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激励机制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20-12-28 23:41:56






点击编外气象人关注我们,爱气象,爱生活。

    你有没有主动想做一件事?什么时候感觉到某项工作就是煎熬?如果你作为管理者,安排下去的工作没人响应会不会感觉到无助?今天想聊一个比较实际点的话题,那就是利益驱动,或者叫做激励机制。


     

     其实这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部门领导,我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辛辛苦苦的忙活好长时间,不仅一分钱拿不到后续问题还得我解决,下次再也不做这样的事儿了;这件事都部署下去一个月了,到现在一点进展也没有,谁都不愿意干;这个项目非常好,但我就是个“过路财神”,凭什么还让我承担项目质量监督的责任?类似的问题很多很多,这其实都反应出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利益优先,如果没有利益上的激励,谈主动性、谈工作积极性其实等同于瞎扯。“能者多劳”就是一个伪命题和一种道德绑架,“多劳多得”才是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利益激励像人生开关,一旦打开会产生巨大威力,做事效率、人员状态、工作氛围等都会让你大吃一惊。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一件事情能够通过利益搞定,就不要去讲道理和情怀!这个利益可以是物质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可能你觉得这话犯了思想上的错误,但仔细想想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在日常工作或管理上采用利益激励也是解决问题“屡试不爽”的最佳方案。



     

     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人类一直向前走,从未停止过!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当你认为这个东西是你自己想要的,你是不是会积极的做出行动呢?有时候道理和情怀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缥缈,感觉离自己太远,但利益却常伴自己左右。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才真正是激励你行动的原因和动力,这些需要相对于个人而言,不就是利益吗?不论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才会让人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做事情是需要有驱动力的,一般来说有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内部驱动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虚荣心、欲望心等,外部驱动就是完成目标任务之后的奖励和认可,其实就是一种利益驱动。我们完成一项工作或者完成一个项目,想想是源于兴趣使然吗?不是的,是基于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利益有关。很多人忙忙碌碌、拼命工作,是真正热爱工作吗?我想大多数人也只是为了讨生活而已,要养家糊口、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时候再想想开头我提到的那些抱怨,为什么有些事情不想做,为什么有些时候工作成为了一种煎熬,为什么调动不起员工的积极性,为什么有些项目进展缓慢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没有激励机制,也就没有了做事的驱动力,事情还想让人做好的话谈何容易?


     

     今天的话题讨论通用性较强,我就不拿气象相关工作举例了,以免一些读者朋友对号入座,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这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最后给大家留个继续思考的小问题:在你的日常工作中,你是怎么看待利益驱动和激励机制的?你认为利益激励对你工作重要吗?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联系作者:amuoqizhan
加入群聊:扫码加入
-感谢您的关注-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编外气象人(OutWeatherMan)。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