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I文件采用的是RIFF文件结构方式,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资源互换文件格式)是微软公司定义的一种用于管理windows环境中多媒体数据的文件格式,波形音频wave,MIDI和数字视频AVI 都采用这种格式存储。构造RIFF文件的基本单元叫做数据块(Chunk),每个数据块包含3个部分,
1、4字节的数据块标记(或者叫做数据块的ID)
2、数据块的大小
3、数据
整个RIFF文件可以看成一个数据块,其数据块ID为RIFF,称为RIFF块。一个RIFF文件中只允许存在一个RIFF块。 RIFF块中包含一系列的子块,其中有一种字块的ID为"LIST",称为LIST,LIST块中可以再包含一系列的子块,但除了LIST块外的其他所有 的子块都不能再包含子块。
RIFF和LIST块分别比普通的数据块多一个被称为形式类型(Form Type)和列表类型(List Type)的数据域,其组成如下:
1、4字节的数据块标记(Chunk ID)
2、数据块的大小
3、4字节的形式类型或者列表类型
4、数据
下面我们看看AVI文件的结构。AVI文件是目前使用的最复杂的RIFF文件,它能同时存储同步表现的音频视频数据。AVI的RIFF块的形式类型是AVI,它包含3个子块,如下所述:
1、信息块,一个ID为"hdrl"的LIST块,定义AVI文件的数据格式。
2、数据块,一个ID为 "movi"的LIST块,包含AVI的音视频序列数据。
3、索引块,ID为 "idxl"的子块,定义 "movi"LIST块的索引数据,是可选块。
AVI文件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面将具体介绍AVI文件的各子块构造。
从上面的图上可以看到另一种特殊的数据块,用一个四字符码'JUNK'来表征,它用于内部数据的队齐(填充),应用程序应该忽略这些数据块的实际意义。
下面仔细的介绍每个子块的内容:
2.1信息块
信息块包含两个子块,即一个ID为 avih 的子块和一个ID 为 strl 的LIST块。
"avih"子块的内容可由如下的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 FOURCC fcc; // 必须为'avih' DWORD dwMicroSecPerFrame ; //显示每桢所需的时间ns,定义avi的显示速率 DWORD dwMaxBytesPerSec; // 最大的数据传输率 DWORD dwPaddingGranularity; //记录块的长度需为此值的倍数,通常是2048 DWORD dwFlages; //AVI文件的特殊属性,如是否包含索引块,音视频数据是否交叉存储 DWORD dwTotalFrame; //文件中的总桢数 DWORD dwInitialFrames; //说明在开始播放前需要多少桢 DWORD dwStreams; //文件中包含的数据流种类 DWORD dwSuggestedBufferSize; //建议使用的缓冲区的大小, //通常为存储一桢图像以及同步声音所需要的数据之和 DWORD dwWidth; //图像宽(以像素为单位) DWORD dwHeight; //图像高(以像素为单位) DWORD dwReserved[4]; //保留值 }MainAVIHeader; |
"strl" LIST块用于记录AVI数据流,每一种数据流都在该LIST块中占有3个子块,他们的ID分别是"strh","strf", "strd";
"strh"子块由如下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_avistreamheader { FOURCC fccType; // 流的类型:'auds'(音频流)、'vids'(视频流)、 |
上图是一个strh块的内容,73 74 72 68是strh,是此块的标示符,后面紧跟着此块的大小00 00 00 38,后面四字节是vids(绿色部分),代表着视频帧,注意后面是编码的类型,此处为H264,如红色框所示。
"strf"子块紧跟在"strh"子块之后,其结构视"strh"子块的类型而定,如下所述;如果 strh子块是视频数据流,则 strf子块的内容是一个与windows设备无关位图的BIMAPINFO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 { BITMAPINFOHEADER bmiHeader; RGBQUAD bmiColors[1]; //颜色表 }BITMAPINFO;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HEADER { DWORD biSize; LONG biWidth; LONG biHeight; WORD biPlanes; WORD biBitCount; DWORD biCompression; DWORD biSizeImage; LONG biXPelsPerMeter; LONG biYPelsPerMeter; DWORD biClrUsed; DWORD biClrImportant; }BITMAPINFOHEADER; |
如果 strh子块是音频数据流,则strf子块的内容是一个WAVEFORMAT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WORD wFormatTag; WORD nChannels; //声道数 DWORD nSamplesPerSec; //采样率 DWORD nAvgBytesPerSec; //声音中每秒的数据量 WORD nBlockAlign; //数据块的对齐标志 WORD biSize; //此结构的大小 }WAVEFORMAT |
"strd"子块紧跟在strf子块后,存储供压缩驱动程序使用的参数,不一定存在,也没有固定的结构。
"strl" LIST块定义的AVI数据流依次将 "hdrl " LIST 块中的数据流头结构与"movi" LIST块中的数据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数据流头结构用于数据流0,第二个用于数据流1,依次类推。
数据块中存储视频和音频数据流,数据可直接存于 "movi" LIST块中。数据块中音视频数据按不同的字块存放,其结构如下所述,
音频字块
"##wb"
Wave 数据流
视频子块中存储DIB数据,又分为压缩或者未压缩DIB,
"##db"
RGB数据流
"##dc"
压缩的图像数据流
可以看到数据块是以movi为开始,然后是音视频标示符+块大小,依次存放,每个块以四字节的标示符为开始,可表现为list---size----movi---00db---size---01wb---size----00db---
,其中音视频流的顺序不固定。
avi文件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压缩的,和非压缩格式的。对于压缩格式来说,也可采用不同的编码,也许你曾经遇到有些avi没法识别,就是因为 编码方式不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解码,你就没法识别视频数据。AVI的编码方式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 mpeg2,mpeg4,divx等。
2.2 索引块
索引块包含数据块在文件中的位置索引,能提高avi文件的读写速度,其中存放着一组AVIINDEXENTRY结构数据。如下,这个块并不是必需的,也许不存在。
typedef struct { DWORD ckid; //记录数据块中子块的标记 DWORD dwFlags; //表示chid所指子块的属性 DWORD dwChunkOffset; //子块的相对位置 DWORD dwChunkLength; //子块长度 }; |
index段是可以没有的,视频一样可以播放。可是当你要拖动视频时,视频不会立刻跳到你所要的位置,而是加快播放速度,直到到达目标位置。而有索引段时可直接到达所要的位置。
3 拓展
根据实际文件我们看一下索引部分的结构。
首先是idx1的标示符69 64 78 31,其次是整个索引块的大小,4byte,下面就是具体的音频流、视频流的信息,首先是流的标示符,30 30 64 62,如图红色框所示,是00db代表视频流,后面蓝色框的四字节是代表是否是关键帧,10 00 00 00是关键帧,不是关键帧用00 00 00 00,后面紫色框是块的偏移地址,此地址是针对数据块的movi的标示符,最后灰色框中的四字节代表此块的大小。
下面看一下这个偏移地址
首先找到movi的地址是0x1F0+C=0x1FC,第一个00db块的地址是0x200,如图中粉色线所示,其偏移量是0x200-0x1fc=0x04
注:这里面的数需要高低位转换,例如此处00db块的大小是E0 72 00 00,实际大小应该是0x000072E0。
下面我们验证一下第二个块的偏移地址是否正确。
可以看到第二个块的地址是0x74E8,则偏移地址是0x74E8-0x1fc=0x72EC,则对应的值应该是EC 72 00 00,查看一下上面索引截图里面的偏移值确实也是此值。
通过RIFF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区中都是以视频流、音频流间隔存放的,但是间隔又不相同。其实,这个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关系,即使把所有 的视频流放在一起,然后下面才是音频流,也是可以工作的,此时只需要更改一下索引表。可以通过UltraEdit工具直接右击打开avi文件进行修改。
还可以发现一个avi文件中一般只有一个LIST:movi,此时可以人为的添加一个LIST:movi,在其放置一些音频流和视频流,并需要修改索引表,此时偏移地址只能以第一个movi的位置为准,否则无法解析,不能正常播放。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2404244/blog/7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