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源的商业模式
人类社会的每次飞跃,都源于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速度的飞跃。文字,纸张,印刷术,互联网,都带来了文明的跃进。知识是在交流中增长的,人类绝大多数知识都是开源的,闭源的(秘密)只是历史中的偶然,人类的进步来自于普遍共享的知识。正如Linus所说,开源是常态,闭源才是偶然。当然,软件开源运动,一部分是理想主义者的情怀,还有更大一部分是商业公司的策略,就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开源商业模式。
顺便说一句,开源能做大利润的确实不多,唯一例外是Redhat,这个有人研究过。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开源运动大致分为非盈利组织开源,商业公司开源和个人开源这几类。而前两者,并不是想做活雷锋。只有个人开源这种方式,基本上可以认同为是一些geeks理想主义的产物。
这里着重阐述一下前两者的开源商业模式。有人说开源本身存在商业利益,这个是开源项目的结果而不是驱动力。因为使用开源项目的最终产品如果产生商业利益,相当于凝结在开源项目中的劳动产生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这个东西是需要购买的,这就是为什么开源项目也能挣钱,前提是有人用这个开源项目。如果一个人的开源项目被大规模使用,那这个人基本这辈子吃喝不愁,比如Linus Torvald,Rod Johnson等等。
最初的一帮欧美程序员,福利高待遇好一天没吊事儿还闲的蛋疼,觉得自己很牛(实际上有些人确实很牛)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名誉和声望),于是就有了GNU之类的开源协议。接下来,真正做的不错的开源软件和组织之所以能发展,根本不是靠着几个程序员的一腔热情,都是有大金主(公司)在背后支持,这些大金主当然不是活雷锋,有些图名(比如eclipse@IBM),有些图利(比如CentOS@Redhat)。
同理,现在国内开源的东西逐渐多起来的主要原因也是BAT之流已经做大做强,有了几个闲钱,里面渐渐也出现了一帮福利高待遇好没吊事儿显得蛋疼的程序员,想来实现人生价值。
开源就是所谓的先铺市场,再捞钱,这也是当前互联网行业流行的商业模式。Linux,hadoop这些开源软件和生态系统,都是先期免费铺垫市场,然后创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就可以在整个平台下构建支持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对同行竞争中的公司企业来说,道理是这样的:在某个市场里,A占85%份额,B占10%,C占5%。那么C肯定会选择开源,因为不开源也是死,开源也是死,后者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A是不会选择开源的,否则A的老大就是脑子抽抽进水了。参考O记甲骨文,为了防止开源软件占领市场份额,直接全资收购了mysql这个开源数据库;微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是被形式所迫,不得已免费win10,并不想,也不准备完全开源windows源码。
未完待续。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75789/blog/67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