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成本

记账凭证结转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3-21 08:14:33
发生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收入科目 结转收入时:借:收入科目 贷: 本年利润 发生 成本费用 时: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结转成本 费用时:借:本年利润,贷:费用,成本等科目 通俗点说,就是这三个科目最后都是归集到“本年利润”科目,“本年利润”是贷方增加表示赚钱了,借方增加表示亏损了; 收入时,就是赚钱了,所以“本年利润”是贷方增加;成本费用发生,就是亏了,企业钱没了,所以借方增加;年底“本年利润”贷方和借方相互抵消之后就是企业一年赚了或者亏了多少钱;然后年底做了一个会计分录(假设赚钱余额为贷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kumarson/p/3310338.html

SAP 费用分摊分配用法(KSU5/KSV5/KB21N/KB11N)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1-13 00:50:47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SAP Technical 各位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SAP Technical 分摊循环 分摊循环特点是结算的目标成本要素为次级成本要素,要素类型为42(assessment),应用在实际业务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成本对象(Order、Cost Center、Functional Area、Cost Object、WBS Element)的费用结转到一个或多个另几个成本对象,发出方的成本要素可为初级成本要素也可为次级成本要素,接收的成本要素为次级成本要素。 优点:在接收方的费用表中可以很快找出哪些费用是接收的分摊费用,如果使用分配循环则主要是为了按费用明细转出转入,分摊的费用一般都是企业不需要知道具体明细的公用工程(水、电、气等)的费用,从辅助生产车间转入制造费用或基本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应用分摊分配循环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部分费用的产生目的也是为了产生生产所用的辅助生产要素,这样转出后,在基本生产装置的成本表中就能看出哪些费用是那种辅助材料摊销过来的成本。 缺点:接收方的成本要素必须是次级成本要素,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应用在狭隘的成本结转。 生成凭证: 借:次级成本要素-接收方(例如:水、电等辅助生产要素) 贷:初级成本要素-发送方(工资、福利等原始费用) 次级成本要素-发送方(该装置接收的辅助生产要素等费用) 如果应用的分摊标准是统计指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