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线器

CSMA/CD技术的原理及算法分析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2-06 02:16:28
简介 CSMA /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即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采用半双工通信,最早应用于总线型局域网。在传统的共享以太网中,所有的节点共享传输介质。如何保证传输介质有序、高效地为许多节点提供传输服务,就是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要解决的问题。也被称为共享介质的灵魂。 CS:载波侦听: 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监听,以确保线路空闲,减少冲突的机会。 MA:多点接入: 每个站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同时被多个站点接收。 CD:碰撞检测: 边发送边检测,发现冲突就停止发送,然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之后继续发送。冲突的检测由于两个站点同时发送信号,经过叠加后,会使线路上电压的摆动值超过正常值一倍。据此可判断冲突的产生。 原理 1、终端设备不停的检测共享线路的状态,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发送数据,如果线路不空闲则一直等待。 2、发送过程中,若其他设备也同时发送数据,则其发送的数据必然产生碰撞,导致线路上的信号不稳定,终端设备检测到这种不稳定之后,马上停上发送自己的数据,然后再发送一连串干扰脉冲,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发送。 缺点:带宽窄,冲突检测机制,传输时间必须大于延迟时间导致物理长度限制51.2μs的冲突检测窗口,1位在2500m,加上四个中继器的往返时间

计算机网络常见硬件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6 00:57:31
一、网卡(Network Interface) 使计算连网的网络设备。 二、中继器(RP Repeater) 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OSI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 即使数据在链路层出现错误,中继器依然转发数据。 不改变传输速度。 不能在传输速度不一致的媒介之间转发。 有些中继器提供多个端口服务,这种中继器被称为中继集线器或集线器。 三、网桥(Bridge)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 根据数据帧内容转发数据给其他相邻的网络。 基本只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的网络,有时候也连接传输速率不一致的网络。 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 具备“自学习”机制,网桥对站点所处网段的了解是靠“自学习”实现的,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源路由选择网桥。 以太网中常用的交换集线器也是网桥的一种。 四、路由器(Router) 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连接网络与网络的设备。 可以将分组报文发送到另一个目标路由器地址。 基本上可以连接任意两个数据链路。 具有分担网络负荷、网络安全功能。 五、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可以说同时是集线器和网桥的升级换代产品,因为交换机具有集线器一样的集中连接功能

计算机网络常见硬件设备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05 19:48:29
一、网卡(Network Interface) 使计算连网的网络设备。 二、中继器(RP Repeater) 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OSI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 即使数据在链路层出现错误,中继器依然转发数据。 不改变传输速度。 不能在传输速度不一致的媒介之间转发。 有些中继器提供多个端口服务,这种中继器被称为中继集线器或集线器。 三、网桥(Bridge)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 根据数据帧内容转发数据给其他相邻的网络。 基本只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的网络,有时候也连接传输速率不一致的网络。 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 具备“自学习”机制,网桥对站点所处网段的了解是靠“自学习”实现的,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源路由选择网桥。 以太网中常用的交换集线器也是网桥的一种。 四、路由器(Router) 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连接网络与网络的设备。 可以将分组报文发送到另一个目标路由器地址。 基本上可以连接任意两个数据链路。 具有分担网络负荷、网络安全功能。 五、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可以说同时是集线器和网桥的升级换代产品,因为交换机具有集线器一样的集中连接功能

计算机网络常见硬件设备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05 18:14:05
一、网卡(Network Interface) 使计算连网的网络设备。 二、中继器(RP Repeater) 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OSI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 即使数据在链路层出现错误,中继器依然转发数据。 不改变传输速度。 不能在传输速度不一致的媒介之间转发。 有些中继器提供多个端口服务,这种中继器被称为中继集线器或集线器。 三、网桥(Bridge)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 根据数据帧内容转发数据给其他相邻的网络。 基本只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的网络,有时候也连接传输速率不一致的网络。 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 具备“自学习”机制,网桥对站点所处网段的了解是靠“自学习”实现的,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源路由选择网桥。 以太网中常用的交换集线器也是网桥的一种。 四、路由器(Router) 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连接网络与网络的设备。 可以将分组报文发送到另一个目标路由器地址。 基本上可以连接任意两个数据链路。 具有分担网络负荷、网络安全功能。 五、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可以说同时是集线器和网桥的升级换代产品,因为交换机具有集线器一样的集中连接功能

物理层设备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5 15:24:28
一、中继器    中继器(Repeater)工作于OSI的第一层(物理层),中继器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连接同一个网络的两个或多个网段,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负责在两个网络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从而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延长网络的长度和覆盖区域,支持远距离的通信。一般来说,中继器两端的网络部分是网段,而不是子网。中继器只将任何电缆段上的数据发送到另一段电缆上,并不管数据中是否有错误数据或不适于网段的数据。大家最常接触的是网络中继器,在通讯上还有微波中继器、激光中继器、红外中继器等等,机理类似,触类旁通。 二、集线器    集线器也称HUB,工作在OSI七层结构的第一层物理层,属于共享型设备,接收数据广播发出,在局域网内一般都是星型连接拓扑结构,所有的工作站都连接到集线器上。由于集线器的带宽共享特性导致网络利用效率极低,一般在大中型的网络中不会使用到集线器。现在的集线器基本都是全双工模式,市面上常见的集线器传输速率普遍都为100Mbps。 集线器就是将网线集中到一起的机器,也就是多台主机和设备的连接器。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是中继器的一种形式,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也称为多口中继器。集线器在OSI/RM中的物理层。集线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发

网络七层协议、五层协议与四层协议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03 20:24:46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采用广播的形式来传输信息。   交换机就是用来进行报文交换的机器。多为链路层设备(二层交换机),能够进行地址学习,采用存储转发的形式来交换报文.。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内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则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

集线器和交换机记录

你。 提交于 2019-12-03 13:12:04
1.集线器(HUB)   集线器会把收到的任何数字信号,经过再生或放大,再从集线器的 所有端口 提交 192.168.0.1给192.168.0.3发送单波帧信息 先到了集线器 然后集线器以广播的形式分别发给0.2和0.3,因为0.2的mac地址不对所以不会接收该信息 集线器收到0.3的返回帧信息 然后集线器再以广播的形式发送,0.2不接收。 2.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Switch)意为“ 开关 ”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 网络设备 。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 网络节点 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最常见的交换机是 以太网交换机 。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 光纤交换机 等。 pc3给pc5发送单波帧信息,先到交换机。 交换机此时与集线器操作不同,交换机直接转发给了pc5 pc5接到之后给一个返回消息,到集线器 交换机准确的给pc3返回,不转发给pc4 3.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区别1:工作层次 集线器工作在 物理层 ,属于1层设备,每发送一个数据,所有的端口均可以收到,采用了广播的方式,因此网络性能受到很大的限制。 交换机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 ,属于2层设备,通过学习之后,每个端口形成一张 MAC地址转发表 ,根据数据包的MAC地址转发数据,而不是广播形式。 区别2:转发方式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是 广播形式 ,无论哪个端口收到数据之后,都要广播到所有的端口

usb热插拔原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在讲插拔时,我们先了解一下设备插入到hub里面,会有什么结果。 “USB主机是如何检测到设备的插入的呢?首先,在USB集线器的每个下游端口的D+和D-上, 分别接了一个15K欧姆的下拉电阻到地。这样,在集线器的端口悬空时,就被这两个下拉电阻 拉到了低电平。而在USB设备端,在D+或者D-上接了1.5K欧姆上拉电阻。对于全速和高速设备, 上拉电阻是接在D+上;而低速设备则是上拉电阻接在D-上。这样,当设备插入到集线器时, 由1.5K的上拉电阻和15K的下拉电阻分压,结果就将差分数据线中的一条拉高了。集线器检测 到这个状态后,它就报告给USB主控制器(或者通过它上一层的集线器报告给USB主控制器), 这样就检测到设备的插入了。USB高速设备先是被识别为全速设备,然后通过HOST和DEVICE 两者之间的确认,再切换到高速模式的。在高速模式下,是电流传输模式,这时将D+上的 上拉电阻断开。”引用自《USB入门系列之五》。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hbcbgcx/article/details/91884216

Python_网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01 12:55:46
网络编程 和 并发编程 一、C\S架构     客户端(client): 享受服务端提供的服务     服务端(server):给客户端提供服务   B(browser)\S 游览器和服务端    二、网络通信的整个流程(硬件、名词)     集线器:将咋们所有的插上集线器的电脑连通起来。     交换机:升级版集线器     网卡:接受电信号8     mac地址(物理地址):‎80-FA-5B-2F-4A-BA ,前三位厂商编号,后三位生产流水号     广播、单播     广播风暴:首先不安全,拥堵信息     IP地址:四个点分十进制组成     DHCP协议:自动分配IP地址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路由器:管理网络     DNS服务器:WWW.JD.COM  -->IP地址,     路由协议:计算最优路劲     网关:把关用的,公网IP, 三、初始socket(重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elloboke/p/11687238.html

计算机网络基础(10.14 第二十天)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01 10:18:24
一、网络设备 网卡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网卡:网卡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由于其拥有 MAC地址,因此属于OSI模型的第1层。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缆或无线相互连接。 集线器:用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工作于 OSI模型第一层。不具备智能记忆和学习能力,也没有mac地址表,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交换机交换机( 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数据转发的网络设备,工作于OSI模型第二层。这个产品是由原集线器的升级换代而来,在外观上看和集线器没有很大区别,但是交换机具有“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使用MAC地址来寻址。 路由器:路由器( 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运行在OSI模型第三层,使用IP地址来通信。现在交换机基本上都是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已经没什么区别。 网络分层: 5层体系结构 5层网络体系结构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网际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主要任务:考虑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 (mac层): 主要任务:在同一个局域网中,分组怎样从一个主机传送到另一个主机(不经过路由器) 将网际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帧包括的数据: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 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