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作文3800字:
本书的封里是这么介绍作者的:“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的研究根植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的身份,以及他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联系都没有引起我起初阅读此书的兴趣。庆幸的是,我至今不曾染指这三门学科,我觉得我的智商不足以应付那些晦涩难懂又尖酸刻薄的文字。不得不承认,我浅薄的学识甚至也是仅仅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名字如雷贯耳而已,他们的著作入不了我简陋的书架,图书管里摆放他们作品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是禁地,有金庸、古龙这样的大侠镇守着大门。
本书仅有八万字,约等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14210字)的六倍,是著名的畅销书《人性的弱点》(445000字)的五分之一。字数少构成了我向书友会推荐此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即便是书友最终不喜欢,也不会损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书友们可能的失望预期,我还分享了此书的PDF版。本读书笔记可以作为本书的推介,通过尽量不加入主观理解的方式对全书进行简要的介绍。同时书友们也可以借此来判断是否值得阅读。
第一章爱是一种艺术吗?
首先,作者指出“很少有人认为,爱还有需要学习的东西”,并分析了造成这种误解的三个原因。
其一,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问题。
其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即如何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
其三,把激情与永恒的爱相混淆。
对以上三个原因的分析,得出了本章问题的答案:“对爱来说,只有一条克服失败的恰当途径——找出失败的原因,并着手探索爱的真谛。”
然后,作者认为学习爱的艺术与学习其他任何一门艺术的过程一样,“一方面是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是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更重要地,作者指出,是要将“爱”这门艺术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关注。“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很少尝试学习爱这门艺术?尽管他们明显地失败,尽管他们对爱如此如饥似渴。因为他们认为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成就、名望、金钱、权力,比爱更重要,并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研究这些东西上。”
第二章爱的理论
一、至于为什么有“爱”?
人作为高级动物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人具有认识能力。即作者书中所说的“人具有天赋的理性。他是了解自身的生命体,他了解他自己、他的同伴、他的过去和未来的趋向”。爱的教育读后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7378.html)人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基于前述的认识能力,对孤独和隔绝有着本能的恐惧。因此,“人的最深层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这个观点是本书的前提,与我之前的认知有很大的不同。
它一下子抓住了我好奇点。但我知道,完全接受这个观点可能比之前我接受“爱是来源于繁衍的性本能”还要困难,这需要对作者思想体系进行全面的了解,或者是随着人生的经历而自悟。
人克服分离有三种通常的方式。
其一,使自己陷入一种“迷狂的状态”。比如宗教仪式、醺酒、药瘾。迷狂的状态使自己麻痹。
其二,是与他人达成“一致性的结合”。“建立与群体及其风俗、习惯和信念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其三,置身于“创造性活动”中。把自己同物结合,同世界结合。如画画、音乐、写作等能看到劳动成果的活动。
作者认为,第一种方式获得克服分离的效果是倏忽即逝的,第二种方式“是虚假的”,第三种方式“不是人际的协调”,甚至有可能把人变成机器或官僚机构的附庸。因此,上述三种方式均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圆满的回答在于达到人际的协调,在于我与另一个人融于一体,在于爱。”
二、至于什么是爱?
作者认为爱的形态可以分为“共生性结合”与“成熟的爱”。“共生性结合”是初级阶段的爱的形态,如母体与胎儿,相互依赖,如果初级形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发展,没有上升为“成熟的爱”,可能造成心理疾病,如虐待狂和受虐狂之间,同样相互依赖,并深以为“爱”。
作者认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在于给予的行为。”“富有。并不是说拥有很多财富的人就富有,而是慷慨解囊的人才富有。从心理学角度讲,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
爱的其他因素。
关心:“爱是对所爱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责任:“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尊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
了解:了解他人,是一种爱的欲望。窥探别人隐私的冲动和小时候对小动物残忍肢解等属于错误的途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爱,“对他人主动的洞察力”,也就是了解他人。
三、对“性本能”论的批判
作者认为弗洛伊德仅从生理学的角度探索“爱”,是对性没有深刻的理解。“有必要从心理学领域扩展到生物学和存在的领域,从而纠正和深化他的思想。”“存在”这个词,将“爱”哲学化了。我对哲学的接触止步于开始,即所谓的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至于本书的讨论范畴,我认为一定要将“爱”哲学化的话,可能就是“爱是什么,爱从哪里来,要如何去爱”了。因为,这三个问题是我在看到本书书名的时候想要得到的答案,也正好是本书要旨。
四、父母对子女的爱
通过作者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也是不言自明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对个人关于爱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说起着决定性影响,说是我们对爱的感受的最初来源也不为过。作者认为,爱分为“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是无条件的爱,相互依赖,不求报答。父性之爱是有条件的,强调独立,需要良好的反馈。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是完全人格的两个方面,其中一种性格的发展失败,都有可能产生精神上的缺失。
五、爱的对象
尽管对不同对象之间的爱有差异,但本质上,作者认为“爱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1.兄弟之爱(对他人的爱)。兄弟之间的爱是相互平等的爱,比如同情弱者和理解他人。
2.母爱。母爱既是“绝对必要的关心和责任”,又是“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关心孩子的成长。”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个角度来看,孩子的成长过程又是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赖的过程。因此,母爱的伟大不仅在于无条件的对孩子的爱,还在于给予。
3.性爱。性爱与“堕入”情网的强烈感受是有区别的,不应混淆。我将作者(或者更恰当地说,是译者)所谓的“堕入情网的强烈感受”浓缩为“激情”。作者认为激情是短暂的,因为一旦彻底了解,就会逐渐失去激情,导致分离,从而去寻找另一个激情,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爱。迷惑的性欲大大地助长了这一循环(这不是作者的原话,但我认为归纳得不差)。作者认为“性爱是一种排他的意愿与承诺的行为。”“爱上某人不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和一种承诺。”排他性与“占有”是有区别的。“排他性”的爱,是“两个人之间的自我主义,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从自身的存在本质出发去爱——并且也在他或她的存在本质中感受另一个人的爱。”
4.自爱。自爱与自私是有区别的。人应该自爱,自爱的人才懂得爱他人。自爱不是自私,相反,自私是由于缺乏自爱引起的,自私不容对他人有任何关心。与自爱相对的是“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的无私。”这种宣称完全无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遑论爱他人。这种“无私”是虚伪的爱,是一种心理疾病。“表明他没有任何爱的能力和欣赏任何东西的能力。”这在母爱中时有体现,对于某些母亲来说,“无私的”母亲与自私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没有多大的不同。实际上,“无私的”影响常常更坏,因为母亲的这种“无私”蒙骗了孩子,使孩子无法批评她。他们承担着不让母亲失望的义务,他们接受的是母亲在美德的掩护下厌恶生活的影响。如果你有机会研究一个真正自爱的母亲的影响,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比被一个自爱的母亲的爱更有助于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快乐和幸福。
5.对上帝的爱(宗教与信仰)。宗教信仰这种特殊的爱,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共性:同样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神的拟人化这一过程。与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存在共性:神的爱具有母性的一面和父性的一面。神无条件地爱世人,同样也有原则,触犯原则即受惩罚。
第三章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
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分析,即便现在看来也不过时。我们经常对这样的社会学家表现出过多的惊讶。比如著名的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完美新世界》《一九八四》和《我们》。虽然均成书于离我们遥远的时代,但似乎就在说着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这些作者难道都是预言家吗?我认为不是,之所以这些思想能一致保持新鲜,是因为他们揭露了人性的本质。
“无论生活在哪种特定文化中的个人的爱的能力,都取决于此种文化对一般人的性格所产生的影响。”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大部分描述与如今没有什么区别:
“有用的物和有用的人的能力和技术都被转化为商品”“资本控制劳动”“丧失独立性”“失去个性”“疏远自己、疏远他人、疏远自然”“孤独感、不安全感、焦虑感和内疚感”。甚至,针对上述负面情感,我们的文明提供了许多帮助人们意识不到这种孤独的姑息剂:娱乐产业,不断购买新东西。丰衣足食,得到了满足,但失去了自我。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3836229/blog/30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