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郭老师和徐大SAO,后现代网红的一声号角?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764031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马克斯·韦伯生活的年代,除了他高举女性主义大旗的妻子,应该是接触不到什么“网红”的。但韦伯却给网红们指了一条明路:“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意义之上的动物。” 网红可以创造意义,也可以被受众二次赋予意义,形成一种新形式的文化权利。 就像“吐着信子”的郭老师并不迷人,迷人的是粉丝的二次创作;“吃着碳水”的徐大sao并非好胃口,好胃口的是围观吃播者的拟态想象。 互联网的圈层化与网红的后现代化,一起促成了“传播玄学化”。 一边是郭家军苦修《郭语》,夸着郭老师的有趣、真诚、善良;另一边是旁观者的大型困惑现场,批着郭老师的粗鄙、低俗、卑劣。 虽然一个活跃在快手、抖音,另一个基地在B站,但郭老师和徐大sao无疑是“互为镜像”的。不仅是性别上的分野,更是两极化的同质。前者是“人品差VS很真诚”,后者是“看着香VS生理不适”。明明大家听得是同一段“郭语”、看得是同一盘“sao菜”,怎么就壁垒分明了? 这已经不能用“get到”与“get不到”来解释了,毕竟也不是审美高下和笑点雅俗的范围。郭泫雅与徐大sao就像是动漫里的“电波系”,频率对上那叫“金风玉露一相逢”,频率对不上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而调频的螺旋,那是一种近乎于“先天”的选择。若你心中住着一个“乡野村妇”和“城镇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