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核心协议。它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服务,即依赖其他层的协议进行错误控制。在局域网环境中,IP协议通常封装在以太网帧中。所有TCP、UDP、ICMP和IGMP数据都封装在IP数据报中进行传输
- 版本(version)说明IP协议的版本,允许从一个协议版本变为另一个版本。
- 长度(length) 描述分组头的长度。
-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TOS)用于指示数据报所需的服务类型或“质量”。处理数据报的路由器阅读这个域,如果需要,将提供优先服务。以前,这个域指示军事急件或关键事件所要的优先处理。根据在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最近的讨论看出,现在,TOS的定义已经改变为减少延迟、减少金钱开销、增大吞吐率,或增加可靠性的需要。
- 总长度(Total length) 说明数据报的总长度,最大长度为65,536个字节。
- 鉴别(Identification)提供连接独立分段数据报的信息,于是目的站点就可以将它们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分组。
- 标志(flags) 有两个标志位。第一个标志位指定一个分组不允许被分段,所以必须在能将处理分组当前长度的子网络上传输。第二个标志位指定一个数据报是一个分段分组的最后。
- 段偏址(Fragment offset) 对于分段数据报,这个域指出这个数据在分组中的原来位置,在重新组装的过程中将用到这个信息。
- 存活时间(Time-to-live)这个时间以秒为单位,它是数据报可以生存的时间。在传输中,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这个数据报就被认为丢失了,或在一个循环内并且被废弃。
- 协议(protocol)标识数据报的协议类型,这样就可以允许非TCP/IP协议工作。
- 分组头检验(header checksum)提供一个错误检查数值,以保证一个被分发分组的完整性。
- 源/目地址 这是数据报源地和这个数据报目的地的地址。选择(option)这个域是可选的,它提供了记录通过网络的一条路径或指定一条路径(源地路由选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