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 脚踏实地的来
两年来,关于强迫下载,我克服得很好,基本没有让过多的资料堆积在我的电脑里,保存的资料基本通过及时的消化,加入到自己的知识仓库,微博也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便捷的观察工具,对零散的时间进行充分利用。 不知大家现在的境遇如何?今天分享王迪发表在《大学生•中国校园》上的一篇文章——看似积极,其实焦虑。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精力和各种资源。 正文: 我有一个好友D,她不吃早餐,偶尔翘课,时常熬夜,对所学专业意义持怀疑态度。在大学校园里随机挑10个人,8个都和她相似。 某一天,我向她借移动硬盘,发现500G的空间几乎全被装满。所有的内容分门别类,安置在十几个文件夹里。除电影以外,其余的内容几乎都与学习相关——公开课、纪录片、英语听力、电子书……问她,这些东西看过多少?她答道,不到三分之一,面带愧色。花了不少时间下载,都是有用的东西,以后可能用得到。她又补了一句。事实上,那剩下的三分之二也许永没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我们彼此心知肚明。 几天后,听说她又买了一个新的移动硬盘,那些在“下载”名单上排队的资源终于找到了去处。于是,新一轮填满500G的征途又野心勃勃、兴致盎然地启程了。 这情景对现代人应该都不陌生。谁的电脑或硬盘里没有着几个、十几个G可能会在某天有用但从来不会再次打开的文件夹,每当在网上遭遇可以填补自己知识网络上空白点的资源,我们会下意识像打鸡血一样亢奋,手指会毫不犹豫地点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