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估计

NB-IOT无线帧结构和下行物理信道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04 18:19:49
NB-IOT Downlink OFDM参数 1. 下行基于OFDMA, FF点数=128,基带采样速率1.92MHz,子载波间距15kHz,有效带宽180kHz=1PRB OFDMA: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OFDM技术的演进,将 OFDM 和 FDMA 技术结合。在利用OFDM对信道进行父载波化后,在部分子载波上加载传输数据的传输技术。OFDM是一种调制方式;OFDMA是一种多址接入技术,用户通过OFDMA共享频带资源,接入系统。 OFDMA又分为子信道(Subchannel)OFDMA和跳频OFDMA。 子信道OFDMA 子信道OFDMA将整个OFDM系统的带宽分成若干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包括若干子载波,分配给一个用户(也可以一个用户占用多个子信道)。 OFDM子载波可以按两种方式组合成子信道:集中式和分布式,如下图所示。 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将若干连续子载波分配给一个子信道(用户),这种方式下系统可以通过频域调度(Scheduling)选择较优的子信道(用户)进行传输,从而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另外,集中方式也可以降低信道估计的难度。但这种方式获得的频率分集增益较小,用户平均性能略差。 分布式系统将分配给一个子信道的子载波分散到整个带宽,各子载波交替排列,从而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但这种方式下信道估计较为复杂,也无法采用频域调度,抗频偏能力也较差。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3 20:45:35
本文是《计算机网络》的自学课程,视频地址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7486689。仅做个人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概述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发送模型 从层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 路由器检查数据链路层看是不是给自己的,如果是的话再看网络层决定走哪个口发出去。然后到数据链路层进行重新封装以比特流传递。 我们这一章只看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信道模型 链路与数据链路 链路指的是物理的线路 网卡+链路=数据链路 帧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帧 在数据链路层加上开始和结束,进入物理层进行传输。到了对方节点的数据链路层再把开始和结束去掉 数据链路层像一个数据管道 三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MTU:最大传输单元,以太网中不能超过1500字节 接收端如果没有接收到帧开始符或者结束符,就会把这个帧扔掉,因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帧。 透明传输 如果传输的数据不是仅由“可打印字符”组成时(在传输二进制文件的时候常常发生),就会出现问题 解决方法:转义 最后处理数据的话需要再去掉 差错控制 判断错误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n位0 除一个(n+1)位数,这个数随意选 做模二除法(每一位做异或运算,注意这不是二进制除法!) 最后传递的是:原本的数据+余数 接收方收到后用这个数再对那个(n+1)位数做除法,如果余数是0

对天基宽带通信系统的思考与关键技术探索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2-02 19:43:12
摘 要 :随着信息共享范围和带宽的不断提升,天基宽带通信系统引起了科研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军天基通用数据链的发展,并从工作频段和波形体制两个方面对可用的技术和工作体制进行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天基宽带通信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天基宽带通信系统;波形体制;链路建模;自适应调制;数字预失真 引 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不断推进,基于卫星的天基通信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能够在远离国土范围的区域扩展信息互联和保障的范围。随着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能够支持声音、图像、视频、互联网和企业级大规模数据流的天基宽带通信载荷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军天基通用数据链的发展,并从工作频段和波形体制两个方面对可用的技术和工作体制进行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天基宽带通信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 美军天基数据链发展简述 2001年美军首次提出天基通用数据链(CDL)概念。通用数据链作为美军取得高度成功的数据链系列,原应用于空基ISR平台,用于实现空集平台与陆地/海上指挥平台和情报中心之间的大容量态势共享,其功能和天基情报侦察监视(ISR)平台的需要非常相似,因此将通用数据链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向天基拓展不仅可以节省重新研制天基数据链系统的成本和时间,还可以直接利用美军现役的通用数据链空基

(经典文章)Information capacity and power control in single-cell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1995)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30 06:13:50
摘要:本文在用户衰落被完美测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可最大程度提高单小区多用户通信平坦衰落的信息容量的功率控制。主要特征为: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只有一个用户在整个带宽上进行传输,并且在信道良好时为用户分配更多的功率,而在信道不良时为用户分配更少的功率。另外,这些特征与衰落的统计无关。 本文给出了单径瑞利衰落情况下的数值结果。 结果表明,可以在理想功率控制(高斯)信道上实现容量的增加,尤其是在用户数量很大的情况下。 通过检查对立信令的误码率,结果显示了衰落信道上多用户通信中的固有多样性。 引言: 在当今使用的多用户蜂窝系统中,位于一个小区中的用户与该小区的中央基站之间存在两条主要的通信链路,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是指从用户到基站的信息流,它是经典多用户信道或多对一通信问题的示例(请参见[I])。下行链路是相反的情况,即从基站到用户的信息流。这是广播频道或一对多通信问题的示例(再次参见[I])。最近,人们对确定此类系统的容量非常感兴趣。在[21中,针对非衰落的高斯信道解决了单小区和多小区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息容量。[31]表明在线性小区和六边形阵列中建模的多小区情况下,上行信道的容量没有衰减。关于衰落信道容量的最新工作包括[41,[51]。在[61]中,考虑了在平均功率约束下最大化单用户瑞利衰落信道容量的最佳功率控制方案。在这里,我们通过考虑单小区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

对通信进一步了解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30 06:08:46
目前通信信道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信道建模,信道估计,信道均衡器设计,信道跟踪,信道的预编码。 信道建模是最基础的基础,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信道的模型的,不过目前时域抽头延迟模型比较流行,所有都是基于此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估计的方法,也没啥创新,全是一个结构。明面上是主流,但是我觉得肯定在别的变换域有更加方便的方法。 信道估计就是对参数进行估计,一般来说根据源信号的已知或未知,分为基于训练的信道估计和盲信号估计(及半盲方法)。基于训练的一般就是直接用伪逆求解。如果时变,就通过中间加入插值之类的方法。或者盲估计方法,一般都是HMM或者其他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框架下的各种方法。 信道均衡是从经过信道的输出中恢复源信号的过程。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一种直接从输出的信号特征中进行设计,一种就是先计算信道的参数,然后逆向建模,输出源信号。 信道跟踪一般来说,就是跟踪信道的变化,如果变化慢,可以使用LMS等进行跟踪,如果变换快,则可能需要使用符号检测器的信息及各个block的信道信息,结合构成EKF的结构之类的方法。还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30513593/article/details/101145072

LTE调度算法(下行)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1-29 14:53:05
LTE调度算法(下行) 一、调度概述 调度的基本概念 由于LTE采用共享信道,因此eNodeB需要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分配PDSCH以及PUSCH的资源,并通过特定的信道通知UE,这一过程称之为 调度 。 需要进行调度的信道:PDSCH和PUSCH 执行调度的信道:PDCCH 调度的周期:动态调度(1ms),半静态调度(20ms) 调度的最小资源:VRB VRB到PRB的映射方法:集中式和分布式 调度的基本流程 LTE采用共享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eNodeB的MAC采用快速调度的机制对资源进行分配,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调度周期介绍 动态调度周期:1ms,支持的业务类型:所有业务 半静态调度周期:协议中没有定义标准的周期,有些厂家为20ms,支持的业务类型:实时业务,例如VoIP。 动态调度即快速调度机制。 调度执行 基站通过PDCCH的DCI控制信息来执行调度流程,DCI信息包括以下几个重要信息: 资源映射信息(只针对下行调度) PRB映射信息 MCS MIMO模式 NDI HARQ重传进程号 通过下行PDCCH的DCI信息来执行,每个调度周期,UE都要监听PDCCH以获取下行调度信息。 二、下行调度算法介绍 下行调度器 下行调度主要负责为 UE 分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上的资源,并选择合适的 MCS 用于系统消息和用户数据的传输。 上图中名词解释: GBR(

5G:认识5G关键技术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1-27 15:35:06
如果您对5G技术标准与行业应用感兴趣,下面可能是您想要的: 5G技术标准与行业趋势报告 https://www.cnblogs.com/modaji/p/10630790.html 5G:认识5G关键技术 1、SDR 定义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 是一种无线电广播通信技术,它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协议而非通过硬连线实现。频带、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可通过软件下载和更新来升级,而不用完全更换硬件。 所谓软件无线电,其关键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说这种平台是可用软件控制和再定义的平台,选用不同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软件可以升级更新。其硬件也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不断地更新模块和升级换代。由于软件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是用软件实现的,如果要实现新的业务或调制方式只要增加一个新的软件模块即可。同时,由于它能形成各种调制波形和通信协议,故还可以与旧体制的各种电台通信,大大延长了电台的使用周期,也节约了成本开支。 特性 1)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软件无线电可以通过增加软件模块,很容易地增加新的功能。它可以与其它任何电台进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