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bowPlan团队项目-总结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06 14:10:46
博客介绍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nsy/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www.cnblogs.com/harry240/p/11524252.html
团队名称 RainbowPlan
这个作业的目标 团队成员的学习体会、总结与报告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Rainbow-Plan/Rainbow-Plan-ES

1.团队介绍

学号 姓名
201731024235 何继武(组长)
201731024221 李全喜
201731024222 谢凯宇
201731024229 傅伟鑫
201731024112 肖逸菲
201731024110 成湘
201731024106 母丹

2.队员们的开始和结束:

有请第一位发言人

姓名 何继武
学号 201731024235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lobooi/p/11505469.html

一、自己第一次作业的提问到现在

  • 有点意外地是,我当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就有去尝试找到答案,所以在当时我基本都了解到了自己问题的解答,也可能是我的习惯,如果能马上查就马上查,查不到才会记下来,或者感觉查的不足也会留下来,之后再想。
    所以实际上,一般态度是,有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想办法马上解决,不过还是确实有一个问题:“markdown的表格样式,实际上是不支持合并单元格的,需要的话可以怎么操作?”——在当时我好像没查到详细的解决方式,应该是要设计编写语言的,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放下了(后来忘记了),当然他也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困扰和麻烦,所以这可以说,并不是我现在要突破的问题,但要拿个小本本记下来。

  • 关于前前后后学完整个软件工程的课程,自然是会遇上许多新问题,一方面是技术上,一方面是团队上(在团队上的问题,我有写在Beta总结报告里)。不得不说:在整个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就是软件的逻辑性问题,因为技术上的问题,多多少少还是能在网上找到差不多的知识或者解决方法,但是自身软件的构架与逻辑问题,就不是单纯能在网上找的到的了。当然按照我的性子,肯定会找会找方法解决的,经过我反复思考总结再思考在总结,我就形成的从“点逻辑”到“局部逻辑”再到“全局逻辑”的思考分析模式以及相应的逆向匹配检查的模式 ;这样的模式构成,就是从软件的构架模式中思考研究出来的(归功于上课认认真真听课),哈哈哈哈。

  • 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解决问题,贵在坚持。

二、收获与体会

  • 我自己知道的是,我们的学习编程相关的技术,虽然确实很少,但是我自己很喜欢,所以学的很认真,也心满意足地收获了许多许多自己渴望的知识,但是,每个学期其实都是对这样的技术丢丢放放,需要了就重新复习学习,不需要了就不闻不问,那我学到的,何为之用?
    其实,我自己也不太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当我切切实实地通过一个个白天黑夜写出了我们团队自己的软件的时候,我是真的很高兴和激动,觉得自己遇到的种种挠头伤脑的问题,付出的时时刻刻,没有白费,也没有辜负队友的支持与浪费队友的帮助。
    原来,可以一试! 学习本就是反反复复的过程,“学而时习之”,尽管不是做到自主自觉去复习,但是每次重新来“习之” ,都会发现“温故而知新”,这应该就是学习的最大收获吧。

  • 又辛苦又满足可能是我最大的体会了:尽管我没有确切的一条条列出我的问题和学到的东西,但是我亲手写出的每一行代码,我花了的每分每秒,可谓是铺满了“脑细胞的尸体”,总是向更好一点,所以花的时间又多了一点,死的脑细胞也又多了一点,但是最后运行起来的界面,收藏起来的“小五你好”,亲眼告诉我所有辛苦都有了回报。
    这些回报不仅让我感到大大地满足,也在进一步鼓励着我继续努力,让我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尽管最后的第一代成品谈不上完美,但我们有力量继续完善。(很多时候想小小地把自己写的藏起来,又忍不住拿出来让别人夸夸自己,哈哈哈哈哈)

  • 说一点正式的:关于课程,其实我觉得挺好的,但对于骨干人员或者小白同学来说确实有不少压力,所以,可能课程模式也确实需要和我们一样,继续完善与进步;此外 感谢老师与几位助教同学的监督、提醒、支持、帮助和为我们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你们辛苦了!

有请第二位发言人

姓名 李全喜
学号 201731024221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kingxi/p/11507186.html

一、对自己提问进行解答
(1)什么是软件工程?

  • 答:软件工程是把工程概念运用到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是一系列的软件开发活动
  • 解答过程:首先查阅书籍熟悉相关概念,在此次团队项目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软件工程究竟是什么意思。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软件开发的过程。

(2)在软件开发团队中,如何区别对待,分发不同的待遇,大锅饭会降低员工作积极性?

  • 答:团队贡献度,严格根据人员百分比,评选出团队中最好的20%,中间的70%以及需要改进的10%。划分等级公开刺激的做法,把团队成员分成A, B,C这样不同的等级。
  • 解答过程:通过此次团队项目开发作业,亲切的感受到,软件开发团队中,大锅饭问题和抱大腿的问题,解决方案就是在项目刚开始阶段就分配每个人的具体任务,强制要求完成。

(3)什么叫做场景测试?

  • 答:在做软件测试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在现实环境中用户使用软件的流程是怎么样的,然后,模拟这个流程,看看软件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使软件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
  • 解答过程:在本次团队项目过程中,也使用到这个方法,就是按照用户使用的流程来对软件进行测试和改进,从而使应用更满足用户需求。

二、经过这学期的学习,你掌握到了哪些以前没有的技能,你是如何掌握的?

  • (1)首先会使用CSDN写博客,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也没有听说过博客园。
  • (2)CSDN简直就是程序员的乐园,很多的编程大佬汇集于此,几乎现阶段遇到的任何程序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 (3)收获到代码测试方法,在这之前对于代码测试只是听说过,不知道是什么,有什么用。
  • (4)团队合作,过去几乎所有的作业都是单独完成,虽然这次团队项目中自己做的不好,但是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平时缺少团队合作的经验,这次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深刻体会与学习总结

  • 首先软件工程这门课我觉得十分好(没有吹彩虹屁),对我们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十分重要。尽管地信核心是空间分析,但主要还是依靠计算机知识实现。这个课对我们以后做专业软件开发项目非常有帮助,。
  • 然后,如果这门课如果可以开在大二更好,大二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C#),课程也不是很多,也有时间认真做。就我个人而言,我本身对编程也比较有兴趣,因为大三才选了专业的开放性实验,除了平时学习要求,实验进度也有要求,所以课余精力不能全部放在这个项目上,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 总之,这门课下来还是收获很多,熟悉软件开发的流程,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起码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去哪里找帮助,还有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感谢肖老师传授知识,感谢两位助教同学的耐心帮助和指导。

有请第三位发言人

姓名 母丹
学号 201731024106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mudan/p/11480595.html

通过这次课程学习,我明白了很多东西,也有点明白了以后的前进方向。

  • 首先,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博客的编写,发布,markdown的一些语法,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体会到了:软件开发的艰难,也有尝到软件成功运行后的一丝喜悦,还在整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团队协作的想法,和自己的队员一直完成任务比自己单独自己做任务要简单轻松高效的多,还可以从队友身上学到很多自己不会的东西,比如PPT的制作的小技巧之类的,是一个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过程,一个有收获的过程。
  • 后面跟着我们组长把课程作业做下来,还是觉得软件方面的东西对我来说太难了,我觉得我没有代码编写的能力,我没有从中获过到太多的成就感,没有成功时来之不易的喜悦感,所以,我感觉我可能不太适合这类专业,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考研,在后面的日子里面好好努力好了。

有请第四位发言人

姓名 肖逸菲
学号 201731024112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XYFWXR/p/11504720.html

一、对软件工程的想象和提出的问题的解答
   软件工程作为我们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最开始我认为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加上从上一级学长学姐那儿了解了一些课堂讲授内容和其他有关情况,觉得这门课挺有趣。但这学期实际上下来,感觉并不容易。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实在对开发软件、编写代码这类事不感冒,所以一学期下来还算是比较煎熬。但是还好的是,我拥有一个很奈斯的小组,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对于第一次个人作业提的问题,我想对第二个问题应该是感受最深的。我们小组选的开发英语学习的软件,最终最出来的效果也不算是多精美或是多复杂。但就是这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团队7名成员分工合作,有做UI设计的,有做数据库链接的,有写代码设计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感觉到一些电视上演的很轻松很快把一个软件开发出来的情况应该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想要开发一个软件,除了初步成型后,还要经历一系列自测和公测,要不断修改与琢磨,才可能投入市场。
  
二、新问题:从事软件工程相关职业的上班作息是怎样的?

三、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与动手实践,我对软件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明白了一个团队分工协作,共同进步的重要性。因为实际参与了,虽然所做的不多,但还是切切实实有所学,有所获。

四、体会:九周的软件工程课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九周的学习再加上完成个人作业、完成团队项目开发,让我学习到不少软件工程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在团队合作这一块,我们通过线上交流,线下开会讨论,在队长的带领下,进步了不少,也最终做出了我们团队的软件。但是也是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在将来的从业道路上,我应该是不会选择软件工程相关职业。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因为这门课程让我体会与学习到了从前没有见过的东西,于我人生而言,都算一种充满意义的体验

有请第五位发言人

姓名 成湘
学号 201731024110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amelia13/p/11504811.html
原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amelia13/p/11978968.html

个人总结与分析
  一眨眼,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的学习就结束了。说实话,我对自己的表现存在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下面我将根据助教的作业要求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尝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
Teardown和Setup方法?

答:SETUP和TEARDOWN都属于第三方单月测试API---XUnit(JUnit)中的两个方法名,setup方法主要实现测试前的初始化工作,teardown方法主要实现测试完成后垃圾回收工作。
简单的回答:
setup标记单元测试的数据初始化开始;
teardown标记单元测试完成并开始回收初始化数据垃圾。

问题二:
软件工程的命名规范?
答:
详见:https://wenku.baidu.com/view/ef8e544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d.html

问题三:
软件工程的软件过程模型?
答:软件过程是一个为创建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活动,动作和任务的框架。包括瀑布模型、增量模型、演化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
详见: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198797/article/details/91380511

问题四:
软件需求分析在软件工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为软件的开发起到了决策的作用,提供了开发的方向, 并指明了开发的策略,在软件开发及维护中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收获与体会
  刚开始学这门课程时,就老师上课内容来看,还是能基本吸收的,但是到了后面一点,”干货“真正开始时,我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储量不够用,尤其是,对上学期刚学的C#掌握十分欠缺让我在编写代码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一学期下来,其实自己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平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遇到困难不爱研究。
  收获也是有的,首先是对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了软件开发的重要步骤(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以及完成这些步骤大致需要做些什么。其次就是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第一次团队项目计划答辩时,个别小组的项目让我产生了质疑,因为当时对软件工程确实是认识不够,就觉得这怎么能做得出来,但是最后他们都做出来了,并且很成功,我想这肯定离不开他们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努力。

有请第六位发言人

姓名 谢凯宇
学号 201731024222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Isxky/p/11508763.html

  回望第一次的作业,我对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想象应该是和c#课程一样的,上课讲述怎么编写代码,期末进行考试。但是这门课程实际上却是介绍关于软件怎么开发以及开发的整体过程,关于代码讲解的不是太多,考试也是通过平时的做个人作业和项目,和我想象的有比较大的出入的。在第一次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客观的问题各有各的看法,也有提出goto函数的使用与以前不同,但是通过搜索发现可以有多种用法。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肯定也会产生问题,如代码的编写,还有软件的打包,软件中的一些其他问题等。
在这一学期中,通过助教的博客和百度,学习掌握了一些平台的使用如git、GitHub、CSDN、博客园等,通过书籍与网页浏览学习到了软件开发的一些基本过程如开发的时间安排,人员的分工合作,与代码的编写,对于很多的代码都可以自己进行编。这些都是以前所欠缺的。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在一次次的作业和项目软件的完成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收获,看着软件慢慢的成型也感觉到了开心与满足。同时也深感自身的不足,代码的编写使我感觉自己原来是这么的知识匮乏,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总之,这学期的学习收获是令人欣喜的,不仅学习到了很多平台的使用和软件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查看到了自身对于代码编写的不足,使我能够查漏补缺,可以通过现在的学习提升自身。

有请第七位发言人

姓名 傅伟鑫
学号 201731024229
第一篇作业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lanti/p/11507945.html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大概了解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的思想。在第一次作业时,我对软件工程这门课有许多疑问,特别是关于代码规范化的问题。我曾经认为代码规范化并不重要,只要能把程序写出来,怎么写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在我学习了软件工程这门课后,我才知道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软件开发需要开发团队所有人的参与,这时候代码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连自己团队里面的人都看不懂自己的代码,那么软件的开发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这一个学期里面,我在老师及助教的带领下熟悉了软件的开发流程,学会了使用GITHUB,CSDN博客园等平台,发现了软件的新世界。以前以为编程是枯燥乏味的,现在对编程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
  在一学期的学习后,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在与大家的相处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3.Github地址:

Rainbow-Plan-ES
GIT团队项目
GIT团队文档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