的有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 )
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信息增益用在ID3、C4.5决策树生成算法中
wikipedia中信息增益的公式
Pr(i|a)是在a的属性下,第i个类别的概率
IG(T,a)是特征a对数据集T的信息增益
H(T)是数据集T的经验熵
H(T|a)是特征a给定条件下T的经验熵
一个特征的信息增益越大,特征的分类能力越强
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 )
基尼不纯度用在CART生成算法中
wikipedia中基尼不纯度的公式
J是类别,pi是样本属于第i类的概率
特征A的基尼不纯度
pA是特征A出现的概率,p(i|A)是在特征A的条件下,是类别i的概率
一个特征的基尼不纯度越小,特征分类能力越强
2. 决策树生成算法
常用决策树生成算法包括ID3、C4.5、CART
在scikit-learn中,使用的CART算法实现决策树
ID3算法
算法思想
1)计算所有特征的信息增益
2)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根节点
3)根据特征的取值建立子节点
4)重复步骤1-3,构建决策树
缺点
该算法是基于信息增益进行节点特征的选择,但该选择方法会倾向于属性值比较多的那些特征,易发生过拟合
不能处理连续的特征
C4.5算法
C4.5算法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了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信息增益比来进行特征选择,使算法不偏向于选择属性值较多的特征
信息增益比的公式
splitInformation(D,A)是数据集D关于特征A的熵
g(D,A)是特征A的信息增益
2)创建了阈值用来处理连续属性,把连续的属性全部放进一个列表,对列表属性排序,根据阈值分割列表
注意,排序会降低C4.5算法的性能
3)对属性值丢失的情况,直接放弃该样本
CART算法
算法思想
1)计算每个特征的基尼不纯度,选择基尼不纯度最小的作为最优切分点
2)比较每个特征的最优切分点,选择基尼不纯度最小的最优切分点,用它的特征作为最优特征,生成二叉树
3)二叉树的右边继续重复1,2,构建决策树
CART算法与ID3的最大不同:CART算法构造的是二叉树,二叉树精度通常高于多叉树
3. 决策树剪枝
预剪枝( prepruning)
预剪枝是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对树进行剪枝,提前结束树的分支生长。
优点:降低了过拟合风险,显著减少训练时间,测试时间
缺点:有可能导致欠拟合
预剪枝依据
1)作为叶结点或作为根结点需要含的最少样本个数
2)决策树的层数
3)结点的经验熵小于某个阈值才停止
后剪枝(postpruning)
后剪枝是在决策树生长完成之后,对树进行剪枝,得到简化版的决策树。
优点:欠拟合风险小,泛化性能通常高于预剪枝
缺点:训练时间比未剪枝和预剪枝大的多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vshen999/p/1007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