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_VHDL 学习课堂笔记
记录说明:本文档主要记录大学期间,老师FPGA授课课堂笔记。
代码语言:VHDL
编程软件:MAX+plus II
FPGA硬件:FLE-843
03月05日 理论课
wo先唠点:
FPGA硬件中有百万个逻辑门,我们可以通过编程将各种门组合连接,并将编程下载到FPGA中,以实现设计功能。编程分为文本编辑和图行编辑,图形编辑就是通过数电逻辑原理图,进行逻辑门间的线路连接。而文本编辑,是通过描述性代码,将设计者想要实现的功能转换成机器语言,使得FPGA根据机器语言,将内部的各种逻辑门进行搭建,以实现最终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各种逻辑门的搭建方式完全由FPGA自己优化实现搭建,因而,我们控制的只是去描述下想要实现的最终功能即可。文本编辑主要由VHDL和Verilog两种,Verilog在工程上用的较多,但是由于其太灵活,有些想要实现的功能并不能由Verilog语言直接进行描述实现,还需要VHDL来解决。所以,我觉得VHDL和Verilog 的关系就像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关系一样。不管哪个好,老师教的是VHDL,我的FPGA学习之路就由VHDL开始。但是我觉得在学习了单片机以后再来学习FPGA的最先要干的事是先把思想从单片机的顺序循环执行调到FPGA的并行运行模式,这样在学习FPGA时就不会限于原有的惯有思想了。
laoshi课堂:
以1997年电子设计大赛中题目频率计,说明了FPGA应用的必要性(理解起来有点难,以后再写):
先介绍MAX+Plus II软件的使用界面:
下载和使用网站: http://www.bokeboke.net/articles/46960.html
-
打开软件max+plusII
双击图标:
-
新建文本文件
-
代码结构
整体代码包括一个实体和多个结构体(至少一个结构体),代码不区分大小写。以一个二选一数据选择器为例,介绍代码组成。
实体部分:(代码实体部分在上,结构体部分在下)
entity mux21 is -- entity引导实体开始,mux21是实体名(自定义,要求无汉字,开头非数字,末与库文件中关键词重复),is固定结构关键词。
port(a,b,s:in bit; --port定义端口关键词,端口a,b,s是输入端口,bit表示是位数据
y:out bit); --端口y是输出端口,位数据类型。有关端口模式和数据类型见tip1.
end entity mux21; --end entity 实体名,结束实体部分
结构体部分:
architecture one of mux21 is --architecture关键词结构体开始
begin --begin关键词开始功能描述
y<=a when s='0' else --<=是赋值符号,y=a(端口a的值)当端口s为低电平,
b; --else,否则y=b(端口b的值)
end; --结束结构体
*tip1:
端口描述:
a,b,s,y是端口名,任意取,s是数据选择端,y是输出端,根据s的值选择输出a或b的值;
in,out是端口模式,常用的端口模式有in(单向输入)、out(单向输出)、inout(双向I/O口,在某一时刻是单向的,其传输方向需要先设置)、buffer(缓冲输出,该模式下有一个反馈信号,用于检测输出的状态值,常用于计数器等设计)。
数据类型:
bit表示是位数据,表明其取值范围为0或1;
常用的数据类型有bit(只有0和1两种状态,较少使用)、std_logic(标准逻辑位,有9种状态)、bit_vector(位矢量)、std_logic_vector(标准逻辑矢量,可以表示多个数值,比如3 downto 0或0 to 3,说明有4个数值,每个都是标准逻辑位)、integer(整数型,要限定整数的范围,以便系统提供数据线,如H:integer range 0 to 99,系统会提供7条线)
并行语句:
结构体中的语句不想C语言那样具有顺序性的执行,而是不分先后,同时进行的,对于结构体中出现的条件语句,判断条件时具有顺序性,但在进行赋值时是同时赋值,所以对于一个变量值要考虑其在同一时刻会被赋予不同值的情况。
-
文本文件存盘及代码输入
在代码输入前,先将文本文件命名后存盘,这样在输入代码时,软件会自动检测关键词,使得其变色,这样就可以看出来有没有把关键词代码打错了。需要注意,文本文件名是代码中的实体名+后缀.vhd。
按照上图,把文本文件设置成工程文件,才能在编写好代码后进行编译。
-
代码编译
若编译后有错误,需要从错误提示的第一条开始更改错误,这个和在学习C语言时的检错是一致的步骤。
-
波形仿真
在代码编译通过后,进行波形仿真,也就是常见的时序图分析。给输入变量在不同时刻设置初值,进行软件仿真后,就可以看到输出端的时序逻辑,以判读代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保存好波形文件后,首先对时序仿真信号的总时间[End time]进行设定,默认值太小,根据需要设置放置的长度:
设置好仿真时间段后,对输入端s/a/b不同时刻进行赋值:
按照上述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a/b端口依次赋值:
对输入端口赋完初值后,就可以进行仿真:
到此仿真结束。
03月12日 理论课
03月14日 理论课
03月19日 理论课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100进制的计数器,要求其按8421码进行计数(不是按照二进制码,所谓的8421码是指将十位和个位分开表示,对于个位计数范围为0~9,即0000~1001.同样,对于十位计数范围也是0~9)。其他功能要求有同步置数端(当同步置数端有效,若数据输入端为d,时钟为上升沿时将输出值置为d),异步清零端(异步清零不受时钟限制,应该作为敏感信号),计数使能端(只有当同步置数端无效时,才可以判读计数使能进行计数)。
输入端口:时钟输入端clk;异步清零端clr;同步置数端load;计数使能端en;数据输入端d.
输出端口:计数输出端q.
代码部分: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count100 is
port(clr,load,en,clk:in std_logic;
d: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q: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entity count100;
architecture one of count100 is
signal p: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r,clk)
begin
if clr='1' then p<="00000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load='1' then p<=d;
elsif en='1' then
if p(3 downto 0)="1001" then p(3 downto 0)<="0000";
if p(7 downto 4)="1001" then p(7 downto 4)<="0000";
else p(7 downto 4)<=p(7 downto 4)+1;
end if;
else p(3 downto 0)<=p(3 downto 0)+1;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q<=p;
end;
tip:在Node那加端口;
波形仿真时,双击H可以改为Dec等进制,以便于查看数据;
对d赋值时,点波形左侧最下面的G开头,双击进去赋值;
对于赋值问题,由于采用的是8421码形式进行计数,但如果赋值大于1001,比如赋值为3F,则会变为30,因为低位为F,计数满了会变为0,而对于高位只有低位后才会加一,这就是为什么下一个数不是40的原因;
举一反三:若改为66进制,则计数范围为0~65。当计数值达到最大值65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个位是5而不是9,这个时候就要清零了。所以,编程思路应该为:先判断整体的值是否为65,如果是65就要先将整体(个位和十位)都清零(因而在后面的代码中就不需要判断十位什么时候到6了,到65后会自动清零);在判断个位是否到9后,如果个位到9个位清零,十位加一,如果个位没有到9,个位加一,十位不变。
再分析66进制赋值问题,如果赋值送的数大于66,则会自动加到99,再加的话会从A0一直加到F9才会清零,这个是因为代码中对于十位的清零只有在整体等于65时才会清零所致,所以个位到9就会清零,而十位一直加到F加满了才会变成0。
设计要求:分频器(改变时钟的频率)
wo先唠点:
对于一个硬件系统,为了防止多个时钟同时输入会产生竞争冒险,一般只会接一个外时钟,但是系统内部各个部分所需要的时钟频率并不是固定的,这就需要进行分配或者倍频实现。倍频是提高频率,一般最大为500Mhz,倍频较难实现,一般调用库IP内核直接使用。分频是降低频率,其分频原理是通过计数器来实现。把计数器的溢出作为分频输出信号就可以实现分频。比如一个10进制的技术器,输入端(若T=1us)来10个信号,才会使得溢出信号产生一个(T=10us),这就实现了10分频。
代码部分: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fp10 is
port(clk:in std_logic;
cp:out std_logic);
end entity fp10;
architecture one of fp10 is
signal p:integer range 0 to 9;
begin
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p=9 then p<=0; cp<='1';
else p<=p+1;cp<='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end;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363284/blog/4032875