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早教不会编程无异于文盲!
年初,上海举办了一场少儿编程大赛,近千名选手中有五分之一都是学前儿童,年龄最小的竟然只有四岁!
十年前,有人断言未来不会上网和操作电脑的人会成为“文盲”;而如今,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将来不会编程的人也将被划入文盲的行列!
为什么早教要学编程?
首先,我要纠正一个常见误区——学前儿童学习编程并不是为了长大做程序员,而是因为编程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人生存必需的技能素养。
另外,编程早教并非强求学前儿童写出复杂代码,那是拔苗助长的错误理念;科学的编程早教是让孩子感受编程思想,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编程的早教呢?接下来我介绍一个方法,即使家长不懂编程,一样可以在家教孩子学习!
早教编程只需一个三角形!
1.什么是帕斯卡三角
帕斯卡三角也叫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其规则是每个数字都是上一行相邻两数相加之和,最顶上和最边上的数字均为1。
这个三角形和编程有什么关系呢?由于它最基础的原理是递推计算,符合C++、Java等主流编程语言的语法,所以可以用来做孩子的编程思维启蒙。
2.画三角练加减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学前儿童不一定能准确理解帕斯卡三角的计算规则,家长可以先带着孩子一起画,随时解答孩子的困惑。
但详细的数字计算家长不要为孩子代劳,而应该鼓励他们自己计算出结果;如果孩子还没有接触20以上的加减法,那么20以上的运算可以由家长直接告知结果。
一般来说,这个三角画八行即可,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还能接受更多信息,那么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行的数量。
3.看奇偶找规律
画完这个数字三角,孩子的数字计量和空间感知能力都一定会得到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数学潜能。
区分奇偶数是学前数学早教的必学内容,家长可以让孩子找出三角形中的奇数,把它们没有遗漏地圈出来。
这个过程一方面能够帮孩子巩固奇偶数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面对两位数的数字时,也能够快速分辨奇偶,而不仅是依靠口诀背诵;
另一方面,帕斯卡三角中的奇数有独特的组成规律,当孩子把奇数全部圈出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像是在整个大的三角形中镶嵌了小三角形。
经过这个数字三角的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直接锻炼,无论是数字计算能力还是图形认知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能帮家长用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开启孩子的编程思维,为以后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立足打下基础。
所以,编程训练的本质还是数学早教,它涉及的数字计算、逻辑推理和空间感知能力,都和学前数学密不可分;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编程启蒙的过程。
https://www.sohu.com/a/229246907_100098540
编程不仅是一门技术,对孩子来说,它是人工智能时代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方式!
少儿编程现在被炒的很热,有很多家长私信问我:学龄前到底需不需要学习,以及要不要上编程早教班?
首先,关于少儿编程,大多数家长最大的误区是——认为编程仅仅是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而学习,好像就是把孩子锻炼成未来的程序员。
其实,编程早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不是说要培养出第二个乔布斯,而是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是让孩子掌握在科技时代用科技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在孩子少儿阶段开始接触效果确实更好。
现在在美国有着超过67.5%的孩子正在接受编程教育,日本、新加坡、芬兰、英国等国际上教育先进的国家都在不断推进、鼓励少儿编程教育项目。
与之相比,中国的编程教育还相对薄弱,普及度并不高。
和部分家长沟通过,发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不了解,多数家长觉得编程是一个难度系数高的领域,除了报班学习,自己在家并没办法操作。
因此,不少早教机构也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收费极高。
其实,正规的编程教育确实需要一定基础,可以等到6岁后,小学阶段正规进行。
而3-6岁学龄前的编程启蒙,大多数都是和数学早教相通的,甚至是不需要使用电脑的,完全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复杂,只需家长正确且有意识的引导即可。
在“中国少儿编程网”3-6岁阶段的启蒙大纲中,启蒙方法多是拼图游戏、找规律、形状循环....等一些思维游戏。
比如,下面“排列块以形成图像”和“空间逻辑推理”2个题型。
排列块以形成图像
空间逻辑推理
目的也主要在于带着孩子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逻辑顺序的认知,培养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孩子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
编程的天然因子就和游戏挂勾,游戏化的编程早教也是业内专家一致认可的最有效方法。接下来,我也分享2个编程早教的小游戏。
“丽丽说”小游戏
游戏非常简单。即规定:当“丽丽说”后面接的数字是奇书时,游戏者需要把手放在头上;当“丽丽说”后面接的数字是偶数且大于10时,则需要坐在地上;口令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则不动。
“丽丽说,5!”——手放在头上
“丽丽说,18!”——坐下
“丽丽说,8!”——不动
常规来说,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习奇偶数的小游戏,也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但从编程的角度,这却是一个让孩子感知“if语句”的小窍门。
机器人操场
这个游戏须要2个人一起进行,家长可以扮演机器人,而孩子则是机器人操控者。
先将桌椅摆放成障碍物训练场。
然后,蒙上机器人的眼睛,让孩子用语言引导机器人穿越所有障碍物。
重点在于语言的使用。常规的游戏中,操控者会对机器人说:“左转走1步,有一个椅子,爬上去,直走,是桌子,蹲下过去....”
但在我们的游戏里需要操控者用编程中的“if语句”,像这样——“现在我们一共有5个障碍物,碰到第一个障碍物之前保持直走,如果障碍物低,可以跨过去,如果高,蹲下钻过去...”
这种语言模式是编程中常见的循环思想,需要利用条件来判断,并进行选择。
常规游戏方法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而使用“if语句”则是一种全局思维,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时代在不断变化,家长需要与时俱进的对待孩子的早教问题,不希望看到继奥数被妖魔化之后,编程教育又因此被误解。
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3852810_17f7ccd8a0010072ax.html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电子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让这些“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们在课外之余学习编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早教方面我国并不是唯一会让孩子们上课外补习班的。由其在青少年编程方面,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是在积极推动的。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编程可能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在国家的层面上,随着AI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学科间的快速融合,编程似乎是一年国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竞争力。
全世界都在学编程
美国在硅谷的带动下成功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从一个硬件产品生产加工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设计,金融和软件产品作为中流砥柱的国家,并且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当然,他们的某总统可能并不认同自己的优势我们不谈。近年来有个叫做STEM的教育体系概念,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gineering(工程)、和Maths(数学)。最近又把Arts(艺术)加了进来,要在这5个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的竞争力。结果5个方面都会用到的技能就是设计和编程。于是,美国政府极为重视编程教育。
目前,美国编程教育的渗透率应该是全球最高的,达到惊人的44%。差不多一半的美国青少年都会在步入大学甚至高中以前就上过各种各样的编程课。其中一些课程更是软硬结合,利用Adruino设计和制作小型赛车和机器人。
比较典型就像脸书的创立者扎克伯格,由于自己就是从小编程并且从中受益颇多 (也是为什么他和同样是少年时便掌握了编程的比尔盖茨早早辍学却依然成为科技巨头),所以对自己的女儿也是进行很早的早教。不但女儿要阅读量子物理绘本,而写要学习计算机类课程,比如叫婴幼儿设计网页的HTML for Babies和CSS for Babies。
其他发达国家当然也不甘落后。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就把儿童编程作为了继阅读、写作和算术之外的第四项必备技能。不过目前在全球第二大少儿编程的国家澳大利亚编程的渗透率只有10%。所以,他们也就把编程设计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
在亚洲的发达国家例如新加坡和日本,编程不单单进入了课程,而且每个学生还要通过相应的考试……
印度也许是我们的模板?
在发展中国家里,印度也许是在编程早教中做的最好的国家。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虽然希望能够利用其在软件方面的优势增加其国民实力。无奈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不到1%的学校中设立编程课。这导致学生的技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于是民间组织进入对这一需求进行了填补。意见名为WhiteHat Jr的公司就面向5-14岁的儿童开设基础课程。学生们则可以利用图形编程,游戏等方式学习基本的程序逻辑和算法思维。这家公司每天在线课程高达500节,并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130万美元的融资。
人工智能时代编程人员的稀缺
我们都听说人工智能会大大的解放人类劳动力。而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程序员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仅目前,我国就在人工智能开发人员有着上百万的缺口。根据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的统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年薪就在50万左右,且供不应求。
早一点学习,可能也是孩子们将来不需要补课。在各个学科融合的今天,无论是会计、律师,人事还是做设计的艺术家,编程已经成为一门比用技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040549403223462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