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 生涯回忆录 《Pilgrimage》
前言 于 NOI2020 后写下本文。 本文简单提及了在写作时尚能回忆起来的,在我的 OI 生涯中对我的影响重大的人、事、比赛等。 写作本文,旨在在回忆允许的范围内,对 OI 生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总结。 开端 入门 我最早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在小学。 那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不错,就被老师推荐去学习编程。 就这样,我在局前街小学的何静老师的指导下,走上了编程的道路。 小学时的编程,与其说是 “竞赛” ,不如说是 “兴趣班” 。 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小孩子天性是浮躁的。支撑我对着无聊的代码学下去的,并不是对程序的兴趣,而是上了一两节课之后,发现自己总能轻松取得第一,碾压哪怕是初中生的,胜利的快感。 正是这样的好胜心支持着我把课后没有作业的一个个夜晚投入到在 Online Judge 上做题目,一点一点爬到排行榜第一。这也是造就我日后的 OI 之路的根本原因。 Scratch 除了当时学习的竞赛语言 Pascal ,小学时的我还热衷于一款叫做 Scratch 的编程软件。 图形化的界面是小孩子天然的朋友,我也曾投入无数的时间与 Scratch 快乐地玩耍,自己编写过二三十个小游戏,还有我当时引以为豪的 Kill The Ball 系列,曾受到过许多同学的好评。 竞赛篇 常外 在兴趣班中展露头角后,我很快受到了常州的竞赛教练秦新华老师,和曹文老师的注意。 得益于他们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